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也许是睡出来的。对照以下九类因素,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对于高血压,除了把它作为一种疾病来看待之外,还应该考虑它是一种征象。换句话说应考虑是什么引起了高血压。当然有些人的高血压有遗传性。这样的人,父母双方往往至少有一方有高血压。还有一些人的高血压是别的因素引起或加重的,搞清这些因素也十分重要。这些因素有哪些呢?以下共分九个方面分述。

【文章有些长,建议选收藏!】

血压高,也许是睡出来的。对照以下九类因素,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一、紧张和焦虑引起的高血压

常有一些患者存在紧张性高血压,一面对医生就发生“白大衣性”高血压。如果数他们的心率会发现,往往有心率偏快的现象,比如高于90-100次/分。这种高血压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

建议

学会用调整呼吸(加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平时注意主动舒缓情绪,最主要的还是不要把生活节奏调到自己无法接受的程度,注意劳逸结合。有时容易紧张不过是表面现象,其本质可能是进食不足,劳累过度,身体透支等。当然多次测量血压,取平均值也是能去除偶然紧张因素的方法。

二、饮食不当引起的高血压

饮食中含盐量较高,口味较重。饮食中含盐量较多,会产生使水分更多滞留体内的作用,从而使血压增高,这就是水钠潴留现象导致的高血压。

有些人每天需要外出应酬,酒肉不断,血压也就自然没有下降的机会。时间长了,动脉由于长期高血压产生了动脉硬化,血压就被固定住,不会再下来了。只有靠用药才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建议

少盐,可用酸味补充一定的口味,咸菜适当吃,不要过量,逐渐养成“口淡”的饮食习惯。减少饮食中过多的肉类,学会在“和平年代”和“富足年代”生存,别只知吃肉而不知其后果。吃肉后的代价往往比肉贵得多,感觉也不会像吃肉那么愉快。但也不一定要纯吃素哦,凡事适度为好。

三、测量方法不当引起的高血压

有些人测血压时没有坐直身体,胸腔受限,呼吸不畅会使血压增高;有些人测血压时翘二郎腿使下肢供血受限,回流受阻,导致血压升高;有些人测血压时没有正常呼吸,憋气使血压升高。

建议

首先了解这些会使血压测出高值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应避免这些引起血压升高的姿势,平时无论站位还是坐位,都要尊古人训:“站如松”,“坐如钟”。看来挺直胸膛,维持呼吸顺畅,对避免血压升高也有好处。同时应尽量改掉翘二郎腿这一不利于健康的习惯。

四、活动不足引起的高血压

常看到一些平时活动很少,久坐不动的人,他们的血压常表现为低压或舒张压较高(比如130/100mmHg)。身体在缺乏活动的情况下,血流缓慢,再加上呼吸幅度相对小,吸入的氧气较少,身体各脏器,包括脑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也是常态。这样身体就不得不升高血压以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供氧。

建议

上班族、久坐族每天应加强走路,最好每天能达到8000-10000步,也就是除了日常工作生活中那2000-3000步,差不多还要单独再去走6000-7000步。能跑步的人也可以走跑结合,这样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走跑后,做操也会改善全身躯干及四肢的状态,循环好了,血压自然会相对较好。运动之初应循序渐进,不要冒进,觉得心慌应及时休息,避免过度增加心脏负担。

五、环境缺氧引起的高血压

目前有不少人处在居室或办公室缺氧的条件下,不喜欢开窗换气。有些商场、办公楼采用的是空调换风。但新风比例不足或换风慢往往会使身处其中的人不足半小时就陷入脑缺氧状态,这时缺氧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身体发热,血压也会升高。症状会感觉头晕,不少人认为这是血压高引起的头晕,其实这里的因果刚好相反,是缺氧头晕引起的血压高。

建议

经常注意开窗通风,即便是冬天,也应该经常开窗开门,待空气换得差不多了再关门窗。如果人多换气的频率就应该在每小时1-2次(当然持续换气更理想,但往往这样保温又有问题)。

同时在封闭环境待1小时以上应争取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待几分钟,相当于“课间休息”。为了提高这几分钟的吸氧效率,可以采用小跑、跳跃、深呼吸等方法。

六、降糖不当引起的高血压

还有些患者为使血糖尽可能“正常”,采用了不适当的血糖控制标准,致使降糖药物使用过度或饮食控制过度。这样身体对现有的血糖标准并不适应,也会产生明显的交感兴奋作用,使血压升高。

建议

联合使用降糖药物,尤其应该首先考虑低血糖较少,用后血糖波动不大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另外制定降糖标准应避免一刀切的单纯思维。更多地从糖尿病患者的主观感受入手,仔细分析,兼顾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血糖下降速度,同时兼顾患者的年龄、病程、进食以及合并症等情况。

七、体重超标引起的高血压

有些患者年龄不大,高血压家族史也没有,却年纪轻轻就发现血压较高。由于胖人的血容量随着体重的增加也会增加(有点像怀孕的人),血容量增加会使血压也相应增加。

建议

积极减肥,给心血管松绑。但注意减肥应在适当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逐步推进,不应急功近利,图谋速减,贵在坚持,并无捷径。

八、天气变化引起的高血压

每到气温或天气变化明显时,就会发现患者的血压存在比较同一的变化规律。比如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时血压都比较理想。天气骤冷或变阴,血压会比较高。

人体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自然变化的晴雨表。每年的11月初立冬后,2月立春前后,5月初立夏后,8月初立秋后,在节点附近血压变化会比较突然,有时不及时调整用药常会有身体的明显变化,这些时间点前后也常常是急诊室忙碌的时节。这里面只有立夏后血压会显著下降,有时降压药需适当减少,而在立秋到中秋这段时间往往需逐渐恢复减去的降压药。在11月到2月之间是每年血压最高的时间段,这段时间血压和心脏需要密切关注。

建议

顺应气温、昼夜温差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随时调整用药。

九、睡出来的高血压

有些年龄较大的人常抱怨自己有时会半夜醒来,胸闷气短,一测血压奇高无比,有些人不得不火速“到急诊报到”。人在睡眠时呼吸较慢(平时每分钟16-20次,睡眠时常常不足10次),心率也比较慢(清醒时多数人每分钟60-100次,睡眠时有些人只有40-60多次)。这时血液流速较慢。

如果有心脑血管动脉硬化,以及斑块形成导致某些部位容易缺血时,这些部位得到的血液和氧供就会更少,甚至有些末梢或局部区域会有“断流“的危险。这时候这些面临危机的组织器官会发出求救信号,通知身体升高血压,迅速改善缺血缺氧状态。

建议

对于老年性睡眠时反常性高血压,应改善血液循环,争取稳定或缩小斑块,降低血液黏稠度。血管通畅一点,血压就可以下降一些。对于肥胖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减肥才是生存的硬道理。

我们在面对高血压时,首先应该搞清楚有哪些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除了服降压药外,还要努力祛除影响血液循环、使血压被迫升高的因素。并非只要服降压药,就安全无忧了。控制血压的主动权掌握在患者自己手里,自己有多认真,有多细心,健康就多有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