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讲坛走进山东大学

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讲坛走进山东大学

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讲坛走进山东大学
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讲坛走进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建军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美学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美学形态,在西方包括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与英美分析哲学之环境美学。目前,中国学者主张生态美学,并从三个方面论证“生态”相对于“环境”的优越性。

曾繁仁介绍,在字义上“环境”(Environment)具有“包围、围绕、围绕物”之意,是外在于人的二元对立的。而“生态”(Ecology)则具有“生态的、家庭的、经济的”之意,是对于主客二分的解构。二是从内涵上说,环境一词具有人类中心论的内涵,而生态则是一种生态整体论。三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生态一词更加切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文化模式,而环境美学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接轨。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智慧,即是以“生生”为核心的古典形态的特殊话语。“生生”一次是动宾结构,前一个“生”为动词,后一个为名词,“生生”即是使得万物获得旺盛的生命,也就是创造生命,是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有机性”内涵。我们将之概括为中国传统的“生生”美学。

曾繁仁提出,“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是“生生美学”之基本内涵;“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生生美学”之思维模式;线型的艺术特征是“生生美学”之艺术特性。

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讲坛走进山东大学

本次活动由光明讲坛、新杏坛共同举办。

光明讲坛工作室出品

长按识别关注 望文才熠熠

制作:陈 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