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汛期鐵路安全,他們出入於深溝險壑當中

為了汛期鐵路安全,他們出入於深溝險壑當中

炎炎烈日下,巍巍峭壁上,幾名穿戴保險繩帶的綿陽工務段職工熟練地操作著機具,在一陣陣“嗒嗒”聲中,“頑固不化”的危石飛快地化作一塊塊小碎石……這是5月7日寶成線一處作業現場的忙碌景象。

作為養護山區線路的工務段,這樣的作業現場數不勝數,一場沒有硝煙的防洪攻堅戰已在該段管內全面打響,全段幹部職工團結一心,重看問題、輕看成績,向著第34個防洪安全年目標堅定地邁進。

為了汛期鐵路安全,他們出入於深溝險壑當中

| 未雨綢繆築牢基礎 |

安全是鐵路工作永恆的主題,防洪安全自然也成為該段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今年的工作壓力,該段提出:“防洪工作最大的隱患是對現場不知情,已知的都是隱患,未知的都是風險,要把未知變成已知,切實做到情況明、底數清、信心足,紮實開展隱患整治,這樣才能確保防洪工作萬無一失。”

該段年初制定下發了《綿陽工務段關於做好2018年防洪準備工作的通知》和汛前防洪準備工作推進計劃,梳理出汛前準備工作6大類23小項,並逐一明確了防洪料具準備、人員培訓等各項工作的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提前進入防洪工作狀態

汛前,該段以春檢工作為契機,對沿線橋樑、隧道、涵洞進行了全面細緻檢查,充分利用航拍技術對管內人工日常檢查不易到達和無法檢查到的高谷深塹地形地貌進行拍照,分析岩層變化情況,並在明顯位置用油漆對危巖危石標註編號,註明危石等級,給所有鐵路沿線山體建檔立卡,根據病害危害程度有計劃進行整治。

此外,該段還積極加強與沿線國土、氣象、水利部門的聯繫,建立水情信息聯繫機制,真正實現汛期沿線水情、災情信息資源共享。

為了汛期鐵路安全,他們出入於深溝險壑當中

| 觀雲追雨精細入微 |

針對管內防洪重點地段多、盯控難度大的實際,該將人防與技防緊密結合,充分利用地質災害和異物監測報警系統,運用較為成熟的無人機、光柵、雙電網、超聲波、壓力傳感等對異物、擋護設施、橋樑洪水位進行監控,並安排專業技術人員依託雨量計和衛星雲圖兩大“法寶”,通過衛星雲圖的變化準確判斷天氣的變化情況,實現“觀雲追雨”的目標。

“今年降雨將超過往年,只有最大限度地發揮設備優勢,才能彌補人防的不足。”該段主管防洪工作副段長在深度研究今年雨情預報後如是說。

此外,該積極推廣航拍3D建模,病害單點三維模型等科技防災手段,有效預防和發現主動化解防洪安全風險,全力推進防洪工作由被動搶險向主動防範轉變,切實掌握防洪工作的主動權。該段近期還專門為一線巡查人員優化升級GPS定位儀和一鍵式報警對講機,依靠科技手段對巡守人員進行全天候查詢和監控,防止勞務人員脫崗、虛崗現象發生。

為了汛期鐵路安全,他們出入於深溝險壑當中

| 勤學苦練提升戰鬥力 |

針對近兩年雨情特點,該段專門修訂下發了《防洪巡查巡守辦法》《雨量警戒管理辦法》,按雨量大小分區段詳細確定了“出巡”“限速”“封鎖”三級雨量警戒值,並組織一線作業人員適時開展實作演練。

該段不斷完善雨中客車添乘制度,重點針對今年寶成線實行客貨列車分開警戒的變化,重新制定工作方案。同時,要求幹部在降雨期間添乘旅客列車,重點檢查沿線江河水位情況及邊坡溜坍等水害情況,一旦發現隱患苗頭第一時間呼叫地面巡查人員進行處置,形成全覆蓋巡防態勢。

結合今年防洪工作重點,該段逐一制定搶險演練方案,要求各車間、班組開展一次降雨過程布控、水害應急處置的系統演練,有針對性地開展挖掘機上下平板車、客貨分開警戒演練、隧道漏水引排搶險演練等,切實提升現場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只有練就過硬功夫,戰時才能不慌不亂,才能應對自如。”該段黨委在檢查防洪準備工作時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