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的荒野
中国的汉字是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共六种方法所造,专业术语叫六书。
比如"月”、"日″、"大"这三个字都是象形字;"刀"在锋上加一点变成"刃"就是会意字。但千万不要忘记汉字80%是形声字。
和汉字不同,包括英语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诗经》距今有三千年历史,但不经过一定阶段的专业训练,谁读得懂?以为只要认识上面的字就懂诗中的意思,这叫望文生义。其结果必然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成为笑柄!
就算经过一定阶段的专业训练,对《诗经》懂的程度也存在一定存异。是似懂非懂,还是真的懂,这懂得分层次。倘非如此,古文翻译、诗词导读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中国人能读懂《诗经》的人根其有限,笼统地说中国人能读懂《诗经》是极不负责任的结论。
莎士比亚是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距今仅五百年左右。
英国有多少能读懂莎士比亚,很难说,仅这与英语是表音文字关系不大。要读懂莎士比亚,不可或缺的是足够的文学修养。
在民国时期,中国就有人把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翻译成中文了。这即是说,英国不仅有不少人读懂了莎士比亚,且懂英语的中国人对莎士比亚也很推崇,所以才有人把它翻译过来让中国人阅读。这才是合理的逻辑。
再重复一遍,迄今为止不要说很多国人读不懂《诗经》,连鲁迅的作品很多人也读不懂。《康熙字典》有几个人会查?
至于英国有些人读不懂莎士比亚,再正常不过,值不得大惊小怪!
能否读懂《诗经》或莎士比亚,和汉字、英文没那么大的关系!
北斗星2013727
这个题目的提问方式显然是很有问题的。
中国人还能读懂《诗经》,到底是有一部分人能读懂,还是几乎所有人都能读懂?英国人读不懂莎士比亚,到底是所有英国人都读不懂,还是只有一部分人读不懂?
当然再往深了问的话,那就是一个基本问题,到底怎么样才算是读懂?
其实我们不要因为“硕鼠硕鼠,无食我谷”就认为《诗经》不难读,更不要因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进入了流行歌曲,就觉得《诗经》跟大白话也差不多。《蒹葭》收录在《秦风》当中,按照毛传的解释是“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那么我们至少得知道秦襄公是秦仲之孙,庄公次子。因为周幽王时犬戎之难,诸侯无人援助,秦襄公出兵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而有功。于是平王将岐山以西封为秦国,让襄公率军攻伐犬戎,于是秦国才正式进入诸侯之列,襄公则是秦成为诸侯国之后的首任国君。
这样的话,按照毛传的历史逻辑,《蒹葭》收入秦风,又列在《驷铁》、《小戎》之后,就绝不可能是什么爱情诗,而是针对襄公朝政的讽喻。这样的话,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的就不是什么水边的美女,而是以一种转喻,来说明贤人都不靠拢秦国,而是远在河水的另一边。
当然,由于毛传的历史建构过于复杂了,后来解诗的人就希望去除掉其中的政治色彩。于是这首诗慢慢就变成爱情诗的代表了。但是,假如我们要琢磨,它为什么要被安排在《秦风》当中,以及它前面为什么《小戎》,后面为什么接《终南》?如果试图解释这种编排的必然性,并且说明《诗经》何以为经的整体存在意义,我认为毛传的这种解释方式仍然是不可回避的。
所以,我们真的都能读懂《诗经》吗?
pku小动物
首先我想请大家扪心自问一个问题:如果遇到一个未经证实的,问外国文化为什么不如中国文化的问题,我们的做法到底是先论证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然后才开始解释,还是不假思索的,就以自己理解的中国文化和自己想象中的那个外国文化,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找各种证据,开始鸿篇巨著呢?
相反,如果遇到一个未经证实的,问中国文化哪里哪里不如外国文化的问题,我们的做法到底是先论证,然后再解释,还是不假思索的就开始认同,并且解释呢?
