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張經典書單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吳清友先生

有多少人的啟蒙教育是在書店完成的?

這幾天,耀華君一直在facebook和朋友圈裡看有關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先生去世的新聞和評論,記住了出版人傅月庵的一句話:

吳清友最大的不同(或說貢獻),是因他啟發了所有華人對於“書店”的想象,而後有了更多的“閱讀”。

吳先生學機械出身,卻對建築、設計、藝術極感興趣,在餐飲器材貿易公司當上老闆後,誤打誤撞投資房地產暴富。因先天性心臟重疾帶來的痛苦,讓自幼閱讀不多的吳先生浸入閱讀,體驗出閱讀對生命的重大啟發。

談起誠品的誕生,吳清友先生在2012年香港大學演講的原話是:

傻瓜才會認為開書店可以獲利。當時不是為了要開書店。誠品是我個人一個小小的夢想,希望能夠理清生命的價值。當生命還有選擇自由的時候,我希望能做一點我能力許可範圍內有意義的、我喜歡的事情。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耀華君曾完整聽過那次演講,與諸位分享幾段印象最深的敘述:

生命裡有很多的不可計劃、不可預期。35歲左右,我因為買房地產,莫名其妙地突然在幾年間賺了很多錢。賺了錢之後,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心裡不安,因為那不是我真正努力得來的利潤


在年輕的時候賺很多錢,那不是我的計劃,不是我的預期,我從來也沒有做夢,但是我卻得到了。不久後,我知道自己得了一個先天性心臟擴大症,很嚴重的病。我心裡想,那更不是我的期待,那也不是我的錯誤。


為什麼我得了錢不是我的努力,我得了病也不是我的夢想,生命到底是什麼?我對生命開始產生很多懷疑,在那個機緣下我開始閱讀大量生命、哲學和文學經典。


我讀了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的作品,讀了《弘一大師傳》,讀了史懷哲的《文明的哲學》

,讀了弗洛姆的《Man for Himself》,試圖去了解生命到底是什麼?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所以,那個年代我把它看作是一個中年男人的危機


閱讀的確帶給我這一生相當大的轉捩點和轉變。通過閱讀我可以探索自己、發現自己、瞭解自己、傾聽自己、客觀地覺察自己。


閱讀,在我的經驗裡,不是那本書告訴了你什麼樣的知識,什麼樣的生命價值,人生該何去何從。閱讀對我而言最大的啟發是:當我讀了之後,我的反應是什麼?我的感想是什麼?它對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它影響了我多大的想象?透過這個想象,我開始進一步地去認識、觀察和了解自己。

耀華君覺得,要紀念這位大半生都在推廣閱讀令人尊敬的逝者,最好的方式就是追隨他,像他一樣在閱讀中感受和體悟,讓書籍豐富我們的精神和心靈。

所以,今天的重點是2016年一張由吳清友先生髮起的誠品【經典共讀計劃】書單

。耀華君跟誠品一樣相信,文字能跨越時代、閱讀能成就生命。

關於【經典共讀計劃】


耀華君精心整理了第一期推出的100本經典,與你分享。(圖書名稱及封面圖皆為臺版,外國作者名翻譯或與內地不同。書單中部分書目未在內地出版。)

1

文學巨擘

為了解自己、與過去和未來連結,所以我們讀文學經典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1《巨流河》齊邦媛

二十世紀最感人的紀實文學,更是所有當代華人都不可錯過的時代鉅著。

2《阿拉斯加之死》強·克拉庫爾

生命的沉重、成長的苦痛、親子關係的矛盾,都遠超過你我的想象。

3《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

死亡並不可怕,它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美妙的經驗。

4《親愛的人生》愛麗絲·門羅

短篇小說的大師,篇篇都透徹而沒有瑕疵。

5《十一種孤獨》理查德·葉慈

“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逃脫得了,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

6《人依靠什麼而活:托爾斯泰短篇哲理故事》列夫·托爾斯泰

以“人依靠什麼而活”的內涵,碰撞讀者的人生價值觀。

7《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復活,是靈魂帶著肉身共同進行的生命工程。

8《人間失格》太宰治

存在不是一份禮物,卻是一場地獄。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9《伊豆的舞娘》川端康成

一趟由青澀走向成熟的精神蛻變之旅。

10《春琴抄》谷崎潤一郎

這是愛的盲目,美的一意孤行。

11《先知:中英文經典收藏》紀伯倫

他並不揭示一條通往幸福的途徑,他只要你深刻探索你的內心。

12《埃米莉·狄金生詩選》埃米莉·狄金生

這世界不是一切,還有一種世界存於遙遠彼岸。

13《Rumi:在春天走進果園》魯米

隨處閃現生命智慧的靈光,既是空靈的,又是現世的。

14《千面英雄》喬瑟夫·坎伯

現代社會所失去的並不是神話故事本身,而是解讀神話的能力。

15《等待》哈金

華人作家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及福克納獎,僅此一部。

16《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賓

你有沒有勇氣跟隨內心的渴望,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走上追尋旅程?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17《查令十字路84號》海蓮·漢芙

因為《查令十字路84號》,我們相信書店永不死。

18《暗店街》派屈克·莫迪亞諾

將失憶賦予歷史意義。

19《看不見的城市》伊塔羅·卡爾維諾

本書的形式可視為論述的一部分,讓閱讀充滿樂趣。

20《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伊塔洛·卡爾維諾

隨時隨地翻開往下讀著就進入一個奇妙世界。

21《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大江健三郎

長大成人、邁入職場之後,是否想過小時候希望長成怎樣的大人?

