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对邪淫的戒语!

古来对邪淫的戒语!

1、 青少年时期,血气未定,不能犯色欲。——孔子

2、 最好的养心方法莫过于少欲。少欲的人虽然也有短命的,但很少;多欲的人虽然也有长寿的,但也很少。——孟子

3、 世上伤害生命的事情不止一种,而贪淫好色是最要命的。——苏东坡

4、 汝须知精武推动,情欲伤身,欲成大业,自当养气修心。——李小龙

5、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当生孝顺心、慈悲心。——《梵网经》

6、 人的身体,神以御气,气以化精,精神充实,则筋骨强壮,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若是淫欲无度,必然精气耗散,神不守舍,疾病丛生,而不日死亡。——苏东坡

7、 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幼者如女,生度脱心,熄灭恶念。——《四十二章经》

8、 上天常降祸于好色贪淫之人,而且其报应也特别快。愚人却像做梦一样的颠倒无知,不知畏惧。世人如果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加检点,那么灾殃随时都会降临。——文昌帝君

9、 淫乱别人的妻女,自己的妻女必被他人所淫,如同交易有买就有卖。——《文帝训饬士子戒淫文》

10、 茫茫业海之中,最难断除的就是色欲;滚滚红尘里,世人最容易触犯的就是邪淫。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为此而亡身丧国;才思横溢的文人雅士,为此而身败名裂。——《寿康宝鉴》

11、 普劝青年志士,知识名流,早发觉悟之心,破除色魔之障!要知道,芙蓉粉面,都是带血肉的骷髅,美貌红妆,无非罩了华衣的粪桶。纵然面对如花似玉的女人,都要当做姐妹或母亲看待。——《寿康宝鉴》

12、 夫妇之道,乃人之伦常。越礼乱伦,则等同禽兽。所以邪淫的行径,是一切有志向、有道德的人尽力戒除的。——张三丰真人

13、 我常说,世上的人,十分当中,有四分是由于色欲而死;还有四分虽不是直接因此而死,却因贪欲损身,遇其他内外病缘间接而死;能够尽寿而终的,不过是十分之一二罢了!——《欲海回狂》

14、 淫欲祸害的惨烈,世上再没有第二种了。——《欲海回狂》

15、 合法夫妻之间的房事,本来不是邪淫,但乐不可极,欲不可纵。放纵情欲就会酿成祸患,欢乐至极,必生悲哀。——乐圃朱善

16、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欲望无穷,现以有限的精力,去行无尽的淫欲,难怪有人年级很轻却突然早逝,有人年岁未老就早衰了。——乐圃朱善

17、 自古少欲之人容易生育,而贪淫之人,常见绝后。这是因为自身精力衰薄,所以子女难养难成,导致子孙稀少体质单薄,甚至灭绝了后嗣。——乐圃朱善

18、 如果不知道节制情欲以保守其精神,纵然有天大的理想和志向,但由于心神昏散,心力倦怠,没有不半途而废的。——周思明

19、 凡伤筋折骨,百日之内一定不能近女色行欲事。——《寿康宝鉴》

20、 如果欲火常常焚烧,精髓就容易枯竭,聪明智慧则被障碍,思维能力也必然降低。常见一些原本很有才干的人,由于纵欲,不过几年时间,就变成庸才废人了,还有的渐渐染上疑难杂症。——周思敏

21、 哪怕只在自己独居时,辗转一念淫欲之心,就足以丧身失命而有余了。——周思敏

22、 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百病侵。——孙思邈真人

23、 色欲是少年人的第一关,过不了这一关,无论他才学多么高超,都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因为万事以身体为资本,血肉之躯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存在于世,是由于精、气、血的作用。——周思敏

24、 虽然夫妇同室,为人伦正理,但如果夫妻的性生活不知节制,不知禁忌,也会造成伤身害命的无穷祸患,而世人却将此惨毒的祸事,看成是快乐的美事、不加克制,随意放纵。——吴泽云

25、 如果任性放纵,完全不知爱惜,一旦精髓枯竭,水干火盛,一切药物都失去了作用,后悔也来不及了。——吴泽云

26、 人的身体发肤,都来自于父母,不仅不敢毁伤,还要很好的爱惜它,所以节欲保身是孝顺父母的第一要事。——吴泽云

27、 青少年正当发育成长之时,筋骨尚未充实,血气还没有稳固,此时若过早地沉迷淫欲之事,丧失先天的元气,必将导致形容憔悴,身体枯瘦。由于身中精华耗损,必然百病丛生。——吴泽云

