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曾十代为国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美誉,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智慧的结晶,创造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历经千古、世代相传,直至今天。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在中华文明进程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各族人民构筑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目前,全市已经被认定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已有4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项目有11项,省级项目有75项,市级项目有145项。南京市民对非遗的认知度、认同感、自豪感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普遍提高。2017年3月1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非遗工作的保护奠定了法制基础。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国务院决定把“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一年。我们以图文的形式分批将南京的非遗项目展示给读者,共同用行动来弘扬、保护、传承和发展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淮灯会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明初之后,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如今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

秦淮灯彩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秦淮灯彩是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蕴涵着历代南京人民的真挚情感和热爱生活的审美理念。秦淮灯彩展示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早在东晋时期,南京就出现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南朝时期灯彩开始从深宫走向民间,南京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灯火满市井”的壮观盛景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秦淮灯彩艺术得以迅速发展,享有“秦淮灯火(彩)甲天下”之美誉。早先的秦淮灯彩完全是手工制作,突出原汁原味的题材表现和浓郁强烈的本土气息。后来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观察体验,提炼概括,取诸家灯彩之长,形成色彩上瑰丽明快、造型上简约大方、品位上大俗大雅等特点。

南京云锦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金箔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当今中国许多寺庙及古建筑上都运用了南京金箔。除在佛像、建筑物、工艺品上贴饰金箔外,历史上将金箔更多地制成金线用于皇家贵族的服饰上,金线和蚕丝织成绫锦称为织金,即今南京云锦的一种。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江苏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之一。南京古称金陵,这里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佛教刻经事业源远流长。公元1866年(清同治五年),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传承中国古代佛经、佛像木刻雕版印刷技艺,百余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6年5月20日,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金银细工制品及传统工艺始于六朝,精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兴于民国,创新于当代。金银细工以金银摆件(器皿)和金银首饰为主,作品精美绝伦,是历代金银工匠高超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享有盛誉。南京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主要保护单位南京宝庆银楼,较完整地保存和传承了我国金银细工传统技艺。南京宝庆银楼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从事传统金银饰品(摆件)工艺已有近200年历史。

南京板鸭制作工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据《玄武湖志》引梁吴均《齐春秋》说,“板鸭始于六朝,当时两军对垒,作战激烈,无暇顾及饭食,便炊米煮鸭,用荷叶裹之,以为军粮,称荷叶裹鸭”,此即最早的南京板鸭。据清·乾隆《江宁新志》记载:“购觅取肥鸭者,用微暖老汁浸润之,火炙,色极嫩,秋冬尤佳,俗称板鸭。南京板鸭俗称"琵琶鸭",又称“官礼板鸭”和“贡鸭”,素有“北烤鸭南板鸭”之美名,是南京地区一道传统名菜,用盐卤腌制风干而成,分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因其肉质细嫩紧密,像一块板似的,故名板鸭。

鹅绒制作技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天鹅绒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汉镜衣,在元代著名的“丝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明代大量生产,并销往日本、葡萄牙、荷兰、新加坡等地,尤受日本人喜爱。天鹅绒逐渐从“织素”发展为“起花”、“割花”。且渐趋完美。漳绒自明代传到南京江宁织造府后,经加工创新,发展成南京独有的雕花天鹅绒,在文人士大夫中风行无匹,一时间“金陵绒贵”,达官贵人无不攀比,以身穿雕花天鹅绒为荣。

绒花制作技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绒花制作艺人周家凤

南京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始于唐朝,谐音“荣华”,相传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清时代更具规格,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当年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是热闹非凡的“花市大街”,经营绒花的店铺盛极一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绒花的制作以家庭作坊为主制作绒花的工业主要分布于城南门东、门西地区,以马巷铜作坊、上浮桥等地段为多,全城约有四十多户,马巷就有三家有名的业户:“柯恒泰”、“张义泰”、“马荣兴”。其中,出身绒花世家,六代从事绒花工艺的吴长泉最早就是“张义泰”的学徒,著名的绒花老艺人周家凤12岁时从乡下(江宁县龙都镇东家村)来到南京学艺,也是在“张义泰”拜师于吴长泉。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世界青年大会上,南京绒花荣膺组委会荣誉大奖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

妈祖庙会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三月二十三是妈祖的诞生日,也是下关人的盛典。这一天,所有的人都往下关的天妃宫涌来,人们虔敬地祭拜天妃,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吉祥平安,而庙会上热闹的交易和精彩的表演,则把人们内心的企盼演绎成开心的笑颜。南京妈祖庙会自明代迄今,时兴时衰,绵延不绝。妈祖庙会主要集中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日前后,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因其融入了南京的地方文化元素,所以显示出与沿海地区妈祖庙会活动不同的文化魅力。

