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勾勾”,又名“蛤蟆嗡”

“一勾勾”是山東省的稀有劇種之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是由高唐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劇種,由於其唱腔在每個上、下句結束時,總要以假聲顫一下,通常出現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稱為“一勾勾”。該劇種的主弦是獨特樂器——四弦胡琴,因此得名“四根弦”或“四音”。流行地區以臨邑、齊河、禹城、夏津、高唐、臨清為中心,傳播至德州、惠民、濟南、泰安、濰坊以及河南省東部和河北省南部。在德州地區又稱“尼姑謳”,在聊城、泰安地區又稱“河西柳”、“五調腔”、“蛤蟆嗡”。

聊一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勾勾”,又名“蛤蟆嗡”

一勾勾演員在排練

“一勾勾”演出形式古樸,演員多為民間流散藝人,一般利用春冬農閒季節組織演出。演員白天勞動,如幫工、鋤草,晚間唱戲,鄉人常稱之為“鋤草班”。

“一勾勾”有傳統劇目七十多個,主要有《王小趕腳》、《牆頭記》、《姊妹易嫁》、《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臺》、《胡林搶親》、《三進士》、《女駙馬》、《隔簾》、《抱牌子》等,當然還有“四大秦”——《東秦》、《西秦》、《南秦》和《北秦》,歷來有“學會四大秦,到處不求人”之說。在群眾中較有影響的有藝名為“咬斷絃”、“剜心刀子”、“半碗蜜”、“大金”、“二銀”等藝人。

聊一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勾勾”,又名“蛤蟆嗡”

鄺書雲演出老劇照

聊一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勾勾”,又名“蛤蟆嗡”

楊富元演出老劇照

這個劇種始於明末、盛於清代、民國。1959年,臨邑縣一勾勾劇團成立,排演了多部現代戲。作為團長的老藝人焦連琨(藝名“三十二壇醋”)培養出一大批學員。當時一勾勾活動隊伍主要有兩支,一支活躍於聊城一帶(西路),一支活躍於臨邑一帶(東路)。60年代初,兩路隊伍合併到了臨邑。1964年,1965年是劇團鼎盛時期。1964年代表德州地區參加山東省地方戲曲會演,演出劇目是《紅梅》。平時在周邊各地區演出,場場爆滿,加演、返場已成為家常便飯。

聊一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勾勾”,又名“蛤蟆嗡”

演員等待上場

不過,一勾勾劇團存在的時間並不長,1971年與臨邑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併成立京劇團,至此一勾勾劇團宣告結束。只在臨邑、禹城、齊河一帶農村有業餘劇團演出。

聊一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勾勾”,又名“蛤蟆嗡”

2006年一勾勾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聊一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勾勾”,又名“蛤蟆嗡”

一勾勾《姊妹易嫁》

聊一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勾勾”,又名“蛤蟆嗡”

一勾勾《王小趕腳》

2006年,這一獨有的劇種終於復甦。在同一年,一勾勾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近年來,臨邑縣採取措施鼓勵保護一勾勾劇種,通過傳承人的不懈努力,老年人對“一勾勾”的熱情被重新點燃,一批年輕人也漸漸加入其中,一勾勾劇種重現舞臺,再次煥發青春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