28、 圣人提醒少年之人,要他们竭力控制色欲的念头,目的是让他们知道利害关系而能够自我珍惜,从而保护正在发育成长的稚嫩身体。——黄孝直

29、 若少年时期,能够对色欲一关,把得固,截得断,则成年之后,由于精神没有受到亏损,则能浩气充塞天地,能精神饱满地经国治世,建功立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黄孝直

30、 菩萨于自妻常自知足。— —《华严经》

31、 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速报录》

32、 奸人女者,得绝嗣报,奸人妻者,得子孙淫泆报。— —《冥律》

33、 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楞严经》

34、 须知美色本空,娇姿如幻,艳妆美人不过是装满了粪尿的漂亮花瓶、藏着利刃的锦绣皮囊而已。闲居暗室,不可生淫念妄想,即使是面临邪缘艳遇,也要守住德节,不可丧失良心。——黄书云

35、 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销魂阵内成亡客,色鬼哀哀步暗程。——《文昌帝君戒淫宝训》

36、 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圆觉经》

37、 人的死生存亡,多半取决于淫欲心的多与寡。——印光法师

38、 真正能够尽其天年的人,乃是清心寡欲、清净贞良、不贪淫事的人。那些贪图淫欲的人,都是自己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欲海回狂》

39、 世上有一种极其惨烈、极为深重的祸患,往往使人丧失性命,可是人们却大都沉溺其中,甚至不惜以身相殉,至死都不肯改悔,这便是对色欲的贪爱!——《欲海回狂》

40、 即使是夫妇之间的正当性关系,一旦沉湎其中不加节制,由此而丧生的人,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也是数不胜数。——《欲海回狂》

41、 色欲的祸害,极其酷烈,从古至今,因此而亡国败家,丧身绝嗣的人,何可胜数!其次因耽于色欲而摧毁刚健的身体,昏聩清明的志向,虽有顶天立地、希圣希贤的资质,却成了碌碌无为、无所建树之人,也同样不知道有多少!——《不可录》重刻序

42、 世上鳏夫寡妇的痛苦,实际上多数是自己今生的不节制造成的,不能全归于命运。那些迷恋于床第之欢的人,固然是自取其祸。还有一些人,虽然平时并不过分贪恋房事,但只因不知道忌讳,冒昧从事而造成死亡的也不在少数。——《欲海回狂》

43、 难的是处于顺境,容易沉溺于享乐之中,因此而丧失善念,滋长淫欲之心。若能于此时暮然悔悟,便是真正的福德深厚。——《欲海回狂》

44、 男儿若想实现青云之志,就须把人间的女色看空。——《欲海回狂》

45、 君子在独处时,对于各种诱惑要有戒慎和恐惧之心。——《中庸》

46、 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着,牵人入罪门。——《优填王经》

47、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四十二章经》

48、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说四十二章经》

49、 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丧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弃必荒;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必堕。——古人自励箴言

50、 搔痒则安乐,无痒更安乐。具世欲安乐,无欲更安乐。——《宝鬘论》

51、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四种清净明诲》

52、 切莫眼瞧他妻室,若睹亦随其年龄,作母女儿姊妹想,若贪真观不净性。— —《亲友书》

53、 贪色之人有二苦因:一者、富贵为贪色欲,受诸卑贱种种轻欺;二者、为贪欲力,挑智慧眼,无所分别,犹如盲人。— —《大乘理趣六波经》

54、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嗔恨心;欲情颠倒,生贪著心;羡人之幼,生嫉妒心;夺人之爱,生杀害心;种种恶业,从此而起,故曰:“万恶淫为首”。— —印光法师

55、 冶容诲淫。— —《易经》

56、 大凡见美色而起贪爱,使身体奔逐于声色之中叫做外感之欲。夜深睡在床上,念念想得到美女的陪伴,因此淫欲之念如火焚心,叫做内心之欲。凡贪爱于美色,身心二欲就缠绵不断,最是损精伤气,因而容易感染疾病。——保阳子

57、 如果能远离色欲,那么精气不露泄,肾水自然滋生,并可上交于心。不思美色,心中常清朗,即能使心火不上炎,而可以下交于肾。水火能获调剂,身心的一切疾病即可消灭。这就叫善调身心,不用药而可使疾病霍然痊愈。——保阳子

