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身的幸福就应当学会在动态中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

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物种对自然界具有强烈的反作用。人具有能动性的特殊属性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新的平衡,也可能导致失衡。

人类为了自身的幸福就应当学会在动态中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

为了自身的幸福就应当学会在动态中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

作为自然的人的存在不能脱离于自然,他必须向自然索取,人们用来进行创造的所有材料都根源于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永远也不能脱离自然。但是人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人尽管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但人不是消极地顺应自然,人的每一次活动都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和谐,在自然界中处处留下自己的痕迹,为自然打上人类的印记,使自然由“纯自然”变成“人化自然”。而动物则是消极地适应自然,它们不能改变自然。

为了自身的幸福就应当学会在动态中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

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动物是依靠改变自身来更好地适应的。与此不同,人在自己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时,就会设法改造环境,来使自然适应人的需要。由于动物是靠调整自身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它与自然界是直接统一的,二者间的关系是静态的、天然的和谐。与动物不同,人由于以改变环境来生存,就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天然和谐状态。正如弗洛姆所说:“在人的生存中,本质的东西恰恰就在于:他已经从动物的王国中、从本能的适应中脱颖而出。

为了自身的幸福就应当学会在动态中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

虽然他绝不曾离开自然,他仍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他已经超越了自然;而一旦从自然中挣脱出来,他便不可能返回于自然了;一旦从天国中被抛掷出来——在这天国中他和自然处于原始的同一状态——假如他还想返回天国,小天使手中的闪光之剑便挡住了他的去路。人只能通过发展他的理性,通过找到一种新的和谐、一种人间的和谐而向前发展,而不能去追求那一去不复返的前人类的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