不幸的是,在这两个问题里,我看到的答案基本是双标的。遇到外国不如中国的问题,往往不去求证这是不是真的,就开始回答(即使理由看起来有理有据),遇到中国不如外国的,那可炸了天了,不找出点儿漏洞,或者不从其他地方找出点儿旁逸斜出的中国某个地方强,那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我们还没有在购买奢侈品、创造力,各个科学成就上找回民族自尊心,就已经开始从这件事情上完全找回民族自尊心了——毕竟,与自己这代人拼命努力,在现在这个世界上赢回外国人相比,挖掘自己祖先的文化比外国人厉害,这种办法难道不是既方便,又快捷,还不用成年累月?——如果说要成年累月,那就是成年累月的挖就是了。
“我祖上比你们强多了!”——这句话是不是这么耳熟?鲁迅的《阿Q正传》的话。
然后我来说说,我在网上查到的关于“英国人读不懂莎士比亚”的类似描述,或者报道。
首先,小子不才,能找到的相关具体报道实在太少,所以以下都是在所找的描述里尽量沾边儿的:
第一个直接在2009年说这条报道(英国人读不懂莎士比亚)是谣言。——当然,这个说法就如同今天一样,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至于是自己查证过的反对,还是情感上接受不了的反对,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个,知乎上的,问题是:“英国人连十八世纪的诗都看不懂”,类似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直接的就开始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体系甚至上升到谁优谁劣的地步,基本有三种声音,第一种声音:别说十八世纪,十四世纪的都看得懂——进而列出了十四世纪的语言;第二种声音:取决于具体的内容;第三种声音:直接否认,说这是个伪命题。
第三个地方,可能是最接近题主所谓的英国人读不懂莎士比亚的报道,因为是英文的,我来摘抄几句给大家看看:
But British people understand and like th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abroad, a survey has shown.
然而一项研究显示,英国人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比国外的人少得多。
(恩恩,这条大概很接近题主的问题了)
Four in ten Britons claim they do not think Shakespeare’s works are relevant to the modern day, simple enough to grasp or even enjo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for the British Council.
英国文化协会委托开展的这项研究称,四成英国人表示,他们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和现代没什么关联,理解起来比较费劲,更谈不上喜爱。
Overall, 76 percent said they liked his plays and sonnets, 69 percent understood them and felt they were still relevant.
总体来看,76%的受访者称自己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十四行诗,69%的人可以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并感到这些作品依然和时代相通。
好,到这时为止,我们能看到的是几个事实:第一,英国人不是读不懂,而是因为其作品和现在没什么关联,理解费劲,并且不怎么喜爱——这等于说什么呢?等于在看这几句话:“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这些话,直接看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并且里面说的事情和今天没关联,所以不怎么喜爱。——但不等于看不懂,如果说这种情形定义为看不懂,那么所谓今天人对诗经,也属于看不懂。——顺便说一句,上面这些话,就是诗经里的。
第二,整个欧洲,还是有76%的受访者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的——注意!喜欢的前提是能看懂,这个逻辑总没问题吧?也就是说,就算不算剩下的因为看懂莎士比亚但是讨厌的人数,至少有7成以上的受访者是能够看懂莎士比亚的。
听老师说的?朋友说的?做梦梦到的?还是源于心里那个,“千方百计也要证明中国文化强”的潜意识心理?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我们都轻易会忽略的客观现象:当我们论证一件事情时,(除非是严密的学术著作),我们的大脑工作模式其实是先有观点,然后再根据这个观点调动我们的知识体系及逻辑,继而开始证明这个观点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逻辑越紧密,他说的东西很可能与客观事实差别越大。典型的案例是:每个朝代,对上一个朝代的几乎所有否定言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你认定了某个东西不好,怎么可能找不到理由?