58、 奇男子,须割爱。爱不割,则堕软暖魔网矣!——紫柏尊者

59、 《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作我们的模范。全经着重说一「淫」字,由这「淫」字,说出很多文章来。——虚云老和尚

60、 要知身为淫本。防淫如防火,防爱如防贼;火不防既成灰烬,贼不防悉为贼有。——来果禅师

61、 古今多少英雄汉,谁不于此茫茫欲海中,为恩爱奴,作色情魔?所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恩爱绸缪,旷劫相缠,无有了期。悲夫!色欲之害人,实甚于猛兽横流,吾侪凡夫,应当猛省而讨斥之。— —宝静大师

62、 离欲望远一分,离真我近一分。——虚云老和尚

63、 手淫的十种危害:1、身体发育不良。2、脑髓亏乏,智力下降,时常健忘。3、头晕耳鸣,目光变短。4、脸色苍白消瘦,口吐白痰。5、经常做淫梦,白天见到女人就会漏精。6、泄精时,因为产生爱惜之意,不使精液泄出,导致精虫坏死腐烂,酿成睾丸病。7、身体孱弱,容易染上风寒、瘟疫、肺痨等病,导致过早死亡。8、胃功能衰退,行走蹒跚。9、生殖器易损伤。10、因为纵欲过度、精虫弱小,所生子女身体羸弱。此外还有精神萎靡不振,多梦、烦扰、眼痛、疲倦、血亏、大小腿肌肉无力、手容易发抖。其中最显著的症状,就是上述的健忘。— —《节欲主义》

64、 手淫时间长的,会引发下面各种病症:精神失常、双目失明、消化不良、抑郁症、忧郁症、斜眼、失眠、头痛、心跳。干咳、手脚酸痛、阳痿等。——《节欲主义》

65、 多有少年情欲念起,遂致手淫,此事伤身极大,切不可犯;犯则戕贼自身,污浊自心,将有用之身体,作少亡或孱弱无所树立之废人。— —印光法师

66、 一切妙欲如盐水,愈享受之愈增贪,令生贪恋诸事物,即刻放弃佛子行。——《佛子行》

67、 如粪虫乐屎,贪淫者亦然。——《受十善戒经》

68、 愚痴著淫欲,如犬奔粪秽,声香味触法,贪著亦如是。——《大乘日子王所问经》

69、 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杂宝藏经》

70、 复观色欲犹如蟒蛇,在旷野中,嗔毒发时,头如荫盖;行人热逼,投此盖下,为毒所触,因致命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71、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吕洞宾

72、 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张景岳

73、 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养生肤语》

74、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古代道家

75、 肾气足,百病除。— —中医理论

76、 男女苟合,金钱交易,已丧失人格,成为淫魔之徒。是造成淫风之罪人,将破坏正常的家庭体制,怎可以说是无罪!这样好色邪淫的男人到今世精神业报,而精神也报,就是因婚姻关系造成的复杂感情触礁。——《淫报启示录》

77、 淫念一生,种种恶念都生,以致恶行昭彰,身受恶报。——古语

78、 如淫乱了伦常之道,败德丧行,伤天地,灭良心,截断了阴骘之理,便会子夭孙绝,潦倒终生。— —古语

79、 若遇淫女,慎莫亲爱,若亲爱者,丧身殒命及以财宝。——《大般涅盘经》

80、 如同吸毒一样,对性的需求一旦上瘾,就需要不停刺激,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可能产生越来越怪异的行为,否则就感觉不到刺激,同行虐待、强奸、乱伦等就可能产生。——心理学专家朱建军

81、 化欲海为悲海。— —《华严经》

82、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洪应明

83、 恩爱无常,合会有离。— —《长阿含经》

84、 恋着恩爱,无有知足。— —《长阿含经》

85、 设习爱欲事,恩爱转增长,譬如饮咸水,终不能止渴。——《生经》

86、 爱与恨是对难兄难弟,几乎形影不离,爱得不好,会成为恨。——星云大师

87、 有所爱必有所憎。— —《维摩经僧肇注》

88、 夫色欲一事,为人生要命第一大关口,最恶最毒。——彭祖

89、 以前我读到宗教经籍中对‘节欲’的赞美,总觉得那是太理想太夸张了,现在却逐渐认识到,原来那些赞美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有生活根据的。——圣雄甘地

