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滇啟動千億級重組 中鋁探索“央地合作”

入滇启动千亿级重组 中铝探索“央地合作”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集團”)正在謀劃一場國內有色金屬行業最大規模的重組整合。

5月28日,雲南冶金集團(以下簡稱“雲冶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鋁業”)、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馳宏鋅鍺”)同時發佈公告,中鋁集團與雲南省政府27日簽署了合作協議,擬將各自持有的中國銅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銅業”)和雲冶集團的股權納入合作範圍,進行千億級資產重組。

探索“央地合作”

“本次千億級的戰略合作,是我國有色金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最重大的戰略性重組整合,將對全球有色金屬行業產生重大的格局變化。”5月27日,中鋁集團在官網發表了名為《千億級合作 戰略性發展—中鋁集團與雲南省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的新聞稿,對此次合作作出如上定性。

第二天,雲南鋁業、馳宏鋅鍺同時發佈公告,中鋁集團與雲南省政府5月27日簽署了合作協議,擬將各自持有的中國銅業和雲冶集團的股權納入合作範圍,進行千億級資產重組。雙方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增資、劃轉等,合作完成後,中鋁集團和雲南省政府在中國銅業的持股比例原則上分別為58%、42%,雲南鋁業和馳宏鋅鍺的實際控制人將由雲南省國資變為國務院國資委。

事實上,早在2018年1月,雲南鋁業、馳宏鋅鍺就已進行前期停牌;目前合作事項尚未確定具體的合作方式,且尚需獲得國務院國資委等相關政府部門的批准。

今年2月底才復牌的中國鋁業此前還通過債轉股的方式將集團內非上市資產進行整合。

中鋁集團的新聞稿指出,雙方在銅、鋁、鉛鋅等有色金屬產業方面有著很強的互補性。本次合作旨在整合和發揮雲南省有色金屬資源優勢及中鋁集團在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領軍優勢,打造“央地合作”的成功典範。

此前4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翁傑明到中鋁集團調研時強調,中鋁集團要繼續按照中央部署和國務院國資委的安排,加大改革力度。圍繞主業構建“大有色”格局,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實現高精尖產品和市場前景看好產品的生產研發齊頭並進。

需要注意的是,5月18日,中鋁集團發佈的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公司目前正處於擴張整合期,近年來已進行了多筆境外投資和併購,公司管理層如何對跨境的各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實現對行業的整合,仍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資產利潤或實現雙增

主導本次合作的中鋁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有色金屬企業,產品涉及鋁、銅、稀有稀土金屬等各領域上下游,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氧化鋁生產商、第三大電解鋁生產商和第五大鋁加工材供應商, 銅業綜合實力仍居全國第一,綜合實力躋身於世界三大鋁業公司,總資產超過5300億元,其中鋁板塊總資產2332億元,銅板塊資產616億元,稀有稀土資產約超45億元。

但是中鋁集團近年來業績波動較大,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2015–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分別為-53.58億元、-5.80億元、11.88萬元和7.0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3.49億元、-18.77億元、-28.97億元和1.41億元。在淨利潤向好的同時,歸母淨利潤在2017年虧損卻進一步擴大。

對此,中鋁集團解釋為2015–2016年受主要有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盈利能力受到較大挑戰:經營性業務虧損較明顯。2017年由於主營產品價格上升、戰略佈局調整及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盈利能力大幅好轉。

作為此番重組的重要平臺,中國銅業是中鋁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也是三大事業部板塊公司之一,擁有云銅股份(000878.SZ)和雲銅科技(430530.OC)兩家上市公司,截至2017年底總資產984.38億元。

11年前是中鋁集團第一次進入雲南。中國銅業控股的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銅集團”)被中鋁集團併購,與雲南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注資百億重組雲銅集團。2014年,中鋁集團將持有云銅集團的股權轉給中國銅業。

2016年3月,中國銅業落實中鋁集團與雲南省的戰略合作安排,工商註冊地址從北京遷往昆明。2017年按照中鋁集團決定,實行中國銅業與雲銅集團一體化管理,同時中國銅業實行北京總部為決策中心,昆明總部為運營中心的雙總部運行模式。

中鋁集團2017年年度財務信息披露公告顯示,雲銅集團2017年淨利潤同比減半至6088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轉為-6.3億元。

對於該合作對中鋁集團業績發展的影響,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擴大市場份額有兩個途徑,一是併購重組、二是自我擴建,但在嚴控產能增速的國家政策下,最好的方式是兼併。此次合作中鋁集團首先是資產增加,其次雲冶集團2017年扭虧為盈,如果市場和行業不出現大的波動,利潤也會增加。

與此同時,雲南省國資委與中鋁集團簽訂了雲冶集團的過渡期管理協議,規定交割期間資產、債務、人員不發生重大變更。

不過,5月30日雲冶集團召開幹部大會,省委、中鋁集團、省委組織部、省國資委領導到集團宣佈,許波擔任黨委委員、常委、書記、董事長。同時,許波還是中國鋁業副總裁。

雲冶負債高企

此次被納入重組的雲冶集團是雲南省大型有色金屬企業,重視水電鋁、鉛鋅鍺傳統優勢產業和多晶硅戰略新興產業。旗下包括兩家A股上市公司雲鋁股份和馳宏鋅鍺、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以及高端氯化鈦白粉、高品質電子級多晶硅戰略新興企業,截至2017年底資產總額882億元。

受有色金屬行業供需矛盾、原燃料價格上漲、關停部分鉛鋅及錳板塊產能資產減值和新興業務培育期的影響,雲冶集團2012年開始虧損不斷擴大,2012–2016年淨虧損額分別為0.77億元、5.97億元、19.86億元、18.23億元和45.71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雲冶集團獲得了當地政府大力支持,2016年底獲得雲南省國資委注資28億元,同時將持續虧損的鈦業務板塊劃轉給國資委下屬企業。

2017年在去產能、產品價格回升、原材料自給率提升成本降低的背景下,淨利潤才扭虧為盈5.15億元,但是歸母淨利潤依然虧損3.35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財務數據顯示,淨利潤0.19億元,歸母淨利潤-0.96億元。

不過,雲冶集團的負債高企。2012年開始資產負債率突破70%,2015年最高達到77.38%,2017年資產負債率有所降低,但也有73.67%,負債高達65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有485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流量淨額有68億元,但投資、籌資產生的流量淨額為-44億元和-23億元,其中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高達328億元。

與此同時,雲冶集團不斷質押上市公司股份,截至4月,雲冶集團累計質押雲鋁股份5.54億股,佔所持雲鋁總股份數的49.89%,佔其總股本21.24%;截至2018年1月,累計質押馳宏鋅鍺9.42億股,佔所持馳宏鋅鍺股份總數的48.43%,佔其總股本18.49%。

牽涉重組中的雲南鋁業和馳宏鋅鍺是雲冶集團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下,鋁行業供需關係明顯改善,鋁產品市場價格回升、加快發展綠色低碳水電鋁產業的背景下,2016年開始雲鋁股份業績有所好轉,2016年和2017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由虧轉盈,分別實現1.01億元、6.29億元,但隨著2018年一季度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鋁價相對低位,扣非淨利潤虧損1.11億元。

在自產鉛鋅冶煉產品銷售量、鉛鋅產品價格及貿易收入回升的情況下,馳宏鋅鍺從2014年業績下滑,2016年陷入低谷中爬了起來,2017年扣非淨利潤近11.5億元,而2016年時還虧損15.95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延續增長態勢,扣非淨利潤有3.98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