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的铁浮屠和拐子马有什么不同?

夏有凉风61

谢友邀



拜读了已有答案,发现各位专家对评书还是很有研究的

那么,真实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到底是什么呢?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四》金国图经

金军作战,以步兵方队为主阵,以精锐骑兵为两翼,作战过程中很自然就会对敌方形成包抄




~《会编.卷二百二》.汪若海(答刂)子

汪若海为顺昌通判,大战在即,携家人和部分民众撤离,得知刘锜顺昌大捷后奉命以部分兵力留驻,部分退兵,感觉万分惋惜,写了这份东西

作为顺昌通判,对顺昌战事有很多渠道可以了解,汪若海对战况的描述应该是非常准确的,所以

1.铁浮屠是重装步兵,每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用皮索连接,以示守望相助,要死死一块

2.铁浮屠进攻战术就是简单的猪突,仗着甲厚一股脑往前走,后面还跟着一帮搬拒马的友军,每前进一步,拒马也跟着前进一步。拒马这玩意连马都跳不过去,身穿沉重盔甲的铁浮屠想后退都没有机会

3.拐子马是女真轻骑兵,弓不能远射,主要凭借机动性、冲击力和坚韧持久的耐力对敌方造成打击



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和冲击力,如果铁浮屠是重骑兵就会产生这样几个弊端

1.战马的速度不会完全相同,对后排的骑兵来说,前排的皮索就是移动的绊马绳,谁也不敢全力冲刺

2.连在一起的骑兵自然失去了机动性

3.马不能跃上城墙

4.倒下一匹马=损失三个骑兵,这种事估计敌人很高兴




岳珂是名将之后,但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文人,不知兵事,他能将事件的脉络写得很清楚,细节上极可能混淆

有关铁浮屠和拐子马的记载集中在绍兴十年,岳珂走访老兵、查阅资料时对这两个兵种没有完全弄明白,所以就混在一起了
~《宋史.岳飞传》

郾城之战事件完全真实,有关金军的描写细节上就出现了失误,来看当事人到底是怎么说的


~《岳飞郾城捷
奏》

1.金军从来没有只用骑兵发动一场攻城战,按金兵步骑比例3:7算,进攻郾城的金军应该另有步兵35000人,实际总兵力应该在五万左右

2.盖天大王名完颜宗贤,长期担任金国后方留守,此次参加郾城作战证明兀朮已经得到增援。与“谋知飞孤军无援,于是

并兵以御飞”相吻合

3.引文中划红线部分是岳家军骑兵战斗,绿线部分是步兵战斗状况描述,这一点毫无疑义。问题是与岳家军步兵的战斗是金军骑兵吗?

麻扎刀、提刀、大斧这类砍砸短兵器想够到骑兵很难,对付的应该是有重盔甲的步兵。再联系到这是一场攻城战,应该是兀朮见双方骑兵交战己方略处下风,便将本来用于攻城作战“其进如墙”的重步兵方队派上去,以期在野战中切割宋军骑兵。这时,岳飞派出了特种步兵与之交战

可见岳飞早就训练了一支专业整治铁浮屠的克星部队

4.从古至今都是“射人先射马”,骑兵往来冲突中马一倒下,基本上骑手就会变成肉泥,所以,马是被重点招呼的对象,战场中失去骑手的战马有的会奔散,也有的会随着熟悉的马队奔跑

这场交战,岳家军夺到战马二百匹,可见给金军造成的杀伤是巨大的,“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

可惜因为战斗结束时已经天黑,这份奏折中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从赵构的欣喜程度可见一斑





随后,七月十四日,岳家军在颖昌再次战胜金军主力
~《王贵颖昌捷奏


此战之后,金国重金打造的铁浮屠消失了,拐子马的说法也不见于记载,因为

1.被找到罩门的铁浮屠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失去了铁浮屠的配合,拐子马与普通骑兵已经没有了区别





为国钓鱼

在很多年前的女真部落,他们的组织叫做“猛安谋克”,猛安谋克没有其它兵种,只有骑兵。到后来,这些骑兵奋起反辽,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整个辽土;他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装备,每个人拥有了3匹马;他们喜欢从侧翼攻击敌人,像群狼一样撕咬对方;他们没有战法,有时候撤退也会突然地转身;只要有一个人还活着,他们就无所谓失败,于是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拐子马”。

曾几何时,女真人又多了一个“铁浮屠”呢?

