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促銷的京東6·18,“無人科技大法”震撼業界

提起京東,大多數人最直觀的印象便是:“賣正品”、“送貨快”、“體驗一流”。

然而這屆京東6·18,你所看到的不再是滿屏眼花繚亂的商品促銷,連綿一月的“搶券大戰”,在行業裡頭一騎絕塵的“零售科技”才京東身上最閃亮、最有辨識度的“關鍵詞”。

眾所周知,6·18已經成為了一個象徵著京東成長的符號,今年6·18則是京東的第15個生日。

而這個生日最大的意義在於,京東跳出了以往電商比拼價格,拼命吸客的“框框”,跳出了過度同質化競爭的路徑,正式把6·18打造成為一次零售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的大閱兵,一場創新零售科技的集中展示以及無界零售的深度實踐。

5月29日,在JD CUBE 大會上,京東集團CMO徐雷表示:“‘6·18已從京東店慶成為消費者、零售行業、全社會一起參與的年中購物節,成為品質消費和消費升級的樣本。因為豐富而創新的模式,6·18從技術端揭開了未來零售的大幕。這些在6·18中亮相的創新技術和模式將全面對外開放,賦能零售行業。”

“精準、溫度、融合、重塑、信任,已成為零售科技未來發展的五大技術趨勢。”京東集團CTO張晨如是總結到。

劉強東提出技術轉型第二年,京東“無人黑科技”炸裂

事實上,早在2017年初的集團年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便提出了未來12年京東以技術為根本的發展戰略。

在劉強東看來,過去12年,京東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建立在京東成為全球用戶體驗最佳的公司的基礎之上的。京東的物流網絡已經搭建完善,正品品質更是深入人心。

對於第二個12年的發展,京東希望把第一個12年建立的所有商業模式全部用技術來進行改造,使京東變成純粹的技術公司,“成為一個包括智能商業、智能金融、智能保險業務在內的全球領先的智能商業體。”

在此背景之下,京東加速實現轉型並提出“無界零售解決方案”。在劉強東看來,無界化將成為零售的終極狀態。

實際上,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以及消費升級,消費和零售場景開始變得多元化、碎片化、即時化,不再侷限於電商網站、實體商店等特定零售合。

人們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影視作品、智能家居、無人商店,甚至平面廣告、實物標籤、照片等,都可以隨時、隨地、隨心地觸發並達成消費交易,零售將進入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狀態,這就是無界零售。而這個時代,正在加速照進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L4級無人駕駛重型卡車、續航1000公里的無人大飛機、由機器人炒菜服務的餐廳、全面助推智能硬件發展的Alpha平臺、幫助線下店和品牌商顯著提升運營水平的智慧供應鏈、具備情感的人工智能圖像和語音技術……這一系列新鮮的物種,鮮活的場景,不一而足,應運而生,全面展示了京東在智慧物流、智慧家庭/車聯網、大數據/供應鏈、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

以機器人為例,京東未來就要成為由機器人運營的企業!

肖軍表示,在未來2-3年裡面京東就可以成為最大的機器人生產製造商,5年左右我們機器人產值就會跟全球前5的企業進行相應的匹配。

“過去中國機器人發展了40年,整個產值提升還不是特別明顯,物流自動化上,京東從自己的研發和應用的角度去佈局,這個過程中京東只做研發和應用,生產會跟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

再如備受關注的智慧餐廳,京東透露,8月份就可以看到實體。

肖軍透露,京東團隊比較擅長的是工業自動化,做機器人的人才比較多,肖軍帶領的團隊最近一直在研究,怎麼通過機器人複製名廚的手藝?

“中國的菜餚博大精深,也五花八門,過去有這麼多國家級頂級大廚,北京原來王府或者國宴級水平,在廣州想吃到是不可能的,我們正在研究機器人適合做什麼菜,我們正在跟國內名廚研究,怎麼把他們手藝複製到機器人上,讓消費者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都能吃到最具代表性又能保證地道口味的菜。現在機器人研發的已經差不多了!”

