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學生沉迷手機遊戲,一天到晚機不離手,作業抄答案,脾氣暴躁不吃飯怎麼辦?

手機用戶688彩雲之南

不請自來😁

首先從年齡來說,初二學生年齡處在14或者15歲的樣子。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也就是叛逆期剛開始。

如今電子產品的普及,尤其是手機電腦成為了家庭成員的"標配",甚至小到小學孩子已經有了手機等電子產品,雖然家長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可以更方便的聯繫孩子,但是手機中的軟件以及各種其他信息不停的灌入孩子們的腦海中,使之成為孩子們接觸社會的"罪魁禍首"。

舉個現實中的例子,我有個小弟,才上小學二年級,學習成績先不說,過年總是抱個手機玩遊戲,家長說不下,如果強制不讓玩,那就會各種耍寶各種坐地打滾。但是有一種方法可以減輕玩手機的時間,那就是所謂的"契約"。所謂的"契約"就是作業寫完了可以玩一會,按時午休可以玩一會,按時吃飯了也可以玩一會,每天的看書任務完成了,也可以玩一會。這麼看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這是不是感覺讓孩子的人生觀有些偏,好像成為了習慣,不過在我看來是個壞習慣。孩子的成長中,不應該充斥著這種"交易",而是要讓孩子從心裡感覺到學習的專注性,這不是和玩手機成為"交易"砝碼。

如今的手機遊戲可以分為很多區域,益智類,暴力類,休閒類,棋牌類。這些遊戲是不會為了孩子而分級的,就如同國內的電影電視 一樣,沒有明確的分級制度,所以有時候讓大人也無從下手。

遊戲之所以能成為孩子們的"精神食糧",首先是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是空洞的,剛好遊戲可以填補這些空洞。之所以空洞,與現在的家庭教育還有社會反饋離不開。家庭是孩子的"母校",教育從娃娃抓起,不僅僅是抓孩子的學習,更重要的心裡素質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就是家長,再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如今家長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手機這個"魔地",孩子也就學會了在手機中尋找自我的缺失感。所以說,要讓孩子遠離手機,首先家長要從自身做起。



如果像題主所說,孩子已經沉迷於手機遊戲,那麼"改邪歸正"確實是一個難題。孩子的內心比較單一,沉重的學習負擔已經讓孩子們壓抑滿身,手機這個宣洩口正好滿足了孩子的"精神世界"需求。要想改正,我覺得可以徐徐而進。

1.事件引導

在學校之外的時間,家長首先從自身做起,遠離手機,在不必要的時間減少手機使用程度,以身作則,教育孩子也從自己的言行開始。

2.分散注意力

多陪孩子外出,無論是逛街,還是旅遊,亦或是參加親子活動,你可能抽不出那麼多時間,但你可以有個姿態,時間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不能太"吝嗇"。擠一擠,時間總會有的。從而讓孩子豐富業餘生活,豐富人生閱歷。逐漸轉移孩子在手機這方面的依賴性。

3.手機偏好引導

當孩子的手機依賴感依然嚴重時,不要用威脅,或者不文明的教育方式試圖讓他轉移注意力。不可否認的是,遊戲也是一種休閒方式,每款遊戲都有他的閃光點,你要學會發現這些閃光點,正能量的人在哪裡都可以找到正能量的事物加以描述,分析,然後進行正能量的動作,心裡啟發。孩子也一樣,你要讓他在遊戲中學會一些東西,而非單獨的去"釋放"。



這幾點確實做起來有些不容易,但在如今遊戲成風,孩子精神世界孤單的時候,作為家長,要學會用"曲線救國"的方式讓孩子走到正確的人生道路上,所以辛苦一點不算什麼,小時候調皮搗蛋的你不一樣是這麼過來的嗎?多一些耐心,多一點真心,付出多一點的時間,你的孩子一定會很優秀。

如果您有更多的教育學習方面的困惑,關注"在線學習小助手",我來為你講述那些學習中的"疑難雜症"。謝謝您的耐心閱讀。


在線學習小助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客觀的說,這樣的學生已經屬於對遊戲深度痴迷、性格嚴重自我的狀態,現在才開始擔憂已經晚了太多,任何措施效果都很難見效,或許只能減輕其症狀,根本改變的機會不大了。

從行為上看,是不是沉迷遊戲只是外顯形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其高度自我、拒絕任何其他任何自己不喜歡或認為不重要的事物,同時又嚴重缺乏自制力、環境也嚴重缺乏對其有效的正面影響。

在年紀上,14、5歲本就是叛逆的年紀段,父母的以身作則或家庭的環境影響已經基本無法產生作用。這個年紀若未能建立正確的基本三觀、還不能有自我約束管理的意識,未來就很難從還環境、生活中吸取正確的經驗、教訓,難以培養走正路的吃苦耐心、努力堅持,隨波逐流到自暴自棄是大概率結果。