所以,我有很深的怀疑,包括题主,以及各位答主,看到题目之后,让自己认同这个问题,并愿意为之找理由的那个最初的“潜意识”观点是:不管这个题目是不是真的,但我宁愿相信它是真的,并且愿意为证明它而找理由——当然,我也只是怀疑,并不是确认,这点请各位了解。
注意!到现在为止,笔者没有任何一句话,否认“英国人看不懂莎士比亚”这件事情,笔者表示的只是,在没有找到具体的客观报道之前,笔者不能妄下结论。
没错,英语语法体系和汉语语法体系特点非常鲜明,汉语的体系基于汉字的二维表意体系,以及分析语的语言体系,具有平均单字信息熵最高,同样的表达内容汉字效率最高,同时同一个字不同读音仍旧可以表达更多意思,甚至未来的可扩充性极佳的优点。——恩恩,仅凭着一段很多人看不懂的专有名词,就可以轻易的忽悠很多人不明所以的认同题主的问题,即使这个论述与题主的问题完全没有逻辑关系。
但我的目的不是通过专业术语忽悠你,满足你的那颗民族自尊心,所以我打算解释几个上段话可能会有人不理解的词汇,不想看的人可以跳过,不影响我的整盘文字的大逻辑:
1、 分析语:世界上的语言大致分为两种,分析语和综合语。简单地说,分析语单纯通过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来表达不同的意思。而综合语,则是通过改变次的形态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中文(分析语):我昨天告诉他了。
英文(综合语):I told him yesterday。
首先,英文中时态发生变化,told和him发生了变形,一个表示时态,一个表示客体,而中文呢?压根儿没这么麻烦,直接用了个昨天这个时间词,既没有变“他”的什么客体形态,也没有变“告诉”的过去形态。——这大概是很多人当年学英语的第一个噩梦吧……
2、信息熵:简单可以理解为同样的长度表达信息的能力。
以上,所有都是汉字体系比英语体系“优秀的地方”,也基本上,只要有类似的题目,对应的描述就会被拿出来说一遍——至于能说多少,就看那个人的文化水平,知识储备了,我见过最差的水平是,不管什么问题,都能用“博大精深”到“你不懂”一言以蔽之,如果说不过了再来一句你这样崇洋媚外,不是中国人,进而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是,英语体系最大的优势,在于由于它是综合语体系,同时大量词汇是后造的,所以在行文过程中异常严谨,比较少有误差。别说英文,其他类似的语言体系的文字,也有同样的特点。
我举两个例子:
1、中国承诺不率先使用核武器。——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理解方式,至少有两种:第一种,中国在未来的战争中,除非对方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才会使用核武器;第二种,中国在未来的战争中,自己使用的第一个武器,不是核武器(但第二个可以是核武器)。各位明白了么?据说这句话,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翻译成英文,因为一旦翻译,就只有一个意思。至于是不是,也请有心者考证了。当然我们有我们的小九九,但是在国际正常的合作过程中,如果使用这样的双方各有理解的含义签合同,风险其实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国际合作的合同,需要有英文本的原因。
2、举个其他语言的例子吧:我们都读过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各位读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感觉?这个保尔柯察金脸皮厚不厚?碌碌无为了,还不羞耻,虚度年华了,还不悔恨?这就像我们说自己,不因考零分而羞耻,不因倒数第一而悔恨一样,这么说估计会被爸妈打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原文其实是一种“虚拟语态”,而这个虚拟语态在中文中是没有的,如果强要翻译,那就是:能够因为“没有碌碌无为”而不会羞耻,能够因为“不曾虚度年华”而不会悔恨。为什么不这么翻译?因为不够美,而且也啰嗦。
所以,英语(或者叫综合语)也有自己的优点。
既然双方都有优点,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在一个问题还没有确定的时候,就急急忙忙的用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代替理性确定事实,就开始“理性”的涨自己志气,灭他人威风了。
为什么?
