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去过沁县的人,就会知道著名的南涅水石刻。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馆位于沁县县城南二郎山上,共三个院落,仿古式建筑。南涅水石刻出土於50年代的沁县南涅水村。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馆藏的一千多件佛教题材的塔式雕刻品,时代最早的为北朝,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1959年在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即旧汉县治)一处古寺遗址中发现出土。共计1100余块。据石刻题记,系北魏水平三年(510年)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历代积累的民间石雕艺术作品。造像多为平面正方形和锥形。每块石刻四周满雕佛龛、佛像及各种花卉纹饰,刻工精细,情态各异,有呼之欲动之感。每组5至7块,均可迭垒成塔形,现已将200块石刻迭垒成四幢"石塔",形成一处廊下塔林,十分壮观。另有个体造像50尊,大的近3米,小的尺许,姿态秀丽,各遂其情,造型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石碑22通,有造像和文字记事之分。造像多为选落塔形,即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型石块叠垒成塔形,为国内稀有。石刻分为碑文石刻、造像石塔、个体造像三大类型。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六)沁县南涅水石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