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自公元前1551年,成汤起兵,灭夏桀,建立商王朝,至前11世纪,帝辛(商纣王)失国,历时500余年。在商王朝统治区域内发现有大量墓葬,目前发掘的已有数千座,出土了精美青铜器以及其他珍贵文物。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司母戊鼎 1939年出土 安阳殷墟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四羊方尊 1938年出土 湖南宁乡

商代早期墓葬在偃师二里头、洛阳东干沟、洛达庙等地都有发现,总数超过百座。已发现的早商墓葬多为长2米、宽不足1米的小型墓,随葬的陶器少则1件,多则20余件。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商代中期墓葬在郑州商城、辉县琉璃阁、黄陂盘龙城遗址均有发现,数量不下一、二百座。商代中期墓葬与早商墓葬基本一致,中型墓发现较多,一般都有青铜礼器和兵器等随葬,随葬礼器数量3至7件不等,有的还有殉人。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商代晚期墓葬在河南辉县、河北邢台、山东益都、江西清江等都有发现,以安阳殷墟数量最多。晚商墓葬中有商王陵寝,也有中小贵族墓,以及平民小墓。妇好墓所在的小屯村西北地可能是一处王室墓地。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商晚期 嵌绿松石象牙杯 出土于妇好墓

商代晚期墓中带墓道的大墓,依形制和墓道数量可分为“口”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3种。

“口”字形大墓,墓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墓道,墓道呈斜坡状,一般以南墓道最长。这些墓中,有的墓室与椁室也作“口”字形,有的墓室和椁室呈方形,有的墓室作长方形或方形,椁室为“口”字形。墓中有为数可观的殉人和人牲,少数殉死者且有木棺和随葬品。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妇好墓

“中”字形墓,在墓室南北两端各有一条墓道,这种墓也有人殉、人牲和马坑等。殉人中有的也有木棺和随葬品。这些大墓的随葬品有铜礼器、兵器、工具、玉石器和白陶等。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中”字形大墓

“甲”字形墓,在墓室的南边有一条墓道,这种墓葬在殷墟发现7座,墓主人有棺椁,并有殉人。但墓的规模和殉人数量都不如前两种大型墓。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甲”字形大墓

--------------

「八识界」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商代墓葬特征

邦提克 配老珊瑚、老南红、老蜜蜡 项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