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去年9月,蔡国强的首部电影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在全国影院上映,豆瓣评分达8.6分。

一座500米高的金色火焰天梯拔地而起,嘶吼着冲上云霄,蔡国强少年时代摸云摘星的梦想终于在自己的家乡惠屿岛得以实现。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泉州网)

他把《天梯》作为礼物献给百岁的奶奶和家乡,随着影片的热播,这个低调到让人心疼的小岛终于走进大家的视线。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破壳的激动)

15年前,小岛通电,6年后,小岛通水,成为泉州最后一个通自来水的行政村。多年的与世隔绝,伴生了最淳朴的民风,岛民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构筑着当今社会难以想象的信用生态;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图虫网 林志民)

岛上几乎没有机动车,只有干活用的板车。在这个哪哪都堵车的时代,岛民们依然过着出门靠走、出岛靠船的惬意生活;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笋江)

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聚居着270多户以打渔和海水养殖为生的渔岛人家,海面上独具特色的“渔排”便是岛民们赖以生存的海上田园,也是最吸引游客的一大景观,充满着原汁原味的海岛风情。

这个古朴小渔村,与大海朝夕相伴,与海鸟日夜相嘁,只一眼,便再难忘。

柔软的沙滩,恍若置身于垦丁的灯塔

享受最秀美的海岸

这儿不仅有着湛蓝的天空、澄澈干净的海水,就连沙滩也柔软得不可思议。除此之外,烟火气十足的码头、文艺的灯塔,一定让你舍不得离去。

||惠屿岛码头-烟火气十足的小集市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笋江)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笋江)

当渔船渐渐靠近码头,隐约可以看到小岛半坡上的“惠屿”二字石刻,“惠风拂屿,孤岛逢春”之寓意。

码头看起来简简单单,却是岛上居民进出的重要通道,清晨的码头,人们总是来赶第一班渡船。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时光图文)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时光图文)

早晨的码头又是个小集市,岛上的生活用品、水果、零食都是从这里一担担挑上来的。祖祖辈辈靠海为生的当地人就近拉网布箱养殖了鱼虾、海参、鲍鱼等海产品,于是码头也自然成了海产品最直接的交易场所。

烟火气十足的岛上生活,让人从登岛的瞬间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渔家气息!

||沙滩-半月状的优美海滩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四木)

惠屿岛本来有两处沙滩,东西两侧各一段,好似一对弯弯的月牙。东侧的沙滩尤为美丽,位于已停办的惠屿小学前。半月状的海岸线,一侧是湛蓝的海水,一侧是金黄的沙滩,这里沙质细腻,赤脚走在其中,软软糯糯,是人们嬉戏游水的好去处。西侧的沙滩由于渔船的增加,成为了泊船的港湾。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福州知了)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惠屿岛)

正午的沙滩是最热的,吹过来的海风微凉中又夹杂着几分暖意,还裹挟着海蛎干和海带所散发的鲜香。让人只想拿把躺椅,在岸边的树下打个盹,什么烦心事都烟消云散了。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夏日夜幕下的沙滩最让人期待,热闹的篝火晚会,吃吃烧烤,喝酒聊天,仰望星空,咸湿的海风打在脸上,浪花拍打礁石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是海滩夏夜独有的浪漫。

||海上信号灯-恍如置身于垦丁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在海岛最北端矗立着一座别致的小塔,很少有游客留意到它,却是当地岛民钓鱼、挖海蛎、捡海螺常去的地方。

碧海蓝天间,礁石上红白相间的小塔让人有种置身于漫画中的感觉,恍如置身于垦丁。

||岛上的环海路-没有车辆的惬意步道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从“神井甘泉”拾级而上,是一条长约3公里的小路,这是全岛唯一一条公路,但少见机动车,在这样一个村道都布满车辆的时代,也只有在惠屿岛能完全享受到漫步的惬意了,这份悠然显得弥足珍贵。

公路沿着西面的海岸线延伸,波光粼粼的海面一览无遗,呼吸着咸湿味道的空气走走停停。

古老庙宇,养育惠屿人的“生命之井”

尽揽最原始的风光

虽说岛上人家统统从无电不通水的原始生活,到现在家家户户渔歌缭绕了,但原始的风光仍然叫人向往。充满闽南风情的古老庙宇,陈列老旧物件的村史馆,养育惠屿人的“生命之井”,满满的年代感,无一不在诉说古老的故事。

||历史悠久的村史馆

-满满的年代感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泉港生活网 亦尘)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泉港生活网 亦尘)

利用旧仓库改造而成的村史馆充满了复古的味道,充满历史感的老物件有意思极了。2003年才通电的惠屿岛在不通电的日子里,手摇发电机是岛民获得照明的唯一方式,当然,除了手摇发电机,还有更为古老的手油灯。

除此之外,老旧的石墨盘、满载历史的船只,不同时期的家电、生产工具等都似在默默讲述古老的故事。

||晋富宫-充满闽南风情的古老庙宇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一到码头就能看见一个充满闽南风情的庙宇,叫晋富宫,是村里最古老的庙宇。据说因岛民们“乞海”为生,在晋富宫始建初期便有村们供奉湄洲妈祖寻求庇佑,极为灵验。若是遇上岛上的佛诞日,晋富宫便热闹起来,空气中都弥漫着庙宇中弥漫出来的檀香味。

||神井甘泉-养育惠屿人的“生命之井”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晋富宫侧后方的坡上,有一口双眼古井,名为神井甘泉,是养育了惠屿岛人近两个世纪的“生命之井”。传说肖氏先人初到岛上,淡水奇缺,村民四处寻水而不得,太傅公托梦村民至此掘井取水,水质清甜可口。

如今岛上已通自来水多年,然而一个岛靠一口井为生的日子却根植在村民的记忆中,这口古井一直被完好的保留着,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也示后人饮水思源。

