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前山西11個地級市建成區“全成”禁煤區

近日從山西省環保廳舉行的發佈會上獲悉,日前,山西省印發《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2018年行動計劃》。今年,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目標為: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優良天數比例及主要大氣汙染物總量減排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二氧化硫平均濃度達到45微克/立方米左右。

據瞭解,《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2018年行動計劃》突出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四大汙染源治理。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重點是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退出過剩產能。2018年山西化解煤炭產能2240萬噸、粗鋼產能190萬噸、煤電機組100萬千瓦以上。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煤化工、精細化工、包裝印刷、工業塗裝、橡膠製品製造等重點行業VOCs汙染治理。

同時,進一步嚴格環保標準,將國家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標準的要求擴展到山西全省,11個市電力(燃煤以外)、鋼鐵、有色、水泥、化工等行業現有企業自2018年10月1日起,焦化行業自2019年10月1日起,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標準。

能源結構調整方面,重點是打好散煤管控戰役。2018年10月1日前,山西11個設區市建成區基本淘汰35噸及以下除熱電聯產以外的燃煤鍋爐,全部建成禁煤區,清潔取暖覆蓋率100%。

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方面,重點是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2018年,位於城市建成區及近郊區重點用車企業,大宗物料公路運輸量較上年明顯減少。持續開展打擊生產、銷售假劣車用油品行為專項行動,繼續推進老舊車淘汰。在城市主要道口安裝遙感監測設備,並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加強重型柴油車聯合執法,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管控。

全面加強面源汙染管控方面,提出加強施工揚塵管控、全面加強城市道路及交通運輸揚塵整治、全面加強各類露天堆場、裸露地面及公共設施揚塵整治,強化禁燃禁放措施等四項措施。

此前2017年10月1日到2018年3月底開展的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精準預警、統一調度、區域聯防應對重汙染天氣,採暖期環境空氣質量有了明顯改善。《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2018年行動計劃》將沿續這一做法,將秋冬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積極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作為2018年大氣汙染防治的兩項重點任務進行部署。

10月1日前山西11個地級市建成區“全成”禁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