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飛,我們這樣學:七巧板拼組

學員Emma

年齡:7歲

課程:平面圖形領域

知識點:辨認顏色,認識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圖形,掌握形狀概念,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作品:


在培飛,我們這樣學:七巧板拼組

作品自述:

七巧板是我最喜歡玩的遊戲,但平時玩的七巧板顏色都好單一,於是我畫出了帶有水果圖案的七巧板。每一塊七巧板上都有不一樣味道的水果,它們組合在一起拼成了一塊好吃的水果糖!

我還發現水果糖左邊的兩個圖形和右邊的三個圖形組合出的形狀是一樣大的,真奇妙,如果不是畫出來,我平時都沒有發現呢!

教師點評:

本節內容是平面圖形領域圖形拼組。這位小朋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將七巧板拼組成一個糖果,同時發現了糖果左右兩邊拼組形成的梯形是相同的,最後他還在圖案上添加了水果圖案等元素。

在這幅表徵作品中,孩子的認知、情感、能力相互交融,渾然一體,通過創造,整合了邏輯、思維、美感、空間感等多項能力,我們既能感受到孩子率真的性格,又能體會到孩子積極自如的使用自己的智慧,我們既為孩子出色的表現感到高興,同時也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綜合性教學活動。

七巧板是我國的傳統智力玩具,源於宋代的黃伯思發明的宴幾圖,最早是由長短不一的六張方形桌子組成,是傢俱。無獨有偶,到了明朝,嚴瀓發明蝶幾圖,加入了梯形和三角形的圖形元素。直至清朝才整合成現在的乞巧板,有三角形、方形、平行四邊形為核心元素的智力玩具,當然如果你去市場上去找,也能找到七巧板式樣的傢俱,放在家裡應該很有趣味。

七巧板構造和玩法雖然非常簡單,但其中蘊含的變化與原理十分精妙,在我們的課堂上,主要使用七巧板幫助孩子提高圖形的分割拼組能力,為以後學習平面幾何圖形奠定經驗基礎。

同時我們也會讓孩子去發現,七巧板的各元素圖形之間,存在面積上的比例關係。這樣為孩子理解數量關係上的部分與整體概念,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起到了直觀經驗的支持作用。

而通過親手操作拼組圖形,也幫助孩子建立起實物與抽象形態之間的思維橋樑,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形狀分析及創意邏輯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