这与我们近百年的中外文化褒贬变化有关。
在清朝时,直到被打趴下之前,几乎主流的知识分子,都认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力量“令人吃惊”,直到被打趴下了,中国的主流声音,仍然是中国还是很厉害的,只是XXX如何,而当时自大到什么地步?道光问英国战俘的问题可笑到什么地步: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各位不要以为这是道光应该有的水平,实际上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坤舆万国全图》了,细致到什么地步?连美洲都已经标记了。为什么道光时期整体水平傻成这个样子?——几百年的知识分子与上层不断的告诉自己,中国文化最牛逼,中国物产最丰富,中国最如何如何,反正就没有中国比不上外国的,如果有,那就是你这个人的问题。
然后到了民国时期,清末,民国初,整个思潮基本上是全盘否定中国文化的,什么东西都是西方好(国外好),鲁迅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吃人,是做稳了奴隶和做奴隶而不得的两个时代交叠,当时的进步学子纷纷以割掉辫子,表示与旧的文化,传统隔离——注意,这时候辜鸿铭说了一句名言:你们头上的辫子是剪掉了,但是你们心里的辫子却没有减掉。
这句话什么意思?辜鸿铭其实说了一句大实话:你们现在如此否定中国文化,其实恰恰是因为你们原本过于笃定的中国文化而不得的报复式反应,你们剪掉这个辫子,恰恰是因为你们不敢正视这个辫子(中国文化)。
辜鸿铭这句话当时可能理解的人很少,但他看得很准,过去对中国文化的捧,是你们不敢正视,今天的踩,也是你们不敢正视,而未来有一天,你们会继续不经证明的捧,更是你们不敢正视。——你们怕什么呢?你们怕一旦这个辫子发生变化,你们就不是你们自己了。
然后时间转到了近代,近代随着中国的国力提升,民族自尊心提升的需要,开始了各种对中国文化的褒奖的教育运动,我们不说我们的课程,我们提一个人:南怀瑾。
此人是大师,但此人这个大师在当年给学生讲课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阻力是,学生由于过去对中国文化否定的思潮,拒绝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南怀瑾讲课之前的第一句话就是:各位同学,我知道大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很好,但是我们做学问,总得仔细研究之后,再说他好还是不好,对不对?于是,南怀瑾靠着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一点点的扭转了当时学子的观念,并且自己也成为一代杂学大师。
但是今天,我觉得非常可惜的事情是,南怀瑾们矫枉过正,原本希望大家“仔细研究之后”,辩证的看中外文化,却变成了一种危险的思潮,那就是不经判断,绝对相信中国文化好的思潮。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感觉的?一次看节目的时候,一位学者说了一句话:我现在已经不敢说中国不好了,因为现在的听众,只愿听中国好,不愿听中国不好,你一说中国不好,他们就和你急,很危险。
各位!这和我前面说的那两种状态,有什么区别?当有人说外国不如中国时,我们就不加验证和判断的认同,并且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证明。但是当有人说中国不如外国好时(尤其是文化层面),我们就开始寻找漏洞,甚至人身攻击。
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国力上升了,很多事情确实好了。
是!我承认,国力强了,我们应该赞扬,但是问题不是到底我们该说谁好,而是我们现在,还有没有南怀瑾老先生说的那句话:先研究客观事实,再做判断呢?
否则,从少做判断到几乎不做判断,再到盲目自信,再到谁说中国不好就是里通外国,这个路径简直就是清朝文化路径的翻版,而清朝的康雍乾时期,国力不是没有强胜过。
好,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我跑题,没有说为什么英国人看不懂莎士比亚,中国人看得懂诗经的原因——实际上我已经讲了,但是可能过于隐晦,我还是总结一下吧:
第一,就这个问题本身,由于本人并没有确切的找到对应的说法,并且在寻找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这个说法的存疑的报道和讨论,所以本人并不认同这个问题是客观事实。