22《愛因斯坦的夢》彼得·柏克

30個不同時間觀的世界,讀來宛如一首長詩。

23《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茨威格中篇小說選》史蒂芬·茨威格

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但你不知道我愛你。

24《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查爾斯·蘭姆/瑪麗·蘭姆

將自己託付給劇作家佈下的情節,感受那真實生活中難以得到的撫慰。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25《麥田捕手》沙林傑

在這世上最後一絲虛偽消失之前,永遠當一個勇於對偽君子說髒話的霍爾頓吧!

26《老人與海》海明威

這不是個勵志的故事,而是一個堅信不懈精神的孤獨靈魂。

27《動物農莊》喬治·奧威爾

千萬別成了書裡鞠躬盡瘁卻死不得所的拳擊手。

28《異鄉人》卡繆

這是我的生活方式,只要我願意,它也可以是完全另外一種。

29《如何煮狼》M.F.K.費雪

真正的食物才能夠讓人感受到時光的積累、生活的踏實。

30《大亨小傳》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愛情會讓最聰明的人做出最愚蠢的事。

31《巧克力戰爭》羅柏·寇米耶

透過最黑暗深淵的掙扎,才真正發覺人性的力量。

32《格雷的畫像》奧斯卡·王爾德

窺見王爾德內心情感與美學追求的不朽之作。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33《一九八四》喬治·奧威爾

他們可以不讓我們吃飽、可以逼迫我們,但無法不讓我們去愛。

34《彷徨少年時赫曼·赫塞

尋找自己,堅定地成為自己,不論走向何方,都前往探索自己的道路。

35《東方快車謀殺案》

阿嘉莎·克莉絲蒂

絕對是推理天空中最璀璨而永恆的星辰。

36《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亞

生存還是死亡之辯證思考,依然是人生哲學的大哉問。

37《靈山》高行健

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38《赫克歷險記》馬克·吐溫

當年是禁書,如今已成世界文學經典。

39《黑暗之心》康拉德

我們的文明之心,早已失落在人類世界之外。

40《都柏林人》喬伊斯

引導我們在生命困局的掙扎中,增長智慧。

41《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松尾芭蕉

日本俳諧文學的瑰寶。

2

人文思潮

為了深入社會的脈絡,廣泛觀察,所以我們讀人文思潮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42《火星上的人類學家奧利弗·薩克斯

在有限的蛛絲馬跡中觀察、探詢、思考,拼湊出病人的奇特世界。

43《別鬧了,費曼先生》理查德·費曼

在一件件笑鬧趣事中,我們看到科學教育真正要前進的方向。

44《所羅門王的指環》勞倫茲

我們也彷彿戴上了指環,能真正認識奇妙的生物世界、以自然為師。

45《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埃裡希·弗洛姆

我們重新審視:自由是什麼?

46《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埃利·維瑟爾

遺忘死者,猶如二度殺害他們。

47《趣味橫生的時光》艾瑞克·霍布斯邦

多數人會選擇融入主流,只有極少數人選擇做自己。

48《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

自然環境如何被重塑以符合人類的需求?

49《一個德國人的故事:1914-1933回憶錄》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陷入民族主義的德國人已經失去了人樣,除了告別之外,已無選擇。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50《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虹之國的和解與重建之路》戴斯蒙·屠圖

改革的第一里路才正要開始,既要追尋真相,也要彌補傷痕。

51《夢的解析》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他其實是一位藝術家,卻誤認為自己是純粹的科學家。

能允許自己去了解他人,實在具有無比的價值。

53《存在與虛無》讓-保爾·薩特

在薩特的思想之海中捕撈散佈期間的珍珠。

54《精神分析引論》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經過二十世紀的瘋狂與毀滅,與自己達成和解的需求愈發強烈。

55《愛與意志》羅洛·梅

人的內在失衡、迷茫,即在無法瞭解愛與意志的真諦。

56《人的宗教:人類偉大的智慧傳統》休斯頓·史密斯

以個人親身的體驗,同情理解世界各宗教傳統。

57《德蕾莎修女:一條簡單的道路》德蕾莎修女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對我們周遭的人多多少少表示一份關懷。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58《四種愛:親愛.友愛.情愛.大愛》魯易斯

