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十三朝古都南京

经历了漫长岁月变迁

留下了众多历史遗址

如今静静沉默的它们

背后的故事却耐人寻味!

石头城遗址

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西干道虎踞路87号,面积约19公顷。因园内古城墙中段一块凸出的椭圆形红色水成岩,长年风化,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又名“鬼脸城”。

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隋文帝灭陈、平毁建康城后,在石头城置蒋州,唐初年在石头城设扬州大都督府,石头城在隋朝和初唐时是南京地区的中心。

东水关遗址

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东水关是南京明城墙的两座明代京城水关之一,与西水关相对,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通济门大桥西侧,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明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

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杨吴太和四年(932年)金陵府尹徐知诰下令扩建金陵城,金陵府城成为"高坚甲于天下"的一座大城,东水关就是在这次扩建中建成的。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建造南京城,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为了控制秦淮河的水位,经过精心设置,带有大闸,被称为“通心水坝”。如今的东水关虽已不见往日的繁华、往日的人声鼎沸,但是却以其雄的气势屹立于十里内秦淮河的东端。

下马坊遗址

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下马坊设于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书体公正,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下马坊是明孝陵的一部分,2007年南京市政府建成下马坊遗址公园,所有与下马坊有关的文物都聚集于此,中断了多年的下马坊至大金门神道再次恢复。、

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孝陵卫”是大明帝国一支精锐部队的番号,其地位不亚于京城内的皇家卫队。当年孝陵卫是皇家禁地,近6000名精锐士兵驻扎于此,文武百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明孝陵国家和皇权的象征,也是“龙脉”所在,孝陵的平安就意味着子孙兴旺发达、国运长久。因此,除了管理孝陵内部的神宫监外,皇室特地在下马坊东侧设立了军事机构“孝陵卫”,以保卫孝陵的安全。

龙江宝船厂遗址

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龙江宝船厂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三汊河附近,又称龙江船厂、宝船厂,是中世纪世界最大的皇家造船厂遗址。当年宝船厂占地1000余亩,开作塘(船坞)七条,史载大型宝船“悉数建造于宝船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厂。

南京这些历尽沧桑的历史遗址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比较重视造船和发展海运。在南京城西设立了龙江宝船厂,征调各地工匠四百余户来到南京,广造海舶。郑和下西洋所率领的庞大船队,有大海船六十多艘,连同中小船只在内,一共有百余艘之多。这些远航西洋的海船,除了在福建等地建造外,有很多是在龙江宝船厂建造的。

关于历史遗址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