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条件”养育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那些“有条件”养育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01

那些万事都以父母为上的孩子

前段时间,大学同学聚会,有很多同学是在外地工作,聊天中我们提到了一个话题:工作后多久给家里打一次电话?

小路说:“感觉有三四个月没有给家里打过电话了。”

我们都惊讶地望着她,因为记得上学那会儿,她妈妈每天都给她打一个电话。

离家前,小路妈说“你可以去外地上学,但是每天晚上要给我打个电话,说下你今天干嘛了呀”。

那时候,小路是她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小路妈妈喜欢把家里大事小事都告诉小路,尤其爱念叨小路才出生时候的故事: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爸爸在外,小路妈一个人拉扯小路到五六岁。

小路妈对小路几乎洗脑一般地讲述自己养育的艰辛,这种情绪悄无声息地传递给了小路。

以至于,小路妈嘴上似乎没说什么,但小路每每提起她妈妈过去的艰难都要掉眼泪,小小年纪的她,万事都以“母亲快乐”为中心。

那些“有条件”养育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大学期间,小路妈一心想让小路留在家乡上学,为了更好地“掌控”女儿,宁可她读专科,也不想她去外地读本科。

好在,小路爸及时制止。

但是,小路妈也提了个要求,就是必须每天打一个电话。

起初,寝室女孩都羡慕,觉得小路和母亲关系处得像闺蜜一样。

后来,小路的男友却开始变得紧张,小路十分委屈,因为她和母亲通话占据大量时间,几乎无法正常谈恋爱。

每一次,小路向母亲恳求,想要自己独立的空间,小路妈就拿养育的艰辛来压她,甚至有次,小路妈破口大骂,说小路是“白眼狼”“有了男友忘了妈”。

小路气得无言以对。

后来我们轮番劝小路,一个星期打一次就可以了。

但是,小路哭着说:“我妈养我不容易,我回报她的不过是打个电话,她开心就好!”

大三那年,小路跟男友分手,情绪终于崩溃。

02

喜欢情感绑架的父母,孩子必然不快乐

那会儿,大家聊天都说,小路妈这是情感绑架呀。

后来大二搬寝室,住进来一个新室友叫岚子,刚好跟小路相反。

新室友一个学期没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即使家里给生活费,对话也非常简洁:

“多少?”

“1000。”

“打卡里了。”

“好。”

开始大家以为是和家里关系不好,后来岚子说:“不是”,因为她亲弟弟辍学了,已经没找家里要钱了。而她还在上学,还在找家里要钱,“心里过意不去,不想多说话”。

我们说:“你怎么这么想?”

岚子说:“我爸就这么说的,因为还在读书才给钱的,像我这个年龄,他都没义务养了,过了18岁就是成年人了。”

现在想想,其实小路妈和岚子爸是有相似点的。

不管是看上去的爱孩子爱到骨子里,还是言语上冷漠地表示“没义务养了”,其实都在传达一种观念:

养孩子就像投资产品,是要求回报的。一个要求感情上的回报,一个要求时间到了就经济解放。

那些“有条件”养育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小路和男朋友分手,因为她没办法拒绝母亲的无理要求,因为她在心里认为自己能健康长大、能上大学,妈妈功不可没,所以她内心愧疚万分。

岚子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工作,一年只回一次家,每个月都会往家里打钱,再苦再累也强撑着不问家里要一分钱。

她努力在父母面前装体面,无非是为了当年父亲那一句“我没义务再养你了”。

父母子女本是一场缘分,悠悠岁月,相互理解珍惜都不够,却要花大把时间思考报恩、思考付出与回报如何平衡。

那些“有条件”养育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如果大家都把养育和养老看成等价交换的产品,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03

怎样才算真正爱孩子?

有条件养育的理论始祖,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

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当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总是提出条件、利用条件,或许可以引导孩子达到父母预设的“理想人生”,但若非孩子自己寻找追求的人生,结果往往是悲剧。

约翰·华生的长子曾多次自杀,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女儿也多次自杀,酒精成瘾。另一个儿子则一直流浪,靠华生的施舍才能生活。

悲剧同样在第三代延续:华生的外孙女Mariette也是酒精成瘾者,并多次考虑自杀。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有条件养育只关注孩子的行为,想要的是令行禁止,一切都在父母控制之下,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情感需要。

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呢?卡尔﹒罗杰斯说:

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思考、感觉)时才是有价值的。所以,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很低。

  • 当你因为父母要求而去习得一种技能时,你或许感受到的是爱;
  • 当你因为父母的建议而去选择一种职业的时候,你或许感受到些许无奈;
  • 当你最终因为父母的期待没有爱情就结婚时,或许你仍然迷茫不敢妄加判断对错;
  • 而当父母老去,所有的“爱”的条件都消失时,你终于发现,你活得毫无意义。

那时,以“爱”为名绑架孩子的父母,也终于认识到自己创造的不是绚烂的生命而是人间的不幸。

那些“有条件”养育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控制”向来是养育的主题,从孩子生下来开始,到长大成人,很多作为养育者的父母孜孜以求的就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孩子。

可悲的是,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把这种控制解读成“爱”。

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爱孩子”呢?

其实,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