第二,参考其他的答案,虽然对汉语与英语的发展,语法体系等非常多的分析,并且看起来有理有据,但是由于并没有论证问题的真实性,所以笔者非常怀疑这是其他人因为个人情绪和“民族自尊心”而利用传统的逻辑漏洞,做了只是摆“与此问题并没有严格论证关系的”,但是情绪上非常能够让人认同的客观事实,但这些客观事实,是否是题主所提的问题的原因,笔者持怀疑态度。
第三,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笔者仍旧假设题主的问题是真的,英国人确实看不懂莎士比亚,笔者做以下几种理由猜测:
a、英语的词汇特征,语法特征变化导致——但这个原因并不严密,因为莎士比亚到现在这段时间并不长,历史并没有断,就算有变化,但是如果要研究,不至于出现没有学者能够看懂。并且从前面找到的报道,欧洲其他国家仍旧可以看懂,则如果英国的学者们即使看不懂,如果想看懂,渠道还是不少,所以英国的专业学者没有理由看不懂。
b、基于原因a,则问题变成有学者可以看得懂,但是大众看不懂莎士比亚,而如果是这样,也就是说不是学术层出了问题,而在民众的需求供给层出现了断层。
c、再结合笔者找到的资料,有证据表明英国民众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确实存在认为不能与时俱进,对其不感兴趣的客观事实,所以再次验证了上一个“民众需求供给层”出现问题的猜测:也就是说,民众不喜欢了。
d、基于民众不喜欢的推论,基本可以推出这么一个事实(如果有),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于英国民众来说,既不喜欢,又落伍,而且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难以理解(参考猜测a),综合因素导致知难而退,民众的知难而退,导致市场上的需求甚至供给端减弱,久而久之,教莎士比亚作品的普通老师们也变少了,逐渐形成了英国民众“读不懂”莎士比亚作品的现象。
e、但与此同时,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其他国家仍旧有很多人喜欢,并且有很多国家的人能够对其发表看法,可见在这些有市场需求的同类型语言国家(同一个语言体系),莎士比亚的作品并没有断层式的,不可逾越的理解鸿沟。
——因此,所谓的由于汉语的语言体系优势,与“所谓的”英语体系(包括与英语统一语言体系范畴的其他语种)的劣势比较,并不能成为莎士比亚作品被英国人读不懂的主要因素。
整个论证过程,既有客观的调研事实,网上有对应资料,又有猜测与论证过程相符,并且整个逻辑过程并没有大的,明显的瑕疵与硬伤,因此个人认为,可信度较高。
因此,如果英国人看不懂莎士比亚的话,最可能的原因是:民众不爱看而导致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互训减弱问题,换言之,这是个市场行为。
实话实说,在写这篇文字之前,笔者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这就是调研-猜测-验证-结论的逻辑关系,这个结果或许可以继续被发现的新资料来修正,或许不如我们心中那份“民族自尊心”来的热血,来的澎湃,来的豪迈,但我想,来的更真实。
文章的结尾,笔者还要再啰嗦一句,笔者不是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汉字等的天然优势,恰恰相反,笔者在汉字,传统文化上的喜爱,才促使笔者以一个计算机专业的理科生身份,自己去学习,去了解汉语的分析语以及英语等语言的综合语的特点,包括那个“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语言结果,也是笔者从怀疑,到自己查找,到最终发现原因的过程。
笔者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真的喜欢自己的文化,喜欢自己的历史,我建议做的事情是辜鸿铭先生所想表达的,既不要因为这个“辫子”曾给自己带来灾难而剪掉(否定)它,也不要因为今天国力强大了而盲目戴上(吹捧)它,而应该正视它,它就是那根辫子,既不代表屈辱,也不代表骄傲,如果要骄傲,那也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曾经把这根辫子变得有多么强壮而骄傲,而是让这根辫子在我们手里,变得骄傲。
你问我们这代人,如果没有能力把它变得骄傲呢?
我的答案是,那也不要因此,去寻找祖先令他有多骄傲,而是一代一代,让它变得骄傲。
只有这样,这根辫子,才不会因为无法与时俱进,而再次成为我们后代的耻辱,再被我们后代因为这个耻辱,而再次剪掉。
而这个做法的第一步,就是能够看到外国人辫子里的闪光点,学习之后,看怎么样让我们的辫子变强。
我们不是总说自己的文化包容性很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么?
那我建议我们再加一条,不是包容性很强,而是学习性也很强,学习之后包容,不更好么?
