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千年古县,名不虚传……

“襄垣”源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襄子筑城于此而得名,历经2400多年……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五龙庙(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五龙庙,位于襄垣县城北门外西侧,甘水河北岸,东、西、北三面邻北关村,南邻国保单位永惠桥,始建于元至五年(1325)。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现存大殿(元代)、东西配殿。山门、乐楼在文革期间已拆除。全部建筑占地650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方形四合院,座北朝南。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梁架结构前乳栿对后四椽栿,通檐用三柱,前一间为廊,明栿、彻上明造。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庙内有东、西厢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建筑,五架梁通前后檐,梁端承檐檩,梁上设瓜柱两根,承三架梁,两端承金檩,中部设瓜柱,两侧叉手共同稳固脊檩。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大殿梁架为厅堂式,抬梁减柱造,横向梁架采用四椽栿前压乳栿用三柱。内柱高于外柱,柱头设铺作承接乳栿与四椽栿相交之节点。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柱头斗拱六铺作双抄三下昂,重拱计心造,昂呈琴面式。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耍头蚂蚱式,补间斗拱每间一朵,出斜拱,后檐无斗拱。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唐代柱础遗存……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屋顶单檐悬山顶.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吻兽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五)襄垣五龙庙

五龙庙的历史沿革

现存的史料其始建年代已无从稽考。据庙内碑载:“元至正十年(1350年)重修五龙|庙”记”载:“有功德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患则祀之,宜乎王爵以宠其封,……其名为五各存其方欤,……龙之祠岁代锦远。”给五龙封王爵始于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分授“青龙广仁王、赤龙嘉泽王、黄龙孚应王、白龙义济王、黑龙灵泽王”。五龙之名和所主方位源于汉董仲舒五行之序、之德,并制订了祭祀五龙祈雨之法:春祭青龙于东,夏祭赤龙于南,季夏祭黄龙于中央,秋祭白龙于西,冬祭黑龙于北。

“至元五夏祭赤龙于南,季夏祭黄龙于中央,秋祭白龙于西,冬祭黑龙于北。年春,监县朵贝只公来宰,……率僚吏 祈祷至龙祠下,睹其垣墉废 ,庭砌荒芜”于是“首捐己俸”“遂命”“因故犹新”,“肇端其年之春,讫绪来岁之夏”。固此,五龙庙的始建年代应早于元至正五年(1268年)

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