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臺灣芯片大王退休,因1美元踏入半導體63年,市值力壓英特爾

文丨AI財經社 楊凱萌

編丨鹿鳴

被譽為臺灣“半導體教父”“芯片大王”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於今日股東會後退休,不再擔任任何董事職位,離開為之奮鬥30年的臺積電。而張忠謀也已對其未來進行了部署。日後,臺積電將執行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劉德音接任董事長,是公司最後的決策者;魏哲家擔任總裁,領導和經營公司,向董事會報告。

87歲臺灣芯片大王退休,因1美元踏入半導體63年,市值力壓英特爾

1931年,張忠謀出生於中國浙江寧波。1949年,18歲的張忠謀作為全校1000餘名新生裡唯一的中國人,進入美國哈佛大學。第二年,他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專攻機械工程。1955年,已經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碩士學位的張忠謀,因為1 美元的薪資差距,他放棄了心儀的福特汽車,入職了一家電器公司Sylva-nia半導體部門任工程師,正式踏入半導體業。

三年後,張忠謀進入年營業額不到1億美元的德州儀器,成為德州儀器第一個中國員工。1964年,張忠謀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並重回德州儀器。1972年,他先後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成為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的第三號人物。而此時的德州儀器早已位列世界第一,在全球擁有6萬員工,其中一半由張忠謀掌管。他也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

1985 年,54歲的張忠謀聽從時任臺灣“行政院”院長孫運璿的勸導,放棄了美國的舒適圈,辭去了美國通用儀器公司首席運營官的工作,回到臺灣接受新的挑戰,擔任工業研究院院長一職。一位政務委員在他上任兩週便提議辦一家半導體公司。

87歲臺灣芯片大王退休,因1美元踏入半導體63年,市值力壓英特爾

當時的英特爾、三星、中芯定位為高端工藝技術。所以,張忠謀顛覆了以往的模式,創辦了半導體晶圓代工服務的臺積電,並身兼工研院、聯華電子與臺積電董事長三重身分。

因為他認為當時“最大的長處就是沒有長處”,相較設計而言,製造洽洽是不需要長處的一環。

所以相較於以整合元件設計為主、開發自家處理器與記憶體產品的聯電,臺積電專攻晶圓代工。

然而,這卻讓另一位臺灣電子大亨,即後來的聯華電子老闆曹興誠相當不滿,認為自己的提案被張忠謀“剽竊”。曹興誠稱,在張忠謀回臺的前一年,便已向張提出晶圓代工的想法。並質疑張忠謀在擔任聯華電子董事長的情況下,竟手拿政府資源,利用自己私人關係談下與荷商飛利浦 (Philips)的合資,另創一家晶圓代工公司。但張忠謀對此並未作出回應。

87歲臺灣芯片大王退休,因1美元踏入半導體63年,市值力壓英特爾

但是,臺積電還是迅速發展為臺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張忠謀委任蔡力行任CEO,自己只任董事長。起初,蔡力行在臺積電從廠長做起,工作有20年之久,是張忠謀訓練10年出來的愛將。

87歲臺灣芯片大王退休,因1美元踏入半導體63年,市值力壓英特爾

據當時媒體報道,蔡力行主導時期的臺積電不僅毛利率持續下滑,在2008年流失很多客戶資源,因在金融海嘯後開始醞釀漲價。此外,當時三星、聯電扮“攔路虎”一角,臺積電又錯失40納米制程技術的設備採購良機,部分訂單流向競爭對手。

87歲臺灣芯片大王退休,因1美元踏入半導體63年,市值力壓英特爾

此後,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份額居全球第1,先進製程打敗三星和英特爾居領導地位,市值曾高達逾6兆元新臺幣勝過英特爾。公開資料顯示,在晶圓代工的市佔率已連續8年成長,臺積電的市佔率達56%水平,穩居榜首。2017年營收達321.6億美元新高,年成長9%,營收規模是第2名格芯的5倍以上,格芯市佔率目前僅9.4%,三星雖在先進製程上追趕臺積電, 但全球市佔率僅7.7%,和臺積電還有一大段的差距。

87歲臺灣芯片大王退休,因1美元踏入半導體63年,市值力壓英特爾

2017 年底,張忠謀在臺積電迎來 30 週年慶之前,宣佈自己將在2018 年 6 月正式退休。並表示,縱有再多的不捨,也要選擇迴歸自我與家庭。同時,他也早為後輩安排好佈局和制度。

張忠謀說:“美國最大的500 個公司,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董事長和總裁併行,但我現在設計的『雙首長制』有點不同,我退休之後,對股東、政府,是以董事長為代表的臺積電,對客戶、對供應商。就是以 CEO 總裁為代表的臺積電。全公司都報告給 CEO 總裁,總裁報告給董事會,而不是董事長。”

在被問到退休後最想做的事情,張忠謀表示:寫自傳、打橋牌、讀書和旅遊。“要把餘年保留給自己和家庭。”他說,並要提筆完成他的自傳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