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成长之路都是靠死撑

所有人的成长之路都是靠死撑

那些比你成功的人,可能只是比你更不要命而已。

你说生不逢时

却一边暴怒,一边却步

最近在写一些自我成长突破阶级的文章,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说道理都懂,可真要做或是做成功就很困难了。

例如,我说,即使是全职妈妈也可以找份工作,有人说,前提先要找到人帮你照顾孩子。其次你还要有经验有学识,不然谁要你一个三十多岁的阿姨?

我说要敢去拼搏,有人说,穷人不是不会拼搏,而是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

我说人要有格局,有人会说,一个连温饱都未解决的人怎么去给自己和孩子开阔眼界?

所以!就什么都不做了?

所有事情,实践起来都是有很大困难的,说永远比做容易,困难还不止一个,你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可能站得住脚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关关难躲过过过。

没人照顾孩子就把自己的父母请来,不会就去学,如果你有心,上厕所、过马路、煮饭、休息的时间都可以见缝插针的学习,这才是真正想改变状态的样子;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做错了你就只能承担,对谁都一样,生活容不得你承担不起;

温饱没解决就先解决,再去进修,读书、学习、看报、上网摄取大量资源、甚至是锻炼身体,这些都是不用钱但只要肯坚持一定会有回报的。

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做的时候肯定会遇上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问题。

所有人的成长之路都是靠死撑

生活就是一半发现问题,一半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的思维一定要放在解决问题那里,不能放在发现问题却望而却步那里。

就如如果你真的认为没有好OVER是因为老板瞎了眼,买不起房是因为房价高,赚不了钱是因为社会要跟你过不去,那你永远也不会成功。

比你环境还恶劣条件还欠缺经历还悲剧的人大有人在,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资源就发掘资源,没有路径就另辟蹊径。

说很简单,做很困难,但你也必须去做,不然年纪越大,你会越困难。

所有人的成长之路都是靠死撑

最糟糕的状况就是:一边暴怒,一边却步。

所有牛逼

都是从苦逼熬过来的

这世界除了年龄和日益衰退的身体机能学习能力,没有什么是不用努力就能有用的。

纵然何家坐拥480亿身家,富二代何猷亨照样要熬!

何猷亨18岁时就被牛津和麻省理工同时录取,那一年,全香港考取麻省理工的只有他一个。

凌晨五点他在挑灯夜战是常有的事。

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当你在睡梦中,我一直在工作;当你在工作时,我已经付出了双倍于你的努力。”

这个世界最怕的就是条件比你好的人比你还努力千倍万倍。

以致很多人忽略了最根本的自身努力。怎么就是不明白人生从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的道理呢。

古天乐陪跑了二十五年才拿到影帝,那这二十五年他是怎么过来的?一句话说就是一边用生命拍戏,一边陪跑金像奖。

人成功就这样,一是坚持,而是努力,三是坚持努力。

像马云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夜里

多少人因为遇到了困难,眼前的苦逼就放弃了?

哦,说错了,那不叫放弃,那叫佛系。那活该你这辈子也苦逼!

我不在乎你喜不喜欢我

我只要赢

怎么才能赢?

一不能谈情怀,二不能靠合群。

就如“好老板和你谈钱,坏老板和你谈情怀”一样。

奉行“金钱利益高于一切”的要数行业大佬腾讯了。这在媒体圈创业圈早就文明了。

所有人的成长之路都是靠死撑

知乎高赞的网友说:

腾讯本来就不是游戏公司,只要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业务都是他的涉猎对象,因此你会发现腾讯最近喜欢发展动画漫画之类的,游戏对腾讯来说没有情怀的加成,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情怀的说法,游戏对他来说纯粹是赚钱的项目,怎么赚钱怎么来。

再加上腾讯游戏的年终奖是出了名不把钱当钱的,

当你看到王者荣耀工作室发120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时你没有感觉吗?谁不想做出一款月流水几亿的游戏,一年赚了一辈子的工资?谁不想买豪车,住别墅?与之相比,情怀值几个钱?

而得罪人不用择日子的除了金星,就是董明珠了。在董明珠眼中,同行就是敌国,哪怕你是高官不守原则你就滚蛋,合群?没门!

吴晓波:会得罪人么?

董明珠:必须得罪。不得罪人,做不好事,这是肯定的。它必须是针锋相对的。我想培养一批敢说真话的人,我不希望那些人都说好听的,吹牛拍马。

吴晓波:你历史上我看你得罪过很多人?

董明珠:我得罪的这些人,我不得罪他们,我格力没有今天。

吴晓波:不会吧?

董明珠:当然!有一部分人就是掌握权力的人。

业内大佬很多看董明珠不顺眼,众多网友把董明珠当笑话,政界人士对董明珠和格力虎视眈眈,其他品牌空调、大型电器商场不甘示弱,直到现在董明珠还是四面楚歌,可那又如何?

她依然是董明珠。没有她没有今天的格力,没有格力也没有今天的她。

所有人的成长之路都是靠死撑

我不在乎你喜不喜欢我,我只要赢。

这,就是强者吧。

成功的过程就是死撑的过程

坚持到别人放弃了你就成功了

努力,本身就是最被忽视的天赋。

那些得到你得不到的财富的人都是付出着你不能付出的东西。

有苹果公司员工在凌晨4点半收到过CEO库克的邮件;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每天4点半起床,在吃早餐的同时看报纸,保证6点前赶到办公室;

雅虎CEO玛丽莎创下过一周工作超过130小时的纪录......

雷军创立小米前每天工作16小时,创立小米后从不加班了,因为24小时都在上班。

鲁豫用了一个词来表达王健林一天的工作模式——“急行军模式”。

当然,不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成功就一定要努力。

即便是“玩”,成功的人也是努力在“玩”,玩命的“玩”。

没经过积累沉淀的一夜暴富顶多也算是海市蜃楼。想要一直富有下去就一刻都不能松懈,你看王健林马云家财万贯每天在吃喝玩乐吗?

好不容易有点斗心了,一篇《年轻人工作x小时猝死》的文章又把人一夜打回解放前了。

拜托,你付出努力的程度之低,远没有到猝死的程度。

早前知乎上有一个句对话: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一个高赞回复:一个人的天赋决定了他能到达的上限,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他能触及的下限,以一般人付出努力程度之低,远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

成功的过程其实就是死撑的过程,坚持到别人放弃了你就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