若要減輕其行為、性格對自身的損害,只能非常謹慎的嘗試那些對其刺激性弱的方法。比如在其信任的同學、朋友裡,找自制力強又有明確生活目標(目標不要太LOW)的,以朋友的身份、用未來生活所需要的努力等方式,逐漸給這個學生以生活責任的壓力,讓他感受到生活的現實,從責任感、現有能力與期望之間的差距角度,去開始嘗試做自己的努力。

當孩子面對生活壓力時,人性的本能總會激發出一些努力的,但素質有欠缺的孩子對努力的結果更敏感,不會有正常孩子那種毅力和胸懷,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崩潰到喪失所有盲目的自信。


對於這樣的孩子,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硬下心來,讓他更早的面對現實生活的嚴酷,用壓力促使他儘快的成熟起來,待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和吸收環境幫助的能力後,再做更好的幫扶吧。


理得心安

初二這個時候正是大多數孩子的叛逆期,也是孩子會不會走歪路最關鍵的時期。像題主所說這樣的情況已經是比較嚴重了,這個時候對孩子正確的引導至關重要,下面我就給題主出幾點建議吧。

合理控制用手機使用時間

其實在這個年齡不提倡學生用手機的,這個時候學生都要以學習為主,手機很容易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這個時候他們對網絡上的一些東西產生認知,但辨不清是非,很容易受到誘惑,很多沉迷遊戲的青少年大多都在這個時候學會遊戲的。家長這個時候就需要果斷一點,嚴格控制他使用手機的時間,可以採取獎勵制,每天完成作業可以讓他玩一兩個小時,其他時候最好幫孩子保管好手機。還可以採取給他換一個功能機,手機的功能主要就是打電話,這個功能對於學生來說足夠了。



帶到他到這三個地方看看

孩子每天沉迷手機遊戲,無心學習,如果長期這樣必然會荒廢學業。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激發起他對學習的慾望,讓他知道努力上進,如果家長苦心勸說道理無效,你不妨帶他到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這三個地方看看。因為這三個地方是最能反映身份地位,生活品質的地方。你就讓他到火車站去看看,看看火車站的人都穿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樣的話、都帶的什麼樣的行李、什麼樣的素質,再到高鐵站、飛機場看看,就問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告訴他想成為坐飛機的人就得努力學習,去追求好的生活。讓他自己去體會,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我想他一定會有一定的感受。



有機會帶他出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帶他出去走走他哪能知道,你可以帶他到大城市,讓他看看都市的繁華,都市人的生活,換一個環境或許他能改變自己的想法。讓他到好的大學看看,看看大學的環境,大學裡的生活,開開眼界,讓他有一個追求目標,有了目標他才會有去學習的動力,才會改掉那些惡習迴歸正軌。


幫助他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

他每天沉迷遊戲,把大把的時間都花在了上面,你可以嘗試著讓他轉移對遊戲的注意力,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比如平時可以帶著他一起出去運動,打打球、跑跑步,既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減少玩遊戲的時間。週末給他報一些樂器的培訓班,比如吉他、鋼琴,讓他對這些健康的活動產生興趣,轉移對遊戲的注意力,時間長了可能對他戒掉遊戲有很大的幫助。


楊先森Victory

第一,手機功能夠用就行

第二,強制性手段

以上兩點是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學生沉迷於手機的問題,是近些年學生面臨的重要的一個問題,作為父母一定要引導孩子合理地利用手機,不要被手機耽誤了學習。


教育問答達人

我介紹兩種截然相反的辦法。一種是採取限制的方式;一種是採取放縱的方式。

先說怎麼限制。

第一步,沒收手機。

他可以在空閒時間玩家長的手機,但是絕對不要讓他擁有自己的手機,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他獨立擁有手機意味著他對手機有掌控權,他想用手機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是隻允許他玩父母的手機,在他意識裡就知道這不是他的手機,在父母需要的時候他必須要將手機還回去。



第二步,卸載或隱藏遊戲。

孩子有手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手機遊戲,既然這樣,那就限制孩子在手機上安裝遊戲,千萬別高估孩子的自制力和低估遊戲的誘惑力,最好的辦法是從一開始就不要讓孩子接觸遊戲。


第三步,根據孩子的興趣安排課外活動。

多瞭解瞭解孩子都有哪些興趣,比如打籃球、看書、旅遊等等,根據孩子的興趣給他創造條件,比如經常帶孩子旅遊或者給他報感興趣的培訓班等,這樣他的課餘時間豐富起來也就不會天天沉迷在遊戲裡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限制孩子玩手機的過程中要做到就事論事,不要對孩子人身攻擊和道德批判,比如限制孩子使用手機時間,但是不要用自制力差、笨、不聽話、就知道玩這樣話去攻擊孩子,否則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還有另外一種方法是放縱法。

