忽視中國與未來兩大市場 福特掌門抨擊“媒體不懂放棄轎車”

針對福特放棄北美轎車業務,Bill Ford有足夠信心反擊媒體且不接受外界質問的根本原因在於:他保住了投資人的利益,同時還換回了眼前不錯的投入基礎。但對於未來而言,福特接下來的投入可能將是一個無底洞,一旦其再想重回轎車市場,這將是它的一個災難性選擇

忽視中國與未來兩大市場 福特掌門抨擊“媒體不懂放棄轎車”

5月10日,在福特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執行董事長Bill Ford和首席執行官Jim Hackett針對取消北美市場多數轎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一事做出正面回應,表示福特轎車停產並非是針對銷量下降而作出的妥協,其主要目的在於未來能夠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

近兩個星期之前,福特汽車對外公佈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的同時宣佈轎車北美停產、銷售,實現成本控制。各大汽車媒體對此態度褒貶不一,各抒己見,使福特汽車一度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其中,外界看法大多集中於福特為削減成本砍掉成績較差的業務,轎車首當其衝未免太過激進,其或將面臨失去競爭力的後果。

對此,福特執行董事長Bill Ford率先在股東大會上進行反擊,他認為發表負面看法的媒體人大多不是真正懂汽車的,同時也沒能夠正確理解福特汽車對於未來發展的真正規劃。

在福特汽車眼中,相比發展轎車業務,其美國市場90%以上是皮卡和SUV,因此從整體上看停掉這不足10%的轎車是無傷大雅之舉,反而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福特汽車到2018年完成255億美元成本削減的目標。

同時Bill Ford認為這些媒體看到的只是福特停產轎車,卻沒有看到福特放棄轎車後削減的成本和以此增加的未來資金投入潛力。因此,這位執行董事長有信心在股東大會上放言:轎車北美停產將給福特後人留下豐厚的遺產。

從福特的角度而言,停產轎車無論對當下還是未來的企業發展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同樣,對於企業背後的投資者而言,每一分錢的背後都關係著他們的利益。在美國的商業環境中,只要利益出現問題,美國企業都會以削減業務以保住利潤。

以停產車型減少成本支出,這是很多車企面臨資金問題是最常用的做法。但具體到福特汽車身上,其似乎忘記了一筆在中國市場中不斷增長的賬。據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6年時間裡,福特在華每年均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從2012年至2016年,福特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翻了一番,雖然2017年後銷量業績開始下滑,但中國依然是福特市場的重要目標之一。

回顧過去幾年,在福特汽車銷量增長時其並沒有將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中國,反而其呈現下降趨勢後,從2018年初開始計劃將在華的三家合資公司長安福特、江鈴福特和眾泰福特合併,以此構建統一企業形象、品牌調性和銷售渠道,打造更為精簡的業務結構促成利益最大化。同時,不久之前新一代福克斯也選擇在中國進行全球首發。

或許福特汽車這一系列動作可以從側面證明其轎車市場重心已逐步偏向中國,但這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似乎並沒有太大意義。一方面,福特對於轎車的研發投入已大幅減弱,未來相關產品也將在中國本土進行,競爭力將有所減弱;另一方面,即便如此“重視”中國市場,福特也並沒有將其潛在利潤增長在其財報中提及。

換句話說,福特汽車能夠“大膽”的放棄轎車業務,同時沒有將中國市場放在其發展中的重要位置上,這主要在於福特汽車對美國市場業務太過自信。而這一點也可以稱為福特汽車失策的第一步。

另外一方面,福特除了對當下市場“誤解”後,其丟棄轎車的做法又給未來埋下了什麼隱患?

沒有了轎車業務的北美市場,並非是大家可惜的重點。準確來說,國外媒體認為福特這一做法的後續影響將是失去中國市場,而這與當下福特在中國市場積極佈局的做法完全相悖。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年中,福特中國的主要合資企業長安福特的SUV銷量從未超過轎車,其中蒙迪歐、福克斯等車型銷量佔到很大比例。這也意味著一旦在北美放棄轎車,中國暢銷的幾款福特轎車銷量也將將受到影響。而這也正如長安福特總裁何駿傑曾在北京車展期間所表示的:轎車高於SUV銷量的局面將在今年實現翻轉。

除此之外,對於當下多數車企熱衷的移動出行和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方面,福特汽車採取“聯姻”等方式積極應對。但據多方資料瞭解,目前移動出行和新能源汽車的測試使用車型多數集中在轎車上,而相對較少的出現在SUV中。

從這一層面上來說,福特汽車將來的投入是否能夠獲得預期回報,這需要其現在均衡發展各細分市場車型,而非果斷砍掉某一項目,畢竟一旦未來福特想重回轎車市場,這對它將是一個災難性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