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即是快,笨即是聪明

股票避险基金经理人克里夫‧阿斯尼斯(Cliff Asness)说:「一个你无法坚持到底的优异策略,明显远逊于一个能让你切实遵守的好策略。」

慢即是快,笨即是聪明

「逆势的投资者」在市场上更难得,群众大多是「跟风者」

「纪律」和「耐性」往往是整个投资理念的重中之重。投资往往不是比智商,更多时候是比较投资者的情商。顺势而为,跟着大众走,往往心理的压力是较小的,需要花精神去思考的时间也不用花太多,很多股市上的顺势行为就是:股票市场大涨时,往往会吸来很多贪婪的资金,成交一千多億也是闲事。但当市场气氛较差时,大家也会忧心仲仲,手上拿着的股票好像蚂蚁咬一样,令投资者坐立不安,惊慌忘食。

因此,「纪律」是一个策略是否可以坚持下去的关键,投资者必须努力尝试去戒除对股票市场涨跌的过份担忧。有好纪律的投资者往往不是顺势的投资者,反而是「逆势的投资者」:市场大升时,自己不追涨,反可轻轻减低估值过高的股票;市场大跌时,自己不跟别人一样赶着杀跌,反而保持平淡的心境看待短期的升跌,如有过份低估的股票反倒可买回少许。

「过于主动型」的操作往往得不偿失

另外,有好纪律的股票投资者愿意永远留在市场上,随便空仓的投资者要明白「不投资」也是一种风险,胡乱「看空市场」的可能只是被自己的「小聪明」所误导,所以整个投资组合应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只留有少许的空间作较线的操作,如果整个组合每几个月就完全不同,翻来覆去,「过于主动型」的操作很多时候所得的回报也非投资者心中所愿。

所以,以自己为例,我还是坚持放弃以高成本(主动型,交易频繁)取得非凡绩效,转向降低自己的操作期望,转以低成本(被动型,尽量减少操作),以希望获得高于平均的绩效。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投资长戴维‧史文森说:「低成本的被动策略适合绝大多数没有时间资源和能力制订优质决策的散户。」戴维‧史文森掌控的大学捐赠基金在美国比其他的大学捐赠基金做得更好,他自己比较提倡和采取被动型的操作策略,他说:「积极管理的竞技场当然很吸引各种玩家,因为这种竞技场会让人产生获得超额报酬的错误期望。或许少数聪明人体认到被动策略能提供更优异的替代方案,却还是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足以打败市场。」

投资者的自以为是和过于高估自己的投资策略往往是导致投资成效总是与自己期望有差距的其中一个原因。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聪明的投资者,或许应采用别人或大众也认为是「笨一些」的操作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