孩子特別迷戀哪一款遊戲,那就讓他玩個夠,給他一週的時間,可以不學習,不上課,不睡覺,就讓他專門玩遊戲,不玩都不行,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也會厭倦,再好聽的歌讓你每天單曲循環一百遍,過不了幾天就聽到吐了,對遊戲也是一樣,讓他一天到晚玩幾天也很快會感到厭倦。反而比你讓他玩一天停一天要好。馬雲的兒子當初沉迷網絡遊戲,馬雲就是拿209塊讓兒子玩了三天三夜一次玩個夠,後來他兒子也就對網絡遊戲不怎麼感興趣了。


如果你問我這兩種辦法哪種好,我覺得要根據孩子痴迷的程度而定,如果是孩子剛接觸遊戲不久,只是十分喜歡玩,還沒有上癮,這種情況一般用第一種方法比較好,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如果孩子對遊戲痴迷程度已經很深,根本聽不進去父母的任何意見,你就堵不如疏,採用放縱法讓他盡情玩,雖然需要付出一些時間,但是能讓孩子從網遊的泥沼中爬出來也是值得的。


超級女兒奴

類似的問題我之前回答過。這個一定是有原因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初二,差不多十三、四歲,我們都是過來人,正好是個叛逆期。有的人在這個年紀會有許許多多的想法、看法,會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有的是想起家長的注意,有的是故意而為之。針對你所說的沉迷於手機遊戲,一天到晚機不離手,你可曾想過,手機是誰給他的,給他之前有沒有與他溝通過,或者有承諾、約法三章什麼的,你們是否遵循?他作業為什麼抄答案,他是為儘快完成作業,然後玩手機;機不離手可能因為他只能在遊戲裡,或者手機上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獲得滿足感;脾氣暴躁的原因就多了,或許是他沒有安全感,或者是他遊戲玩不好,等等等;至於不吃飯,應該跟心情有關。現在剩下該怎麼解決了,至於怎麼,最主要的是靠家長與老師了,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耐心與堅持。比如:用多種方法與他溝通交流,搞清楚他內心的想法,他的心裡狀況,過程中不能亂髮火,記住耐心;搞清楚後,多引導他向好的方面發展,多些鼓勵,多些誇獎。總之耐心與堅持,溝通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絕對零度7358323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當父母在外面含辛茹苦、受盡世間冷暖只為給我們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好的教育機會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當因為學習不突出而連名字都不被老師記住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當因為自己成績不好連夢想都不敢對身邊人說怕被嘲笑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當身邊的“富二代、官二代”一個個拿著超級版iPhone,玩著絕無僅有版的電子產品,趾高氣揚地從我們身邊走過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當想到自己沒有家財萬貫的父母,沒有大權在握的親戚朋友而別人的父母是官二代、富二代或者有大權有大錢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這個世界到處充滿著不公平,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接受,還要試著做一些反抗,沒有力量如何反抗?你憑什麼不努力?



當想到以後只能遺憾地幻想夢中的美好的象牙塔而別人親身體驗、生活在美好的大學校園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當想到不久的未來要面對競爭萬分激烈、學歷要求很嚴格的的人才招聘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當父母給自己買東西因為價錢而猶豫不決卻在給你買東西時不論價格只要你喜歡而毫不猶豫的時候,你憑什麼不努力?


高中生學習資料庫

就整個初中階段而言,初二學生是最難管的。

1、原因

①進入初二的孩子,沒有了初一時期的新鮮感,也沒有初三時期的緊迫感,學習動力不足,拖拉懶散,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容易被各種新奇、好玩的遊戲吸引。

②這個階段的孩子自主意識增強,對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並固執地認為自己什麼都是正確的,因此易與家長產生矛盾,不服家長老師管教。

③孩子變化了,家庭教育方式未改變。孩子進入初二,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我們的家長在面對“大”孩子時還是用一些簡單的“哄、嚇、打”等辦法,這樣既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易拉開與孩子的距離,讓孩子關閉心扉,甚至還加劇了逆反心理。

④初二學生自控力差,不能抵擋住遊戲的誘惑。現在的遊戲,種類多,玩法各式各樣,還有花樣百出的比賽,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求勝欲,成天沉迷於其中,機不離手,可謂“廢寢忘食”。

