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國學,究竟能有什麼好處?讓陽明心學告訴你

孩子學國學,究竟能有什麼好處?讓陽明心學告訴你

國學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哪些東西?

恰好大宋心學課講過這個內容。

在大宋看來,關於“國學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哪些東西”這個問題,陽明心學講得最為透徹。

1518年,王陽明先生在平定南贛匪亂以後,為了教化當地,重振社學,特地作了一篇《訓蒙大意示讀劉伯頌等》,贈予社學教師劉伯頌等人。

在這篇《訓蒙大意》中,就兒童教育問題,王陽明全面簡述了自己的觀點。

王陽明先生說: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

以上,說得很明確,就是做人的道理。

這歸根結底還是陽明心的主旨:致良知。

做什麼,都先要學會做人。就像郭德綱說的:要學會說相聲,先要學會做人。大宋心學課也經常說:書法,最重要的是做人。

做人的道理,需要通過以下三個途徑,才能真正學到:

1、歌詩

2、禮儀

3、讀書

王陽明先生說: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

這幾句放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看陳獨秀先生的解釋:

這兒句話,是先生教育的方法。歌詩是最容易感動人的,禮儀也是很可以訓練人的,讀書聽詩也可以開火的知識。所以先生用這三樣法子,教育童子。

孩子學國學,究竟能有什麼好處?讓陽明心學告訴你

那具體怎麼做到呢?

1、從歌詩。

王陽明先生說: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洩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豳抑結滯於音節也。

陳獨秀先生解釋說:

這兒句話是說,教學生唱歌的道理。不但歌星的辭話,可以鼓動學生的志氣,而且兒童的活潑性子,可以藉此善成。兒童憂悶呆滯的光景,也可以藉此解脫。

2、從禮儀。

王陽明先生說: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

陳獨秀先生解釋說:

這幾句話,是說教兒童習禮的緣故。不但禮的儀節,可以令兒童整齊嚴肅,而且可以運動身體,調和血脈,堅強筋骨。

3、從讀書。

王陽明先生說: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

陳獨秀先生解釋說:

這幾句話,是說教兒童唸書的道理。不但是要開他的智慧,並要培養他的心地,扶植他的志氣。

孩子學國學,究竟能有什麼好處?讓陽明心學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