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最近手足口高發,許多平臺都在發佈相關消息。

發文就發文~嚇唬人就是你們不對了~~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近期確實是手足口的多發期,但是也不至於標題起的這麼嚇人吧~

媽媽們本身就容易焦慮,脆弱的小心臟怎麼禁得起你們這麼嚇唬!

那麼,茄仔就把我看到的一篇非常棒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手足口真實病例分享

作者 李並納 感謝作者與分享者的付出。

注:希望這名媽媽的經驗能供媽媽們借鑑,同時期待看到越來越多愛學習並且理性堅持的媽媽。

寶寶生病的時候,要記錄下每一天的情況,每一次的體溫,尋找規律。

讓我們用知識,守護寶寶的低藥生活。

第一天,到幼兒園,低燒,校醫說喉嚨有泡泡,不讓進去。然後馬上去看醫生,說是喉嚨發炎,給開了一點藥回家了。

當天食慾很差,不想吃飯,嘴巴臭。

嘴巴很臭,用生理鹽水噴洗了一次,不吃不喝的第一天。

第三天口唇內,舌尖冒出來更多的皰,腰,腳,手,屁股都很多紅點。

體溫37左右,嘴巴很臭,用生理鹽水噴洗了一次,不吃不喝的第二天。

第四天,口唇內,舌尖還是有很多皰疹,面對一切能放嘴巴里的食物,依舊抗拒。但是中午願意喝奶了。

體溫37。嘴巴不怎麼臭了,不吃的第三天。

第五天,口唇內,舌尖還是有很多快要消亡的皰疹,手上腳上的紅點褪了,腰一圈的紅點褪了大半。

體溫恢復正常!午飯嘗試吃自己最愛的肉,然,痛大哭,用手扣吐掉。不吃的第四天。

第六天,唇內,舌尖皰還有一點點,口內的包已經癒合了。

由於每天只喝奶粉,大便不成型了。衛生所電話告知要隔離半個月。不吃的第五天。

第七天,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鼓勵他開始吃點流食。

可以說已經差不多熬出頭了,接下來再隔離一週出關。

注:這名媽媽具備一定的醫學常識,沒有把握的媽媽切勿效仿哦~

專家分析:

手足口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

當孩子體溫超過38.5或疼痛難忍時,可適當服用一些退熱藥(如泰諾林),給孩子退熱和止痛。劑量如退燒劑量。

當孩子因潰瘍疼痛難忍時,儘量服用流食,衝奶時溫度可以低一些。

用勺子或吸管少量多次的喂服,確保攝入足夠的液體。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所以說,媽媽們不需要過度擔心。

我們要做的就是:

  1. 細心觀察孩子的體溫與皮膚。

  2. 幼兒園如有手足口的孩子儘量隔離一週。

  3. 家裡如果是2個娃的也要隔離。

  4. 最好的預防就是勤洗手,打疫苗。

    孩子不吃不喝肯定會瘦一圈,這時候媽媽們肯定都會心疼和焦慮。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推拿手法和食療幫助他們緩解不適縮短病程哦!

手足口病的推拿手法與食療

手足口的寶寶,會口臭,內熱大,而且發燒食慾不好,睡不好。

為了幫助他們退熱祛溼,清熱安神,我們可以用到以下幾個穴位。

穴位一:揉小天心

位置:大魚際小魚際交點,凹陷處

作用:清心安神

時間:3分鐘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穴位二:清天河水

位置:寶寶小臂正中的一條直線。從腕橫紋到肘橫紋,向內推。

作用:辛溫解表,退熱神穴

時間:3分鐘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穴位三:退六腑

位置:小臂尺側(靠近小拇指一側),從肘橫紋到腕橫紋向外推

作用:清熱涼血,解毒化瘀

時間:3分鐘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穴位四:順摩腹

位置:肚臍周圍,順時針摩擦

作用:健脾和胃,助運化

時間:3分鐘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再給大家推薦一個食療,那就是三豆飲黃豆+黑豆+綠豆 熬成水給寶寶喝,可以很好的清熱利溼。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絕不可怕!(內附推拿手法及食療)

手足口並不可怕,所以媽媽們不要過度焦慮了哦!一定記得勤洗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