90、 人如果毫无节制的放纵性欲,简直比被毒蛇咬伤还要可怕,毒蛇只能毁灭我们的身体,而纵欲却不仅能毁灭我们的身体,还能毁灭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圣雄甘地

91、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西游记》

92、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张三丰真人

93、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方为真。丹田练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形意拳拳经》

94、 君子以惩忿室欲。— —《易经》

95、 嗜欲深者天机浅。— —《庄子·大宗师》

96、 点滴精液不漏,即是登天梯行。——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

97、 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黄庭内景经·常念章》

98、 凡养生,在于爱精,精少则病,精尽则死。——药王孙思邈

99、 人有三奇,精、气、神,身生之本也。精伤无以生气,气伤无以生神。——医家李士才

100、 若欲身安寿永,唯当绝欲宝精。神之寿命主乎精气,犹灯之有油,如鱼之有水,油枯灯灭,水涸鱼亡,奈何愚人以苦为乐,见色弃生,岂知精竭命亦随逝。善摄生者,先除欲念。——明·龙遵《食色绅言》

101、 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室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养性延命录》

102、 乐色不节则精耗,贪妒不止则精散,圣人爱精重施,则髓满骨坚。——全元起

103、 妖艳莫贪,市妆莫近,可以延年。惜精如金,惜身如宝,可以延年。外色莫贪,自心莫乱,可以延年。勿作妄想,勿败梦交,可以延年。少不贪欢,老能知戒,可以延年。避色入仇,对欲知禁,可以延年。——高子

104、 虚则亢,亢则害。— —《黄帝内经》

105、 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黄帝内经》

106、 夫阴阳之道,精液为珍,即能爱之,性命可保。——《医心方》

107、 精气夺则虚。— —《黄帝内经》

108、 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药王孙思邈

109、 阴阳之道,精液为宝,谨而守之,后天不老。——《仙书》

110、 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道林》

111、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黄帝内经》

112、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

113、 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千金翼方》

114、 少之时,气方盛而易溢,当此血气盛,加以少艾之慕,欲动情胜,入接无度,譬如园中之花,早发必先萎也,况禀受怯弱者乎!——《养生四要·卷一》

115、 年高之人,血气即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不可纵心恣意。——《寿世保元·老人》

116、 老年断欲,亦盛衰自然之道,损之爻辞曰:室欲是也。若未然,自然仅成勉强,则损之又损,必至损年。— —《老老恒言·防疾》

117、 人生自幼至老,阳壮精固,呈序赢而享寿考;若终日耗其精髓,呈盛壮亦必致夭折。——《养生医药笺》

118、 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可谓知养生矣。寡欲只在慎独。——《养生四要》

119、 肾主藏智,肾气不能升达,故善忘。——《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20、 精脱者耳聋!— —《黄帝内经》

121、 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

122、 只要精气复得一分,便减一分病象。——名医叶天士

123、 遗精数年,不但肾关不固,阳明脉络亦已空乏,欲得病愈,宜戒欲宁心一年。——名医叶天士

124、 肝肾虚,多惊恐!— —名医叶天士

125、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明·高濂《尊生八笺》

126、 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明·高濂《尊生八笺》

127、 与其服延年之药,不若守保身之方。— —明·吕坤《呻咏语》

128、 若欲身安寿永,惟当绝欲保精。— —明·龙遵叙《男女绅言·绝欲保精》

129、 是以人年四十已下即服房中之药者,皆所以速祸,慎之慎之!故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惟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 —药王孙思邈

130、 夫精者,生之本也。— —《内经》

131、 纵欲不合于道,清心寡欲的心态才是合于道。——古代道家

132、 阳强则寿,阳弱则夭。凡欲保生重命者,尤当爱惜阳气。——《景岳全书》

133、 方其湛寂,欲念不兴,精气散于三焦,荣华百脉;及欲想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从命门输泻而去,可畏哉!——《三元参赞延寿书》

134、 服丹石以快欲,肾水枯燥,心火如焚,五脏乾烈,大祸立至。——《书》

135、 道以精为宝,宝持宜闭密。施人则生人,留己则生己。结婴尚未可,何况空废弃?弃损不竟多,衰老命已矣。故人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固,齿发衰白,疾病随生,死亡随至。——《仙经》

136、 中医:精虚鼻渊。 肾精化生脑髓。 精失髓空。 精竭脑空。 肾上通于脑。 肾主志。 肾伤则髓空内枯,腰痛不能俯仰。

137、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人有精则生,无精则死,故精为生命之能源,内丹之药材。施之则生身,逆之者人圣。——《心印经》

