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最近手足口高发,许多平台都在发布相关消息。

发文就发文~吓唬人就是你们不对了~~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近期确实是手足口的多发期,但是也不至于标题起的这么吓人吧~

妈妈们本身就容易焦虑,脆弱的小心脏怎么禁得起你们这么吓唬!

那么,茄仔就把我看到的一篇非常棒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手足口真实病例分享

作者 李並纳 感谢作者与分享者的付出。

注:希望这名妈妈的经验能供妈妈们借鉴,同时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爱学习并且理性坚持的妈妈。

宝宝生病的时候,要记录下每一天的情况,每一次的体温,寻找规律。

让我们用知识,守护宝宝的低药生活。

第一天,到幼儿园,低烧,校医说喉咙有泡泡,不让进去。然后马上去看医生,说是喉咙发炎,给开了一点药回家了。

当天食欲很差,不想吃饭,嘴巴臭。

嘴巴很臭,用生理盐水喷洗了一次,不吃不喝的第一天。

第三天口唇内,舌尖冒出来更多的疱,腰,脚,手,屁股都很多红点。

体温37左右,嘴巴很臭,用生理盐水喷洗了一次,不吃不喝的第二天。

第四天,口唇内,舌尖还是有很多疱疹,面对一切能放嘴巴里的食物,依旧抗拒。但是中午愿意喝奶了。

体温37。嘴巴不怎么臭了,不吃的第三天。

第五天,口唇内,舌尖还是有很多快要消亡的疱疹,手上脚上的红点褪了,腰一圈的红点褪了大半。

体温恢复正常!午饭尝试吃自己最爱的肉,然,痛大哭,用手扣吐掉。不吃的第四天。

第六天,唇内,舌尖疱还有一点点,口内的包已经愈合了。

由于每天只喝奶粉,大便不成型了。卫生所电话告知要隔离半个月。不吃的第五天。

第七天,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鼓励他开始吃点流食。

可以说已经差不多熬出头了,接下来再隔离一周出关。

注:这名妈妈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没有把握的妈妈切勿效仿哦~

专家分析:

手足口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或疼痛难忍时,可适当服用一些退热药(如泰诺林),给孩子退热和止痛。剂量如退烧剂量。

当孩子因溃疡疼痛难忍时,尽量服用流食,冲奶时温度可以低一些。

用勺子或吸管少量多次的喂服,确保摄入足够的液体。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所以说,妈妈们不需要过度担心。

我们要做的就是:

  1. 细心观察孩子的体温与皮肤。

  2. 幼儿园如有手足口的孩子尽量隔离一周。

  3. 家里如果是2个娃的也要隔离。

  4. 最好的预防就是勤洗手,打疫苗。

    孩子不吃不喝肯定会瘦一圈,这时候妈妈们肯定都会心疼和焦虑。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推拿手法和食疗帮助他们缓解不适缩短病程哦!

手足口病的推拿手法与食疗

手足口的宝宝,会口臭,内热大,而且发烧食欲不好,睡不好。

为了帮助他们退热祛湿,清热安神,我们可以用到以下几个穴位。

穴位一:揉小天心

位置:大鱼际小鱼际交点,凹陷处

作用:清心安神

时间:3分钟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穴位二:清天河水

位置:宝宝小臂正中的一条直线。从腕横纹到肘横纹,向内推。

作用:辛温解表,退热神穴

时间:3分钟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穴位三:退六腑

位置:小臂尺侧(靠近小拇指一侧),从肘横纹到腕横纹向外推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化瘀

时间:3分钟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穴位四:顺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摩擦

作用:健脾和胃,助运化

时间:3分钟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再给大家推荐一个食疗,那就是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 熬成水给宝宝喝,可以很好的清热利湿。

手足口可防、可控、但绝不可怕!(内附推拿手法及食疗)

手足口并不可怕,所以妈妈们不要过度焦虑了哦!一定记得勤洗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