沐雨纵横众神聊斋
这除了有语言发展本身的原因以外,还和国家体制的延续有紧密的关系。只从语言特性去分析是不够的。
首先,我们看一下语言特征的原因。
English,我们一般喜欢叫英语。而写的文章才称英文。而Chinese,我们一般说中文。这在表音语言,如英法德俄等语言上没有区别。而在中文中我们把口语称为汉语,统称中文。却没有中语这个词。而用英语和英文区分口语和文章。
英语和中文的区别从两个语言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不同。中国的语言是表语文字。(既表音也有表意在同一文字符号里。如:轮论伦纶沦…等都是左边偏旁表意,右边是表示发音的部分。)是以视觉神经为主导的语言。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人类使用左脑认知的文字符号。左脑是理论脑。观图,推理都是使用左脑来完成的。这也就说明了汉字是视觉效果的文字符号。哪怕不知道读音,我们仍然可以理解字本身的意思。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虽然各国的字体不同,但在交流上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否则,商鞅的变法在秦国就不会成功。因为语言将是交流的障碍。
而英语是表音文字。在大脑的认知过程里使用音乐脑的右脑理解。在它的语词结构上,可以看出词性(如,act- actor-actress-active-actively-action 等,从act这个动词发展出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词性的词汇。但却不知道意思只表示发音的语言)。是以听觉为主要理解方式的。英语的书写也只是音声的复制而已。因为各地的方言及受外来语言的影响,在同一词汇的拼写上就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拼法。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词汇的发音上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随着发音的变化,拼写也会出现不断的修改。加之,本身就没有统一拼写要求的英语,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地缘上,都很难找到一个系统性至始至终都贯穿到底的拼写规则。因此,就产生了现在的英国人读不懂莎士比亚著作原稿的情况。
但是,真正造成中国人和英国人对自己语言的历史记载的理解差别,我下面要主张的第二点才是关键原因。
第二点就是国家体制的形成与延续的原因。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了汉字。但这只是书写问题。最主要的是西汉开启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凡是当国家官吏的人都必须通过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古代书籍。在读写和理解作文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特别是西欧的历史中很少见的,中国的皇帝也要进行书写读作的教育。(在西方,国王一般都是文盲。)这使得有严重方言干扰的中国,在国家的律令书写上有了一个明确无误的标准化格式。而这种国家制定的标准,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因它的效率性和完善性,延续了下来。也正是因为中国的这种制度的稳定性,日韩越等汉字圈的儒教国家都实行了中国的律令国体。
再看欧洲,在这里我之所以不说英国,而用欧洲,是因为,现在的英国并不是历史上意义的英国。过去的英国曾经在其它地区有它的领地不是殖民地意义上的殖民地国家。是传统的有继承权的领地制度)。反之也成立。因为欧洲是一个领地及邦国的国家概念。与我们中国的国家概念完全不同。(曾经英国还包括法国诺曼底地区。)
以上的原因就是造就了语言混乱的现象主要原因。现代的英语有40%的词汇来自于法语。最早的欧洲通用语是《圣经》用语的拉丁语。那是上帝和教会才可以使用的语言。世俗人使用的就是千差万别的地方方言。这也就造成了英语从一开始就是相互之间产生了隔阂的语言。到现在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例如,美语和英语,澳大利亚的英语和英国剑桥英语。就是英国本土本身也有苏格兰英语,爱尔兰英语等不同的英语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大。
再过几百年后,中文仍然是汉字。人们仍然可以读懂四书五经。但那时候的英文会如何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世界文化播种机赵莉萍
这就要从《诗经》的体裁类型讲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和屈原的《离骚》是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对应。
既然是现实主义那就是记录当时的生活状态,稍稍的加以修饰,就连修辞手法也很朴实常见。而且中国的文化传承一直没有断过,牛人大佬层出不穷,各种对他的注释多如牛毛。
你看不懂《诗经》没关系,后世大佬给你注,注还看不懂,没关系还有疏,疏还看不懂,还有补注,在后面还有各种文学宗师的传记翻译等等,举例子就能把你的榆木脑袋敲开。
这是只有中国才特有,啥叫五千年古国,这就叫底蕴。
英国不一样啊,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后期的文学大佬思想是很超前复杂的,它的作品在当时有自己解释还能还原,但沙翁一死就没有人传承下去自然隔了几百年就不知所云。
所以为伟大的祖国和悠久的文化干一杯!
