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休妻:水滸中很多人其實沒有讀懂的情節

《水滸傳》中寫林沖被高太尉陷害,被髮配到滄州。臨行前,有一段林沖休妻的描寫,於是,很多人因此詬病林沖薄情寡義,為自保從而連結髮妻子也狠心休掉。其實,這明顯是對林沖休妻的誤讀,林沖之所以休妻,其實正反映了他對妻子的情深義重,才用這種看似無情卻多情的極端方式來保護妻子。

林沖休妻:水滸中很多人其實沒有讀懂的情節

首先,林沖本是一個重情義的人。林沖出生在一個家境良好的家庭,其父亦是頗有聲望的武師,所以,他應該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們看到的林沖也頗具謙謙君子之風。無論是同僚還是鄰里關係都處得很好,當他被髮配充軍時,眾鄰舍都自發來到開封府前接著,為林沖送行。而他與妻子更是情感深厚,所以他才敢於在岳丈張教頭面前自豪地說:“自蒙泰山錯愛,將令愛嫁事小人,已至三載,不曾有半些兒差池。雖不曾生半個兒女,未曾面紅面赤,半點相爭。”可見夫妻關係十分融洽,這也反映了林沖的重情重義,他又怎麼可能為了所謂的自保而休妻呢?

林沖休妻:水滸中很多人其實沒有讀懂的情節

其次,休妻正是林沖愛妻的表現。正如林沖自己所說,他“年災月厄,撞了高衙內,吃了一場屈官司”,被“配去滄州,生死存亡未保”。自己在東京時尚且不能保護娘子,而這一去後,高衙內只怕更加肆無忌憚,娘子便更無依靠,林沖自然“誠恐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所以,他先休妻,還妻子以自由身,妻子便可隨時改嫁,就在一定程度上令高衙內有所顧忌而死心。這是他為妻子著想,這樣他才能“去的心穩”,而絕非是怕高衙內“陷害”自己。何況,他已經被陷害發配了,還能怎麼陷害呢?林沖休妻,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其妻“況兼青春年少,休為林沖誤了前程”。這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雖然夫妻情深,但自己“遭這場橫事”,“生死存亡未保”,所以,他雖然深愛妻子,但更怕因自己而耽誤了妻子。於是,他決定放手,有時,真的愛並非抓住而是放手,這份苦心又有多少人能領會呢?但我們看到,林沖的岳丈張教頭便領會了,所以他對女兒說:“我兒放心,雖是女婿恁的主張,我終不成下得將你來再嫁人!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來時,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終身盤費,只教你守志便了。”顯然他是完全明白女婿的苦心的。再看大家對林沖休妻的態度,首先,林沖自己的態度,他休妻時說“是林沖自行主張,非他人逼迫”,還讓眾鄰居做個見證。其次,在場其他人的態度,“張教頭那裡肯應承,眾鄰舍亦說行不得”。可見,休妻其實是委屈林沖而並非傷害林沖娘子。不然,從林沖到張教頭再到眾鄰舍對休妻的態度又怎麼會是這樣呢?


林沖休妻:水滸中很多人其實沒有讀懂的情節

休妻時,其實林沖仍然沒有放棄將來回來與妻子團聚的希望。林沖休妻,只是想還妻子一個自由,讓她更方便躲避高衙內的糾纏,也不要讓戴罪之身的自己拖累了妻子。這是林沖在危難關頭敢於承擔的表現,他要做出這個決定其實內心也非常掙扎。但最終他對妻子的情義和自身的仁厚品德佔了上風,讓他決定休妻,不使自己給妻子留下任何負擔。其實,林沖心底仍然沒有斷絕將來回來與妻子團聚的願望,所以他對岳父說:“若不依允小人之時,林沖便掙扎得回來,誓不與娘子相聚。”其對妻子之深情表露無遺,心底那一點重聚的希望之火也隱約可見。


林沖休妻這一情節,從很大程度上展現了林沖心地善良、重情重義的性格特徵,而也正是這許多的情感牽掛使得此時的林沖選擇逆來順受、忍辱偷生,而不會如一般血氣方剛的莽漢那樣逞一時之快而帶給自己和親人無盡的災難。但是,當生活將他逼上絕路時,林沖便會顯出其英雄本色。如此明白的休妻情節,竟被一些人誤讀,作為詬病林沖的把柄,實在是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