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去曾厝垵吃饭——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会被很多厦门人笑掉大牙。

曾厝垵?那是骗游客的地方,哪里吃得到好东西!

但曾厝垵其实有两个片区,一个是游客爆满的小渔村;另一个,就是老厦门聚集的西边社。

在西边社,最好吃的,自然是「多福渔粮」。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多福渔粮,原名「鑫多福」海鲜大排档。只要是老厦门,而且懂得吃,基本都知道他们家,并且当成一饱口福的指定餐厅。

之所以名声在外,因为餐厅老板少琼,被圈内传为「吃货女王」。

就连开餐厅这件事,也是因为她实在太爱吃了。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为了方便自己吃吃喝喝,享受各种美食,她在岛内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餐厅,几乎涵盖各个吃货圈。

从之前在沙坡尾的「海派」闽菜餐厅,到霞溪路上的「天王」八鲜塔,再到西边社的「屋烤天乐撸」秘酱五花肉串,还有旁边的「像青春一样」烫海鲜,每一家在厦门美食榜上都排在前位。

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是六年前从「鑫多福」这家老店开始的。这也是少琼的第一家餐厅。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在西边社长大的少琼,几乎是在海鲜里打滚长大。

她太了解海鲜的做法,更了解什么食材最适合什么样的烹饪方法。

野生黄花鱼一定要拿去煮面线、巴浪鱼最适合用来干煎、黄翅鱼跟白菜豆腐一起炖汤最鲜甜、新鲜虾姑和螃蟹只有炝的才好吃……

「去鑫多福吃鱼」,就这样成了厦门老饕的圈子暗号,每天都是生意爆满。

去年夏天,趁着金砖停业,「鑫多福」干脆做了一次大升级,把整个店面重新装修了一遍,有了现在的「多福渔粮」。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多福渔粮」的好菜太多了,随便举几道经典菜。

水煮野生鲈鳗,结合了野生海味与川系菜式,这道硬菜最适合用来招待客人。

在厦门,鲈鳗常见的做法,是炖汤或做煲。但炖汤会让鲈鳗肉质变得软烂,做煲则完全激发不出鲈鳗的鲜味。

「多福渔粮」用辣椒搭配每日新鲜捕获的野生鲈鳗,一起烹饪,辣椒恰到好处点缀鲈鳗的鲜甜,厚切鱼片,饱满紧实,是绝佳的下酒菜。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砂锅焗龙虾,大概能看出「多福渔粮」的良心诚意。

粗过女生小臂的青龙虾,剥壳取肉,没有一丝浪费。虾壳做装饰,大块龙虾肉围聚两旁,下铺金钩粉丝。

金钩,指的是晒干的新鲜虾米,鲜甜咸香,自带海味。与粉丝一起炒制,晶莹剔透,十足鲜甜。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百秒黄花鱼,只选择重量在九两到一斤二之间的活养有机黄花。

现杀现蒸,加入白胡椒粒、葱段、姜片,再舀上几勺酱油水,提鲜增味。

砂锅密封,猛火烹炖。尤其是烹炖时间,不能超过100秒。然后迅速关火,靠着砂锅本身的热度,直接催熟,最大程度保留黄花鱼的滑嫩和鲜汁。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红烧肉焖大连鲍,大头活鲍,肉厚爽滑。

鲍鱼本身味淡,与红烧肉一起焖煮,浇上秘制酱汁,肉香顺着酱香浸入鲍鱼,口口饱满。

再配上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简直就是大肉主义者的盛宴。

肉食者还可以点养生黑蒜炖土猪排骨汤,也是「多福渔粮」的招牌之一。

用新鲜生蒜(独头蒜)腌制发酵成黑蒜,再和放养的黑猪排骨肉一起,文火慢炖三个钟头,炖出这样一锅美味浓汤。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特色封肉萝卜丝焖饭,非常牛的主食。大米用的是东北五常大米,口感Q弹,香气满盈。

同安封肉剁成碎块,沥干浓油,加上用封肉酱汁腌制过的萝卜丝,与米饭一起热锅拌炒。拌炒不再加油,全靠封肉渗出的油脂,保持米饭颗粒分明。

周星驰在电影《食神》里说的黯然销魂饭,差不多就这味道。

吃过她们家做的鱼,才知道厦门西边小渔村|食客

六年过去了,曾厝垵变得越来越热闹,游客也越来越多,厦门人却越来越不爱去。

但只要提起西边社,想到「鑫多福」,老厦门还是念念不忘,随叫随来。

如今「多福渔粮」再开业,这家全岛最懂渔味的海鲜餐厅,做的就是海边人家的好味道,赶紧吃!

------- ---------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关注“开始厦门”

发现厦门的另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