从宋人的眼中看,铁浮屠产生于金宋战争期间,在此以前,没有铁浮屠出场的记录。

铁浮屠

从铁浮屠的装备和作用看,早期的女真人没那么有钱,装备不出这么昂贵的铁塔兵,而对付契丹人的头下军州,拐子马就足够了。可是宋人的军阵就不一样了,坚如铜墙铁壁的重步兵和威力夸张的“神臂弩”,让拐子马这点儿小身板就吃不消了,于是,用于正面冲锋,且抗击打能力超强的铁浮屠,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铁浮屠到底是谁发明的,我们已经不知道了,我们只知道用得最多的就是“四太子”金兀术。有人说它是仿效党项的平夏铁鹞子而打造的,但女真人和党项人之间没打几仗,党项人就臣服了,女真人估计连铁鹞子长什么样都还没看清楚。

铁鹞子

而且和西夏军作战的主要是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完颜宗望的东路军(金兀术所在这一路)基本就没有和西夏军打交道的机会,所以即使没有铁鹞子,铁浮屠都势在必行。

还有一点,铁浮屠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

这可能和“二太子”完颜宗望有关。宗望是阿骨打家最能打的人,也是金兀术的偶像,可惜他死得早,不然,金兀术掌权的时间可能还要无限延后。

完颜宗望

宗望这人虽身在军旅,但很信佛,而且长相丰腴,有点儿像如来佛祖,所以军中都称其为“菩萨太子”。而在佛语里面,铁浮屠就是铁塔的意思,所以不排除铁浮屠就是宗望所建,取名“铁塔”。当然也有可能是金兀术所建,由宗望赐的名,当时金兀术是宗望手下最能打的先锋。

铁浮屠之所以让宋人害怕,是因为他们用的是一种不要命的打法。铁浮屠,人、马皆着重甲,刀箭不入,而且人用铁索相连,即使中“招”(神臂弩或震天雷),人在马上,马势不减,对宋军的阵法形成碾压式的冲击,所以经历过铁浮屠的人会由衷的惊叹:金兵过万,势不可挡!

金兵过万

当然,铁浮屠是金兀术的一支特种部队,人数不多,只有几千人,主要力量还是拐子马,因为机动力强,“靖康之变”和“搜山检海”多是拐子马的功劳,因为它需要长途奔袭。

金兀术的不败神话最终还是终结在了宋将吴玠的川陕军和岳飞的背嵬军、游奕军之手,高手之间的较量即将展开。

金兀术的主题就告一段落,他的故事还没完,在接下来的南宋“中兴四将”中,他还有重要的戏份。


蜀山笔侠

铁浮屠和拐子马的概念,我最早是在岳飞传的故事中接触到的。他们是女真金兀术骑兵的名称,铁浮屠是重骑兵,拐子马🐴是轻骑兵,两者配合作战,战斗力强大,在当时属于先进的部队装备。



小时候,看《说岳全传》,听刘兰芳的岳飞传,搞不懂为什么文明的宋朝军队打不过野蛮的金兵,八万金兵破宋军20万,汴梁城下,缔结不平等条约。“靖康之变”,成为奇耻大辱。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女真金兵装备精良,有先进的铁浮屠拐子马骑兵。

中国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封建统治者,往往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只知贪图享受骄奢淫逸,以天朝自居不思进取,软弱的赵宋就是这样一个朝代,辽金趁机发展壮大起来。

富国强兵,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赵宋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但政治腐败,宋徽宗陶醉盛世夜郎自大的时候,女真金军金兀术在悄无声息地发展他的先进军备金浮图和拐子马。


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铁浮屠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



拐子马”金军主力两翼骑兵,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被布置在两翼,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

拐子马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冲锋陷阵的“重枪拐子马”,后者为轻装上阵、侧翼突袭的”弓箭拐子马“ -

铁浮屠与拐子马一起随同金兀术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时刻不要忘记战争。时刻不要忘记发展科技,以先进的技术提高军队的装备。空谈误国,自大必然失败。宋金战争是一个例子,中日甲午海战也是一个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来自粉粉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