照見人類愛的力量與脆弱。

59《四大聖哲: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雅士培

《四大聖哲》所教給我的,比整部哲學史教給我的還要深刻。

60《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威廉·白瑞德

存在主義哲學著作的代表作。

61《東方主義》愛德華·薩依德

影響了整個西方對東方的研究方向與思考態度。

62《感官之旅:感知的詩學》黛安·艾克曼

喚醒所有讀者沉睡的“不知不覺"。

63《鈴木大拙禪學入門》

鈴木大拙

鈴木大拙無疑是歐美禪學的奠基者。

64《誘惑者的日記》齊克果

不是沉重的思考,而是讓你隨哲學家一同經歷愛所帶來的愉悅與矛盾。

65《啟蒙的辯證》馬克·霍克海默/提奧多·阿多諾

啟蒙要破除神話,以知識顛覆幻想。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66《戀人絮語》羅蘭·巴特

一本被拆碎的戀愛故事。

67《藍調石牆T》費雷思

跨性別議題非常重要的經典著作與里程碑。

68《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史迪芬·平克

人類會說話、會溝通,就像蜘蛛天生會結網一樣,是與生俱來的本領。

69《中國哲學史》馮友蘭

可謂為第一部完整的中國哲學通史,堪稱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70《西塞羅文錄》馬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

他就像一名攻無不克的大律師,說服你去相信他的哲理。

71《沉思錄:我與自己的對話》馬可·奧理略

透過奧裡略的字句,尋求心靈的退隱、錘鍊自我的意志。

72《懺悔錄》奧古斯丁

書頁間流瀉出忠實的情感,讓讀者感受到人類心智的強大力量。

73《君主論》馬基雅維利

只要道德正統存在,它就依然驚世駭俗。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74《小邏輯》黑格爾

也許是世界上最難懂的一本書,但閱讀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卻是必要的。

75《物種起源》查爾斯·達爾文

生物從最初一直到現在、未來,分分秒秒都在進化著。

76《費瑪最後定理》賽門·辛

與其說它是一部數學的歷史,不如說它更是一部天才、靈感、冒險的歷險記。

77《蝦蟆的油:黑澤明尋找黑澤明》黑澤明

黑澤明直率情深的人生告白。

78《知識分子論》薩義德

知識分子是永恆的反抗者。

79《福柯考》

費德希克·格霍

描繪出福柯思想完整平衡的圖像。

80《旁觀他人之痛苦》蘇珊·桑塔格

若不能化為行動介入,那麼我們終將是對他人痛苦袖手的旁觀者。

81《知識社會史》彼得·柏克

讀者在柏克平易近人的行文間,對知識革命有更具體深切的認識。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82《我對真理的實驗:甘地自傳》甘地

他並非懦弱偏安,只是深信真理和愛的力量可以化解仇恨與對立。

83《愛‧生活與學習》利奧·巴士卡力

也許你並非完美的,但你的自我成長,會使你趨向完美。

84《歷史與思想》余英時

閱歷史,讀思想,不可能繞過這本書。

85《中國大歷史》黃仁宇

獨到的歷史眼光,賦予幽邃遠闊的中國歷史一個現代的新生命。

86《柏拉圖理想國》柏拉圖

西方“烏托邦文學”鼻祖。

87《憂鬱的熱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

為世界的航海史、冒險史,再增新話題。

3

社會科學

因為想理解這個世界的構成規則,所以我們讀社科經典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88《政治的承諾》漢娜·鄂蘭

若將絕對事物當作目的,最終就會使不公不義的行為成為可能。

89《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一場浪漫的社會謀反》烏利西·貝克/伊利莎白·貝克-葛恩胥菡

愛情是所有信仰盡頭的終極信仰。

90《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班納迪克·安德森

此書不僅是認識自我,也是瞭解所謂“愛國情操”為何物的重要工具。

91《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賈雷德·戴蒙德

歷史上發生的什麼事,導致現代世界的不平等?

92《愛彌兒》盧梭

他讓我們看愛彌兒如何在他的教育計劃下長大成人。

93《知識分子與社會》托馬斯·索維爾

檢視知識分子的成績單,也是討論知識分子對社會影響的經典作品。

4

管理典範

因為好奇商業的哲學與運作邏輯,所以我們讀商管經典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吴清友走了,留下了一张经典书单

94《第五項修練》彼得·聖吉

打造學習型組織的圭臬經典,即使面對複雜、混沌、變化,也能靈活伸展、輪轉向前。

95《執行力: 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賴利·包熙迪/瑞姆·夏藍

在一個能做事、想做事、會做事的人有如鳳毛麟角的當前社會,是一記殷實而悠長的響鐘。

96《你拿什麼定義自己》查爾斯·韓第

你用什麼定義自己的成敗?又何以界說人生的價值與方向?

97《與成功有約: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史蒂芬·柯維

世界在變,但原則恆常不變。

98《創新的兩難》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讓掌握破壞性創新的企業趁勢攻佔市場山頭。

99《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詹姆士·杭特

100《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彼得·杜拉克

從這本書開始,管理漸漸發展成為獨立的“管理學門”。

歡迎在留言區告留言

這個暑假你打算看哪幾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