肖軍透露,京東過去做的一些自動化設備今年會有規模上的應用。下半年,京東無人卡車就會開始跑,8月份,重型無人機會就會開始試飛,像機器人,過去做一兩個實驗倉,今年差不多上線了27個,目標衝刺期保守在50個。在這樣的衝刺階段,過去研發的自動化能力將快速地在現有場景裡面完成快速的應用,

不斷加大技術投入

實際上,京東“無人黑科技大法”炸裂背後,京東集團最新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或透露一絲玄機:京東技術上非常捨得投入,投入節節攀升,研發投入的增幅甚至達到87.2%。

今年初,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新春內部信中定調,未來一年,京東將向合作伙伴全方位開放集團內部的資源、能力和數據,繼續投入技術領域,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劉強東表示,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將在未來成為京東對外合作賦能的技術核心。

據瞭解,京東從未懈怠面向未來的投入和佈局、從未放慢向技術轉型的奔跑速度,其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雲等多個核心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吸引了大量全球頂尖專家人才加盟,並與世界級大學就各種前沿性技術探索和研究達成多種形式的合作,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伯克利、卡麥基梅隴等,這些進行中的研究項目將為人類未來發展帶去京東的思考。

劉強東表示,未來一年,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將是我們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保障。就像 “無界零售”正在推動大量線下實體商業升級轉型一樣,京東需要更多的技術創新來為集團技術戰略落地奠基。我們是人工智能(AI)最深入廣泛的應用者和推動者,擁有全行業價值鏈最長、最優質的大數據(Big Data),也是使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最徹底的企業—ABC技術發展戰略將在未來成為京東對外合作賦能的技術核心。

劉強東還談到,未來一年,京東的國際化戰略將快步推進。技術方面,京東的硅谷研發中心將進一步擴大並搬進位於硅谷技術核心區,面積超過58000英尺的新辦公室,另外我們的歐洲研發中心經過積極籌建也將正式設立,並面向全歐洲吸引技術人才;業務方面,泰國、印尼等地的業務將全面鋪開,在紐約,澳大利亞和米蘭的地區辦公室即將迎來揭牌,在歐洲、美洲的業務也將開啟全新的篇章。

對外開放賦能與高質量服務模式超前

在2018年第一季度,京東實現淨收入1001億元,同比增長33.1%;實現淨利潤15.25億元。當季淨利潤再次刷新歷史單季盈利峰值,創下新高,其中,來自於第三方服務業務的收入正在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這得益於京東全面的開放賦能。

在劉強東看來,供應鏈始終是零售業的核心能力,在工業經濟時代,傳統零售業供應鏈的最高水平是實現了數字化管理。

隨著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供應鏈的對象,顆粒度會更細,即時性要求會更高,商品品類、數量、來源、權屬、狀態等會更加複雜,傳統的供應鏈管理遠遠不能滿足新的變化,而智能化是必然的路徑。

京東是怎麼做供應鏈的呢?在過去的十幾年,京東從軟件、硬件兩個方面持續對供應鏈進行大量投入。今天,京東在中國運營了超過500個物流中心,在庫的SKU接近500萬種,而傳統的零售商一般是管理15萬種SKU。500萬種SKU的管理難度跟15萬種不是30倍的差距,而可能是300倍的差距,它不是線性增加,而是幾何指數的增加。

京東還在無人機、無人貨車、無人配送車、無人倉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2017年,京東在上海建成了全球第一個全流程、全系統智能化的B2C無人倉庫。在西安成立了第一個無人配送站。

隨著零售的形態變得無界化,零售背後的供應鏈變得更加智能化,京東對於零售所傳遞的內容和服務,正在變得更加強調高質量!

例如,利用新的感知技術和智能算法,零售可以更精準地理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要,通過與上游品牌商協同實現定製化生產,差別化地服務於每個消費者個體,使得消費市場由“大眾市場”變為“人人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零售商、生產商與消費者有了更多的互動,實現了價值共創。

高質量還意味著更高效、更精準的服務。比如,在交付環節,京東提供“211”限時達、次日達、京準達、京尊達等多種服務;在營銷環節,京東藉助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智能賣場,針對消費者個人偏好,提供千人千面的專屬服務。

在售後環節,京東的人工智能客服已經發展了6年,現在52%的服務背後是機器人在做,第二代人工智能客服可以精確地對人的情緒進行感知,分析的精準程度已經超過人工客服。這些基於智能技術、提升消費體驗的各種服務,也都是高質量的體現。

劉強東表示,在無界化、智能化、高質量的發展趨勢下,京東將致力於智能化零售基礎設施建設,用技術打造更高效的供應鏈服務體系,通過全面開放賦能,與所有合作伙伴共同創造無界零售的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