禅云的故事之家
这就是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中国自古以来文化从未断绝,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以来,我们用的就是同一套文字标准,同一套语法规则,同一种文字,所以苏轼读的史记,跟我们读的史记一模一样,苏轼读完之后大发感慨,我们会产生跟苏轼一样的感受,这就是文化基因的传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能读懂诗经文字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象形文字,文字的演化读音和意思是分离的,比如说山这个字,不管各地有多少种方言,只要是山这个字,不管读什么,不管各地读音多么不一样,山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表意文字的优势。
英语是个表音文字,也就是读音决定着单词的意思,有点像“时间即所得”的感觉,文字是为了表示读音,只有发这个音才是这个意思。当问题是,人类语言系统变化非常快,发音在各个时期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没有强力的组织统一标准文本的情况下,只要读音一变,就几乎没有人能读懂古英语了。
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是分开的,秦朝人,汉朝人,唐朝人说话肯定不一样,但是他们写文章都是一样的,都是文言文,都遵循同一套规则,因为有标准文本摆在那里供所有读书人模仿和学习。孔子整理五经为中国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昭烈名臣
这就是欧洲文字发展水平落后的典型表现。全世界的文字的发展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我国的文字,在甲骨文时期已经相对复杂了。在此之前肯定有更初级的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越来越多,尤其到了秦汉时期,我国进入了大一统时代,可谓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可累坏了那些书写文书的公务员,他们实在没办法,只好大量简化汉字的书写方法,将篆书的复杂笔画简化,将几十甚至几百个字用一个字代表,这就是对汉字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隶变!使得汉字完成了从复杂到抽象简化的过程。从此汉字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看懂隶书,却看不懂篆书的原因。
先说中国,是为了做个对比,再说欧洲文字的发展。欧洲文字都起源于罗马时期的拉丁文。其发展过程在罗马帝国之前,与汉字几乎相同。并且巧合的是,与我国秦汉大一统时代几乎同时,欧洲也处于统一的罗马时代。同样是大规模的统一,大量的事物和信息,罗马也出现了信息的大爆炸。
但奇怪的是,拉丁文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抽象,提炼,归纳的简化过程。这可能与字母文字本身的缺点有关。而更不幸的是,西罗马帝国被东欧来的蛮族毁灭了,而这些蛮族文明落后,没有文字,只能在拉丁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一通乱改,就产生了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拉丁语系的文字,后来又产生了德语,俄语。
这就使没有完成升级的拉丁文,被人为的打回了原始状态。分裂的国家更不可能实现文字的升级。
即使是最晚形成的英语,虽然在法语和德语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简化和提升,形成了欧洲最简单,最先进的文字系统,但仍然没有完成真正的升级。依然停留在为每个新事物都单独编码的初级阶段,至使单词越来越多,莎士比亚时代词汇量只有几万个,现在已经是几百万了。别说他了,就算掌握几十万词汇量的丘吉尔,来今天也是文盲。现在普通的欧美人想看懂经典名著和专业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我们中国的普通人,随便拿来2000年前的古文,也大概能知道在讲什么。这就是文明传承不断的好处,自豪吧?
有外国学着曾做过研究,为什么中国在秦汉统一被蛮族打破后,经历几百年分裂,又再次形成了隋唐的统一。而欧洲在罗马被蛮族入侵后,却再没统一起来?
他们认为,汉字的先进性至使当时所有的人,包括五胡的人,都学习使用汉字,大家都看同样的的经典。文字的统一,引发了文化的统一,而文化的统一,又引发了国家的统一。
怎么样,更自豪了吧?
猎户座火焰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汉字和汉语的神奇。
汉字:自目前考古发现可证实的汉字产生以来,汉字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多种字形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是完全的更新,而是有规律可循的逐渐变化,而且每次变化都有传承和联系,并不是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是现在我们也可以随时而便捷的查询每个汉字字形变化的历史轨迹。
汉字不但每次变形的轨迹脉络清晰,而且汉字的数量相对稳定,常用汉字的数量在3500—5000个之间,除了异体字之外,很少有新的字被创造出来。正因为其稳定性,所以汉字的流传变化不大,而新的概念往往通过单字的组合变化的词产生,这样即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至于落伍,又很容易辩识理解。譬如“计算机”这个词,尽管是几十年内才发明的新东西,但这三个单字不论简体还是繁体都很好辨认,这种组合所表达的意思也十分容易理解。正是通过这种字的新组合不断扩大我们的认知边界。
汉语:汉语的表达简洁,语法稳定,自春秋战国汉文化繁荣以来,汉语也创造了十分灿烂的语言表达形式,诗词歌赋散文等百花齐放,但每种语言形式句法相对稳定规范,即使由个别的超出常规的句法,但也有规律可循,而不是杂乱无章,读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论语》并不比百年前的古文复杂到哪里,甚至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宋词比百年前的古诗词更脍炙人口。
