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壇相親角,遇見未婚族父母的焦慮

在天坛相亲角,遇见未婚族父母的焦虑

北京天壇公園七星石邊的相親角。程露攝

曾是明清皇帝祭天、祈求五穀豐登的天壇公園,如今被一些焦慮的中國父母賦予新的願望:祈求單身子女儘快成婚。

西方情人節前的一個寒冷早晨,77歲的張文(化名)像往常一樣來到天壇公園的七星石,希望在這個聚集了幾百名家長的相親角找到理想的兒媳婦。

一條曲折的步行道上,整齊地擺放了數百張A4紙,上面寫有子女性別、年齡、學歷、工作單位和擇偶標準。有些較舊的紙,四邊還被貼了透明膠帶。

“這是誰的?趕快挪一下,過紅線了!”王姓保安對著人群喊道。公園有專門負責維持相親角秩序的安保人員。雖然到崗不足一年,他對這裡的歷史也有所瞭解,稱“相親角”至少有十幾年了。

張文一邊抱怨保安嘮叨,一邊把手寫的相親廣告挪到紅線區域內的一棵大樹下,又壓了幾塊小石頭,防止風把它吹走。

她說,自己的獨子45歲,名牌大學畢業,現在北京一家國企工作。

一個戴口罩的母親在她身邊徘徊,似乎對這份“相親廣告”感興趣。

“你們哪兒的人?”張文面無表情地問。

一聽對方不是北京的,她乾脆地回應:“我們不要外地的!”從始至終沒摘下自己的太陽鏡。她要求女方是北京人,且最好有住房。

“我兒子跟我講婚姻就是談婚論‘價’。古代人講究門當戶對,其實是對的。不光是錢的問題,還有文化素質、家庭背景等因素都需要考慮。”她說。

像這樣多由父母出面的公園相親角在北京不止一家。

“來公園相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總比坐在家裡等強。”一位陳姓家長說,“這裡的好處是可以看看對方的父母和家庭。如果雙方家長談得來,就會留下手機號碼,安排子女相親。”

陳的女兒32歲,在外企工作。陳希望找個北京女婿,最好有房、不抽菸不喝酒,工作有能力。

陳第一次還是聽女兒說有公園父母相親角的。女兒朋友的父母在這裡成功為孩子找到了另一半。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這麼幸運。張文在相親角等待了三四年,而陳也暫時一無所獲。

在天坛相亲角,遇见未婚族父母的焦虑

2013年民政部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的適婚男女有1.8億人。2015年,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224.7萬對,比上年下降6.3%。

結婚成本的上升、工作和生活壓力、社交圈子小、婚姻觀的改變讓很多年輕人選擇晚婚甚至不婚,這加劇了像張文這樣的家長的焦慮。

“這就是還債。我當年32歲才結婚,我媽就著急。現在輪到我著急我女兒了。”一位王姓母親說。她30歲的女兒在北京一家中醫藥企業工作。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2016發佈的《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顯示,逾七成人曾被父母催婚;25至35歲的單身族壓力最大,86%的受訪者被催婚,女性比男性還高6%。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家的概念。子女的婚事成了父母的心頭大事。他們擔心家族血脈無法傳承,擔心自己去世後沒人照顧子女。

然而並非所有子女都願意被家長干預。在北京一家投資公司工作的李婷(化名)並不著急結婚。

“我媽打電話第一句問我吃飯了沒,第二句絕對切入正題,問什麼時候結婚。”李婷說。為了避免遠在山東的家人讓她相親,她撒了個謊,說已有男朋友。

“我從心裡排斥父母的過度干預。本身到了30歲還單身就很尷尬,父母再催婚我更覺得有壓力,甚至覺得自己不孝。”李婷說。

李婷這些生於1980年和1990年後的中國年輕人比父母輩對婚姻期許更多。曾經一間小房、一張木板床、一個衣櫃、一張飯桌就可以讓兩個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如今房子、車子、戶口等物質條件都變成了婚姻的前提。

“但如果遇到對的人,所謂的條條框框也就沒了。比起物質,我們其實更看重是否有相似的價值觀、消費觀和婚姻觀。”李婷說。

中國大型婚戀網站珍愛網情感專家張莎莎說,公園相親角反映了父母希望孩子得到幸福的迫切願望,是值得珍重的感情。但這種方式缺乏有效的監管途徑。此外,即使得到真實有效的異性聯繫方式,後續單身男女彼此之間的互動是父母無法代勞的。

李婷註定又要一個人度過今年的情人節。“我的婚姻必須基於愛情。我相信能等到那個對的人。”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