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朋友林铭教了十几年书,老同学聚会大家打趣他,逢年过节你们家一定很热闹吧,你的那些得意门生还不得把门槛给踏破了?

谁知老林只是淡淡地说,哪有啊,大家都很忙的,平时天南海北的各有各的营生。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他们究竟怎么样了呢?

前不久,和几位妈妈坐着闲聊。

一位妈妈讲自己的儿子硕士学历,可毕业才一年,就已经换了三份工作,前两份试用期都没过,第三份自己感觉不会过,就提前递交了辞职报告。

其他几位妈妈都不理解,她儿子从小就是学霸。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重点学校,大学毕业后更是直接保研,周围的朋友都拿她儿子的事例来教育自家孩子。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在儿子最近的一次失业后,她曾偷偷打电话给儿子的领导,询问具体原因。

对方倒也干脆,把原因一股脑告知,

“你儿子心气太高了,给他安排常规工作他看不上,压根就不做,安排难度稍高点的,又总是出错,批评他一两次,就受不了扭头走了;经常跟领导呛声,与同事也相处不来……”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她只知道儿子一直很骄傲,有些自我,但她从来没想过问题会这么严重。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那么优秀的一个儿子,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呢?”

任何事情都不是突然就发生的,一定在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有迹可循。

幼儿园时,你教他认识100个英语单词,背诵唐诗三百首,却没有教他要有礼貌、懂谦让,他抢小朋友的玩具,见到老师不问好,你觉得没什么;

工作后,他抢同事的功劳,见到领导熟视无睹,自己觉得理所应当。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小学时,你带他去各种辅导班,除了语数英,还学跆拳道、钢琴、游泳,却没有教他怎样去交朋友,怎样跟朋友相处,他跟同学打架,你帮他打回去;

工作后,他不懂为人处世,动不动就跟同事闹矛盾,起摩擦,以至于在办公室没人愿意跟他打交道。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初中时,他成绩还是那样好,你只顾着看他次次受表彰,却忘了告诉他要感恩老师,尊重长辈;

工作后他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对提携他的前辈颐指气使,对父母大喊大叫,对长辈指手画脚,还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

他一路顺风顺水,考上名校,保研硕士,甚至还多才多艺。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出了事情一定是别人的问题,所以你不能说他的不是,有利益一定要先给他,他自私、自大、没礼貌、处处得罪人,完全不能适应社会。

成年人的世界,本就竞争惨烈,再没有人会护着他、纵容他,他触及了别人的底线、利益,当然只有出局的份。

开头提到的故事,其实,老林不明说,大家也多少能猜得到。

以前那些总是考前几名的孩子,有些现在过得并没有那么好,或者说与大家期待的相差很远。

这种落差让他们心生愧疚,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刻意地与以前的老师、同学保持距离。

这些孩子通常在中学时代背负巨大学习压力,为了考高分,学习异常刻苦,争分夺秒地背诵古文和英语,凌晨两点钟还在刷题做试卷。

等考上大学之后,面对忽然没人管的环境,彻底释放自己,不去上课,也没有什么个人兴趣,于是常常通宵打游戏、睡觉,这在不少大学早已成为常态。

他们从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却在最该努力的时候虚度光阴。

世间最悲哀的莫过于此,你以为结束了,其实那才是刚刚开始。

如果能提早让他明白学习的意义,不是为了分数而学,也不是为了单纯考上大学,而是掌握安身立命必需的知识。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如果他对学校教授的书本知识不感兴趣,那起码有一项特别专注的兴趣,可以像韩寒那样喜欢写文章,像比尔·盖茨那样热爱编程,又或者他只是着迷一种乐器、一项运动,这些都可以。

这个世界本就有千百万条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并努力坚持,终究能等到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时刻,怕只怕,浅尝辄止。

王昱珩的女儿曾告诉他,班里的孩子都很羡慕她,都想叫他爸爸。

原因是他告诉女儿,考试你千万别考第一名。

他跟孩子说,“正数第一和倒数第一都不要考,考了正数第一遭人恨,考最后一名很可能没人跟你玩,你就差不多就行了”。

能有这样觉悟的父母不多见啊,谁不想孩子考第一呢?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可是总考第一名的孩子,长大后并不一定非常优秀啊,他可能做着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工资,和大多数人一样过平平凡凡的生活。

只是回忆起青春,除了伏案学习,似乎都是些苍白的画面呢。

他原本可以分出一点时间用在交朋友、发展兴趣、发现新奇事物上,但却为了考第一,放弃了五彩斑斓的学生时代。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万事大吉。

可是呀,上学并不是孩子人生的全部。

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当你把焦点一味集中在孩子成绩上的时候,势必忽视了他还应当具备其他品质,比如责任心、抗压能力、尊重他人、与人交往等,这些原本是他进入社会必备的基础素养。

所以,如果你真的非常爱ta,就在他离开你之前,教会他与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所能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为人父母责任重大,其实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孩子。

不是成绩至上,而是他以后能够过得开心、顺畅,可以波澜不惊地应对世间种种,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这才是做父母的最大的成功和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