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杜撰”为什么叫“杜撰”吗?

“杜撰”是汉语中很常见的一个词,我们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或者用到。

“杜撰”是指没有根据出处地编造。比如,前一阵很火的“鲁迅说......”↓

你知道“杜撰”为什么叫“杜撰”吗?

鲁迅:我没有说过。。。

可是,您知道,为什么“杜撰”是“杜撰”,不是“王撰”、“李撰”或者“张撰”吗?

你知道“杜撰”为什么叫“杜撰”吗?

为什么

燕过紫禁城就和您聊聊“杜撰”的来历。其实,“杜撰”的来历不只一个呢!

来历一:胡诌的“诗人”杜默。

你知道“杜撰”为什么叫“杜撰”吗?

“杜撰”最流行的来历,出自宋代的王楙的《野客丛书》,他提到一个叫做

杜默的人。此人是北宋时期的人,非常喜欢作诗,不过对诗的韵律、用字的规矩一窍不通,总闹出许多笑话。于是后来,人们每次提到他所写的诗,就说是“杜默所撰”。慢慢,就简化为“杜撰”了。

来历二:杜陵的周易大师。

第二种关于“杜撰”的来历,是南宋沈作喆的《寓简》所说,西汉时有个叫做田何的人,研习教授《周易》。后来,搬家至杜陵(今西安东南),取号“杜田生”,给大家传授易经。当时的人们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早就没有《易》了,田何所讲授的易完全是没有根据的“白撰”。由于田何号“杜田生”,他的“白撰”也就称为“杜撰”了。


这就是比较常见的两种关于“杜撰”来历的说法。至于哪个是真,哪个是“杜撰”的,您有何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