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10重楼病虫害防止技术附用药方法

一、病害

1.猝倒病

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10重楼病虫害防止技术附用药方法

由腐霉菌引起。发病的症状为从茎基部感病,初发病为水渍状,并很快向地上部扩展,病部不变色或呈黄褐色并统缩变软,病势发展迅速,有时子叶或叶片仍为绿色时即突然倒伏。开始往往仅个别幼苗发病,条件适宜时以发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一块一块的病区。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68.75%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悬浮剂2000倍液灌根或泼浇,每7天喷1次,连喷2一3次;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用生石灰水浇灌病区。

2.根腐病

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10重楼病虫害防止技术附用药方法

由多种线虫、镰刀菌、腐霉菌等复合侵染引起,危害地下根茎部分,种子播种的小苗发病时整个根系部分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局部腐烂;发病块茎主要是染病部位开始腐烂,发病早期地上部植株稍褪色发黄,后期整个根茎腐烂或稀腐,地上植株变黄、萎蔫、枯死。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播种或移栽时用草木灰拌种苗;出苗后用农用链霉素200毫克/升加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混合后喷雾预防;发病初期用草木灰或生石灰兑水灌根。

3.白霉病

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10重楼病虫害防止技术附用药方法

由半知菌类的柱隔饱( Rarnularia )引起。该病主要是叶片受害,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灰褐色病斑,后病斑变成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时病斑正反面有灰色或灰白色霉层,叶背更多;后期病斑成黑褐色,中心灰白色,病斑上覆盖白色霉层,为病菌的子实体,有的病斑成溃疡状孔洞,病斑边缘的深褐色带明显。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侵染叶片导致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袍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其他叶片进行再侵染。湿度有利于病菌生长萌发,病害一般7月底至8月初出现,所以苗期病轻或无病,到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最严重,直至倒苗。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消除病残体,掀棚除湿,种植于果树林下可自然遮阴进行仿生境栽培,达到生态控病目的。大田移栽前用50%多菌灵或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种苗10分钟进行种苗处理再移栽。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3000倍液、10%世高(嗯醚唑)水分散颗粒剂或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粉1000倍液喷雾控制中心病株。

4.炭疽病

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10重楼病虫害防止技术附用药方法

由炭疽菌属引起。叶片上产生点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中部浅褐色或灰白色,其上高湿时产生黑点状子实体,病斑边缘深褐色。病害严重时叶上多个病斑连接成片,枯黄死亡。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雨季来临时侵染健株发病,并通过分生饱子盘突破寄主表皮,其盘上分生袍子借风、雨在田间反复循环侵染进行危害,种植密度大,排水不良、阴雨多湿、多年连作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田间病残组织;②与禾本科或豆科等作物实行年度轮作,合理密植;③发病初用50%退菌特(三福美)、75%百菌清、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3000倍液、10%世高(噁醚唑)水分散颗粒剂2000倍液或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粉1000倍液喷雾控制中心病株。

5.褐斑病

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10重楼病虫害防止技术附用药方法

由细交链抱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引起。该病主要感染叶片,一般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接着失绿变黄,以后变浅褐色,慢慢病斑扩大或随病情发展,病斑相融合,叶片边缘枯卷。病斑不规则,浅揭色或深、浅褐色相间,具轮纹,连续多天阴雨或高湿下,病斑两侧中部可出现少量灰绿色至黑色小霉点,为病菌子实体。病害发生与防治同滇重楼白霉病。

6.病毒病

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10重楼病虫害防止技术附用药方法

由番茄斑萎病毒引起,感病叶片表现为不均匀褪绿的花叶状,植株生长慢,严重时枯死。病害主要由蓟马传播,因此防治方法即蓟马发生期适时杀虫。

7.红斑病

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10重楼病虫害防止技术附用药方法

由多枝瘤座霉菌引起。叶上病斑点状、条状或不规则状,锈红色,严重时病斑相连成片并枯死。发生与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二、虫害

1.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金龟子(土蚕)、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其主要在重楼出苗时危害,咬断植株,或吃光叶片,或把根茎咬成孔洞状。根据不同害虫种类的生活习性进行趋性诱杀,比如,金龟子有趋黑光性,用黑光灯诱杀;蝼蛄有趋光性、趋粪及对香甜物的喜好性,可用黑光灯、带毒鲜马粪及炒香的麦鼓毒饵进行诱杀;地老虎喜好酸甜味并有趋黑光性,可用黑光灯、性诱剂、糖醋酒液毒饵诱杀成虫.用于毒饵的药剂有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辛硫磷乳油。大田每公顷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150千克混细土撒施于重楼植株旁。

2.蓟马

以成虫、若虫在植株叶片上吸食汁液,造成花叶生长不良并传播病毒。

防治方法:用内吸性杀虫剂40%乐果1500倍液或20%吡虫啉5000倍液喷雾,每隔15天用药1次,连用2一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