反观英语,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各种新概念、新理论、新事物层出不穷,而英语新词不像汉语那样靠单字组合产生,而是要衍生或新造很多全新的单词,其变化之大甚至相当于一种新语言的产生,所以今天的英国人要读懂400多年前的莎士比亚谈何容易。
2.思想传承的连贯性。
自近百年的封建社会结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之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封建社会除了改朝换代之外,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化较小,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思想文化也是以儒家为主的超稳定结构,除了宋代的理学和明代的心学吸收一些新元素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之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传承远远大于变革的部分,这就使得今人理解古人的思想并不太困难。
3.一代代文人的努力。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与一代代文人饱学之士的努力和传承也密不可分。就以一直流传至今的五经四书为例,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注解和推广,如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陆德明、宋代的朱熹及清代一大批“朴学”学者,对这些文章进行“传”、“笺”、“疏”、“证”、“释”、“注”、“集”等,使这些文字、文章、思想流传至今并为我们所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以上几方面尤其是包含在汉字和汉语里的神奇智慧是我们今人依然能够读懂两千多年前的汉语诗文,而其他很多语言如英语则不具备这些优势和条件,所以,英语国家的今人读懂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亚都很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几千年虽历经磨难仍弦歌不辍的缘由。
归去来76564325
你要是说中国人能读懂四大名著,能读懂三字经,那么我赞同你。
偏偏你要举《诗经》,我可以坦率地讲,能读懂《诗经》的人真没几个,除了一些研究的专家。
另外,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没“上古”到令英国人读不懂的地步,他们在许多地方弄不懂,需要看专家的注解。而我们读古籍时,何尝不也是如此呢?
所以我说,你举的例子不恰当!
我们和欧美人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文化延续了数千年,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我们的语言文字是一以贯之的。我们跟西方人相比,最占优势的是漫长的时间跨度,我们在有商周文字传承的时代(为了不挑起争议,姑且不提之前的五帝和虞夏),问问西方是啥样子鬼才知道。一方面我们很早就有诗经尚书山海经这样的上古的古籍,而且都用汉字记载流传至今;另一方面我们从古至今一直有良好的治史传统,一代代历史都有文献记载;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很好地继承。
而西方能有什么?欧洲几个世纪刀兵相见,血流成河,各自坚持“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即使勉强捏合在一起形成个“欧盟”也是个不尴不尬的“四不象”。他们有时也大言不惭地谈“历史”,许多“历史”可以“精确”到年月日,他们凭什么,其来路很可疑;西方人为了自家“有根”,他们只能搬弄“古希腊”、“古罗马”,其实那时即使有文字,传到他们那儿也已分裂成无数欧洲语言,他们哪有可以认同为“共同文化”的“共同祖先”?而且他们喜欢通过引用不明来源且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字的古代“伟人”的“巨著”来给自己装幌子,通过那些所谓“圣哲的著作”来给自己造势和掌控舆论。
只有这样比,我们才能说自己很优越。
bratskid
能不能不要这么盲目自大呢朋友?我想问问你身边的中国人,不靠注释有几个人能读懂诗经?就算靠注释明白了诗经每个字的意义,又有几人能敢说自己懂得风雅之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想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就属于不学诗,所以都不懂怎样合理、得体地说话的;孔子还说:读诗经可以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更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何其大也!诗经之大,恰是要让读诗的人学会谦卑,不自以为是。
那英国人是否就读不懂莎士比亚呢?如果从专业的角度,的确普通人也真的未必就能读懂莎士比亚的每一个典故、隐喻,尤其是他的历史剧和十四行诗众说纷纭,英美有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研究所、学刊,莎学比红学还要复杂;但从普及的角度看,莎士比亚作为最伟大的英语剧作家,他的作品至今几乎天天都有在英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剧院上演,并且有大量的改编、现代艺术手段的介入,让这些剧作保持活力;电影取材自莎剧的作品,无论直接改编还是取某些人物原型发挥的,也非常多。莎士比亚的作品还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无疑比诗经要容易翻译得多。
这些现代社会的艺术普及手段,绝对有助于普通的英国人对莎士比亚感到亲切、能够进入,当然也跟英语文学传统从没遭遇过一个大的断裂有关,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在英国大学、中学的课本上是必读作品,没有被“革命”过,这是英国文学读者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