⑤現在的成年人,只要有空閒時間,大都在玩手機。特別是一些家長,孩子要問題時在玩手機,孩子需要幫助時在玩手機,甚至有邊輔導孩子作業邊玩手機的……這讓孩子對手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一但沉迷於其中,就不能自拔。


“世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對面,你卻在玩手機。”這句話道出多少人的無奈。愛玩手機的家長,實質上是把孩子從自己身邊推開,推向了一個你不夠了解的世界。

2、措施

①面對初二的孩子,我們家長首先應該放下手機,離開遊戲,拿起書本,安靜閱讀,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影響。

②瞭解初二孩子生理和心理的變化特點,理解孩子的變化,接納不完美的他,適時進行恰當引導。

③不能老是居高臨下,要隨孩子年齡的變化,調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傾聽孩子“心裡”的聲音,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④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公益活動。節假日,一家人出去旅旅遊,既增進了感情,又擴大了孩子的視野,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此心安處是吾鄉

如果以十八週歲為成年人的界限,初二的學生才十四五歲。他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國家法律規定,十六週歲以上不滿十八週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以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很明顯,初二的學生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他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完全的責任。所以家長還得管呀。

壞習慣要改,雖然很難。如果不管,按三字經的說法,養不教,父之過。做父母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把為人處世的規矩教給孩子,以至於如今完全沒有規矩了。

怎麼辦?

首先是做父母的反省自己,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說實際一點,不要好高騖遠。人家的孩子上清華北大,跟人家比,只有氣死了。想明白了,寫在紙上。一條條列出來。

接著,心平氣和跟孩子聊天。問問孩子現在心裡想做什麼。情緒的控制很重要,不要讓孩子給你各種保證,不要。詢問孩子玩遊戲的狀態,心情以及遊戲結束後的心情。讓孩子能夠心平氣和地把心裡話說出來。這個交流非常重要,很多家庭做不到這一點,說著話就吵起來了。

第三點,就是各退一步,求同存異。把雙方認同的幾條,列在紙上。把父母和孩子的分歧各自保留。

第四點,就是建立契約。按照雙方協商的要求,各自保證說到做到。從小做到言而有信,有契約精神,為成年以後,在社會上立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五點,要會表揚孩子,也會批評孩子。基本原則是表揚人品,批評就事論事。表揚孩子為人好,努力上進;批評孩子某些地方有失誤,需要改進一下,可以做的更好一些。記住不要找後帳,把陳芝麻爛穀子都翻出來數落。

最後我想說,一個和諧的家庭,是孩子安全的港灣。當孩子滿地打滾耍無賴的時候,做父母的更多的是反省自己的家庭,是否出現了什麼問題。

個人愚見,謝謝閱讀。


書棋人生

我說句實在話:都是慣的

孩子是一天就變成這樣的嗎?肯定不是!別說遊戲對孩子的吸引力有多大,就算很多成年人沉迷於此的也比比皆是,我不信題主再過去從來沒聽過!


為什麼不早點解決?

是過分的溺愛孩子還是不管不問孩子?難道從來不注意孩子的變化嗎?

暴脾氣、不吃飯!

慣的毛病!

換我早就一通揍了!

然而你家這都初二了,這個年齡你揍一下,離家出走怕是都是輕的,以死相逼也不是不可能!

我知道這種時候總會有人告訴你,要改變孩子就一定要從父母自己先改變!我想說恐怕會很難,因為你現在就算是想跟他“談心”,他都未必願意搭理你……

我的建議是這樣:

1、確診一下孩子是否有抑鬱症等精神問題。

如果沒有請往下看。

2、休學,出去旅遊。

這種狀態根本不可能學的好,對孩子來說也是煎熬。但是你把孩子關在家裡又是另外一種折磨!所以我建議帶孩子走出家門,去旅遊,去消耗他的旺盛精力!

扔掉手機,拿起相機!

3、父母要有父母的樣子。

我們往往會發現,越是那些對孩子各種無微不至的關心的家長反而一點得不到孩子的尊重!為什麼?因為溺愛的沒底線了!都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罵不得、打不得,孩子受點委屈恨不得跟別人拼命……

是父母自己不尊重自己的身份才導致孩子不尊重父母的。

4、可以考慮送到戒網癮學校。

你可以先給他看看那些視頻,如果他怕能改就算了,如果還是無所謂,我倒是覺得應該讓孩子去重新做人。

5、看紀錄片《鏡子》

爸爸媽媽看,孩子不用看,一共就三集,看仔細點。因為極有可能你們也會成為那樣的家庭。其實我覺得可能已經就是了……希望這部紀錄片能給你們帶來一些啟發。

……

其實還有好多建議,但是一想到你們可能各種捨不得,我就真不知道再怎麼總結下去了……就先這樣吧,先考慮一下上面這幾個建議,看看有能用的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