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收购形势复杂严峻 新小麦产量质量下降加剧结构性矛盾

5月下旬以来,主产区夏收工作逐渐加快,新产小麦上市量也明显增加。由于持续遭受不利天气影响,今年各地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地区的小麦品质下降明显,出现大量萌动芽麦情况,市场主体采购积极性不高,收购按质论价,使得新小麦收购市场价格呈现出多轨道运行的态势。

根据市场的了解,目前河南中部新麦收购价多在0.9-1.10元/斤,南部好一点的芽麦价格0.6-0.8元/斤;湖北孝感地区1.07元/斤。

夏粮收购形势复杂严峻 新小麦产量质量下降加剧结构性矛盾

相比着前几年,今年小麦收购市场形势比较复杂,市场压力也比较大。特别是政策释放的信号,以后将加快推进粮食收购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再加上不利天气的搅局,导致今年夏收小麦市场或将迎来政策转型期面临的大考验。

针对夏粮收购政策的调整,当前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今年主产区小麦国家收购预案启动的范围将会较上年继续缩小,最低价收购数量也将会低于上年。也就是说,政策性收购力度的减弱,将会有更少的小麦进入临储,而更多的小麦要直接通过市场化收购进入流通,今年的市场收购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夏粮收购形势复杂严峻 新小麦产量质量下降加剧结构性矛盾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湖北地区的小麦作为主产区里面最早上市的,往年各贸易商、面粉加工企业都是提前进入,抢收低价小麦运到北部,但今年却没有。到目前为之,湖北产小麦已经上市半个月时间,外地企业及贸易商的采购积极性明显下降,提前看粮的也不多。

目前,主产区麦收从南到北已经进入高峰期,其中河南省截至6月2日已经收割3925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7%;安徽省截至6月2日16时已经收割2132.7万亩,进度约58%。根据天气预报,预计6月2-5日,湖北、安徽、江苏中南部、河南中南部等大部麦收区以晴为主,利于成熟小麦大规模机收、晾晒以及整地开展夏种工作。华北、西北地区东北部、黄淮东部等冬麦区天气晴好、大部麦田墒情适宜,利于小麦灌浆乳熟。预计6月2日、4-8日,华北中南部和黄淮北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干热风天气,对部分麦田墒情偏差、处于灌浆期的小麦有一定不利影响。

夏粮收购形势复杂严峻 新小麦产量质量下降加剧结构性矛盾

另外,随着夏收小麦大量收割上市,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每周200万吨)将暂停。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的公告,接国家有关部门通知,自2018年6月18日起暂停2014-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重启销售时间另行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