诗意的海上田园

体验最原汁原味的渔家生活

生在渔家,长在岛上,拥有一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做一个自给自足的渔人,这就是岛上世代过着的饮风枕浪的讨海生活。

||经营渡船-海上渔家初印象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笋江)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被海水环抱的惠屿岛陆地不通却海路发达,岛上多为渔民,因此每家每户也都有自己的渔船。码头随时都会停靠着大大小小的船只。随着游客的增多,渔民会顺便做些渡船的生意,从肖厝码头到惠屿岛,大概需要15分钟,每个人也只要5块钱,与轮渡相比,这样的渔船更有海上人家的味道,与渔民们话话家常,听他们讲讲惠屿岛的故事,才是登岛的最佳打开方式。

||海上渔排

-独具特色的海上田园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破壳的激动)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破壳的激动)

在海岸边,可以看到远处海域上大大小小的小屋,木板、竹竿、泡沫板等纵横编织在一起,这就是惠屿岛上别具特色的“渔排”了,养殖着鱼虾、鲍鱼、海参、海带等海产品,年产数千吨,仅海带养殖就有5000多亩,鲍鱼5000多万粒。这里是渔人的养殖基地,更是他们的另一个家,他们昼夜住在这里,直到养殖的海产品售空才会回到岛上的家。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太平洋 啸尘)

站在岛上眺望独具风情的渔排,仿佛海上田园,蔚为壮观,尤其在日出日落之时,水天一色,更是有种风景独好之感。

||岛上居所-岛上传统民居群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自从岛民们靠养殖业发家致富后,大部分都盖起了小洋楼,但在岛的腹地,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渔家旧宅,楼层低矮的石头房错落有致。

蜿蜒起伏的水泥小道、充满年代感的木门、清净的庭院、门前的青菜、屋边的渔网,墙边搁置的船板桨楫,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渔家味道。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太平洋 啸尘)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太平洋 啸尘)

穿梭于街头巷尾,饱经时光磨砺的石头墙已泛黄,在阳光下倒是颇有几分欧洲中世纪古堡的意味,这样的淳朴自然真是让人越陷越深。

||自给自足的日常-惬意的小日子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poco 破壳的激动)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图虫网 林志民)

村民们主要靠养殖业为生,但平日里,只要风平浪静,就会有人在小岛上钓鱼,所钓之鱼一般也是自己食用,自给自足,何等惬意;妇女们平时喜欢在街头巷尾,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一边开海蛎一边聊天,也是充实且闲适;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月1thyu)

岛上耕地不多,只有90亩,主要种青菜和花生,也是自己吃......“我住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岛屿,泥土里藏着不与人说的秘密,月光下滩着似是而非的倦意,海浪拍打起日复一日的朝气”大概唱的就是这里吧~

露营、捡海螺,渔排上的海鲜盛宴

最不可错过的体验

等待日出日落,仰望星空,在水天一色的海边漫步、捡海螺,像当地人一样在水中游泳嬉戏,在渔排上垂钓,夜晚在沙滩烧烤,品尝当地最鲜的味道,这个只比鼓浪屿略大的小岛藏着无数有趣的体验等待你挖掘。

||露营-看最美的日出日落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在这里,你不必担心找不到酒店,作为露营圣地,你只需准备一定帐篷就好,看潮涨潮汐,日出日落,浪漫无比。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聚讯传媒)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聚讯传媒)

凌晨的惠屿岛像个刚睡醒的小婴儿,海面是干净澄澈的蓝,海浪声温柔细腻,沙滩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船,渔民们一天的劳作也就此开始;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惠屿岛)

夕阳西下,艳黄渐渐转变为褐红,微微泛红的海面好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嶙峋的岛礁、波光粼粼的海水,时间仿佛都凝固了,静静凝望就是此刻最大的享受。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月1thyu)

夜幕降临,美丽的星空自然不能错过,遥远天际的点点星光,远处灯火通明的油罐厂遥相呼应。对于久居高楼大厦的城市人来说,这样的静谧实在是难能可贵。

||品尝渔排上的海岛美食-靠山吃山,靠海尝鲜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泉州是一座生产海蛎的城市,只要到了泉州,随处可见关于海蛎的美味,可要说起泉州的

海蛎,当地人或许会这么告诉你:“想吃新鲜的海蛎,要到惠屿岛去!”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志远天下行)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爱吃橘子的猫)

来到惠屿岛就算来到了海鲜大本营了,不吃到扶墙都说不过去!最鲜的海鲜莫过于从海中直接打捞,现杀现做,渔排便是吃海鲜最好的去处,海蛎煎、鲍鱼炖排骨、煎九层糕、鲨鱼羹、海蛎紫菜煲加腊鱼炖豆腐都十分美味。

和着海风,挑着生蚝肉,吃着肥美的虾姑,和着鲜美的鱼汤,都给你原汁原味的鲜。

||做红团-惠屿岛最具特色的民俗之一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图虫网 郭劲瑜)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图:@图虫网 郭劲瑜)

如果赶在年节之时来到惠屿岛,一定不能错过做红团,这是惠屿岛最有特色的民俗之一,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五月中旬都会制作特大号的红团,相信会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体验。

实用信息

交通信息:

◆泉港本地出发:行车至肖厝码头,从肖厝码头坐船上岛。

◆厦门出发:有到泉港的班车,车程2h左右,然后行车至肖厝码头,从肖厝码头坐船上岛。

Tips:去惠屿岛首先要坐船,且惠屿岛只和肖厝村安排有固定时间的渡船,同时又有许多的私家船在等着载客,这是航程时间最短,最便捷的方式。

15年前通电,9年前通水,泉州这处绝美海域,低调得让人心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