138、 拯救灵魂必须放弃肉欲!— —基督精神

139、 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大正藏》

140、 “今之少年,多半犯手淫病,此真杀身之一大利刃也,宜痛戒之!”——印光法师

141、 无论何时,一个人放纵欲望,他的内心马上就会感到不安。所以要得到真正心中的平安,只有抵制情欲而不是顺从情欲。——《基督教义》

142、 清心养性,外物难扰,食色之欲自绝也。——《薄伽梵歌》

143、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

144、 宁近毒蛇。不亲女色。何以故。毒蛇杀人。一死一生。女色系缚。百千万劫。— —《卍续藏经》

145、 财色之祸,甚于毒蛇,尤当远离。——《勅修百丈清规》

146、 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盘。——《杂阿含经》

147、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圆觉经》

148、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亦然。— —《法华经》

149、 拔除欲箭,究竟安稳。——《华严经》

150、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叔本华

151、 世间人人皆怕鬼,不怕家中粉妆鬼,钩人神魂摄人魄。世间人人都怕虎,不怕同床胭脂虎,吃人骨髓自然枯。世间人人都怕蛇,不怕衾中缠人蛇,吸人血气死无差。世间人人都怕贼,不怕夜来盗阳贼,盗人精血自然绝。——道济禅师戒淫文

152、 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虚云法师

153、 淫欲不断,万劫沉沦,念头方动,天怒地嗔。— —忏云法师

154、 夫妻正淫亦应节制,生子后最好能分床、分房,下至分床,上至分房,渐渐全断淫欲,须知此乃天地人伦之大事,不可不知也。— —忏云法师

155、 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宣化上人

156、 不戒房事,则百病丛生。— —印光法师

157、 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印光法师

158、 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印光法师

159、 视一切女人,总是吾之母姊妹女。则理制于欲,欲无由发矣。——印光法师

160、 不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则不忍见矣。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印光法师

161、 病未十分复原,万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纵令不死,或成孱弱废人!— —印光法师

162、 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于此!— —《寿康宝鉴》

163、 若犯色欲,罪不容诛。盖色之害人,甚于狼虎,败人美行,损人善事,亡精灭神,至于损躯,故为道人之大孽也。— —丹阳真人马钰

164、 欲求灵药换凡骨,先挽天河洗俗情。— —陆游

165、 少言语养内气, 戒色欲养精气,薄滋味养血气, 咽津液养脏气, 莫嗔怒养肝气,美饮食养胃气, 少思虑养心气。——太乙真人养生之道养气

166、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167、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王刘安

168、 谨劝青年志士,社会名流,发觉悟之心,破色魔之障。芙蓉白面,不过带肉骷髅;芍药红妆,乃是杀人利刃。— —《文昌帝君戒淫宝训》

169、 人生天地间。禀五行之秀。具刚正之气。淫邪之行。志士所当力戒也。— —张三丰真人

170、 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 —唐僧

17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172、 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

173、 烟花寨,酒肉林,不犯荤腥不犯淫。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 —张三丰真人

174、 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是用人身,行畜生事。——张三丰真人

175、 吾被酒色伤矣。— —吕布

176、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 —《退庵随笔》

177、 见欲而止为德。— —老子

178、 常无欲以观其妙。— —《道德经》

179、 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乃养生之妙诀也。 — —老子

180、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 —还初道人洪应明

181、 戒色可保寿,戒斗可免祸,戒得可全名。— —还初道人洪应明

182、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圣人之于色,无时而不戒也。— —孔子

183、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孔子

184、 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神仙不肯分明说,迷了千千万万人。— —吕洞宾

185、 天道祸淫。其报甚速。— —《文昌帝君训饬士子戒淫文》

186、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 —太任

187、 凡人一见美色,魂飞魄散,淫心即动。心一动,欲火即起,气散神移。形虽未交,而元精暗中已泄,性已昧,命已摇。 — —彭祖

188、 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 。—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189、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

190、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风水大师黄石公

191、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修心古训》

192、 荡产自知因赌博,损残原是为贪淫。— —《阳宅大全》

193、 女色多迷人,人惑总不见,龙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来果禅师

194、 淫欲为害,伤身丧志,虽属夫妻,亦当节制。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无一犯之。—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195、 情海难了,难了能了真豪杰;色欲难断,难断能断真丈夫。— —《生死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