南京白局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白局诞生于云锦机房,诞生于织机之上,诞生于织工的口中。本是为了发泄、为了解闷、为了找乐,不想,却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南京白局是扎根南京本土的独特的民间曲艺,与云锦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明代,南京的丝织业非常繁荣,到了清代更进入鼎盛时期。许多织锦工人在劳作之余,常用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三五成群地自娱自乐。他们“受请不受物”,白唱不卖钱。因此谓之“白局”。清末民国初年,著名文人夏仁虎在《岁华忆语》中记述过“走白局”之事。可见白局至少在清代晚期就已经在南京地区盛行了。演唱语言采用南京方言,除演唱传统的曲目外,也常常将新闻、趣事编排成曲,加以演唱。白局多以坐唱为主,道具简单、便于流传,不受场地限制,室内、室外、田间、地头都可摆局演唱。

南京评话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明代南京就有艺人说书活动。明末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评话艺人皆奉其为开派宗师。当时另一位南京著名说书艺人王月生也曾名噪一时。明末清初“说善书”的代表人物还有梦明和尚与醒姑,每次在南京说书献艺,都能引来观者如堵、好评如潮。南京评话艺术发展到乾隆时期以后,“说善书”艺人赵姓菩萨(其真名不详)创立了行会组织“三皇会”,三皇会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以后才停止活动。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一些外地曲艺演员纷纷到夫子庙一带做场献艺。不久,江苏巡抚丁日昌奏旨获准在江苏境内开展“禁淫词小说”运动。南京评话的发展又受到较大影响。清末民初,南京评话进入发展的兴盛期,到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演出场所纷纷涌现,促进了南京评话事业的繁荣发展,也产生了不少名家高手。

南京白话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清末民国初年,南京曲艺活动蓬勃发展,各路曲艺名家荟萃金陵,竞相登台献艺,北方相声这一曲艺形式从此开始在南京站稳脚跟。当时,南京有两位原先说评话的同父异母兄弟周凤明和钱天笑(原名周凤亮,后来改此艺名),摒弃北方方言中不为南京民众所接受的生僻口语,直接改用南京方言、土语插科打诨。经过一番改良,他们在1930年初演成功,接着又开始尝试用南京方言表演更多的相声曲目。在根据同名相声传统曲目移植而成的《杂学唱》中,钱天笑将原先用京剧等形式学唱的内容,改为用南京白局、数莲花、扬剧等曲调表演。《杂学唱》成为南京白话的雏形,钱天笑对南京白话的产生发展有重要贡献。南京白话对传承、保护本土方言和研究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07年,南京白话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五件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打五件”最早起源于河南省光山县、罗山县一带,明末清初时,逐渐传入江、浙、皖一带。其最初的传人是洪、南、梅三姓。洪、南二姓传人不详,梅氏弟子自称“梅门”,其祖师爷为梅洪义。梅门四代以后,逐渐传入溧水。“打五件”可以一人表演,亦可三五人一组,结伴演唱。表演时,没有舞台,没有现成的台本,演员也不化妆,大多为即兴发挥,或采用一人主唱,其他人帮腔的形式表演。主要唱腔叫“四平腔”。“打五件”的道具非常简单,主要有大锣、小锣、鼓、镲和匀板等5件,可以全部捆扎在一只高脚凳上,需要演出的时候,扛起来就可以出发。在表演时,伴随着各种乐器的烘托、渲染,能够模拟故事发生时的场景和气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007年,“打五件”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送春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送春也叫唱春、颂春,是高淳民间演唱的一种表现形式。高淳送春起源于明初的“打春”。“明洪武年间,每至冬至前后,南京孝陵卫人于京兆领昼鼓二十四面,沿街打鼓唱吉语,索钱米,名‘打春’,至迎春日止”。在李诩(1506~1593)的《戒庵漫笔》中记载:“金陵春前一月,沿街有鸣锣跳唱乞米者,名打春,相传太祖见田野中有此,命翰林撰词使城中亦为之。……谓之村田乐。”明时“打春”的“鸣锣跳唱”与高淳送春的“一人敲锣、一人击鼓”的形式基本一致。

送麒麟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送麒麟”又名宫锣鼓、唱门子,其形式源于风阳花鼓。名为送麒麟,实为一种文明乞讨方式。麒麟乃是传说中的神兽,在百兽中仅次于龙,与龙、凤、龟合为四灵。 麒麟含仁怀义,历朝历代都把它作为吉祥物,古代的各朝都常采用。 “送麒麟”表演形式多样,人员少则1~2人,多则5~6人,一般除夕至初五之间表演较多。表演者扛着纸糊篾扎的涂彩麒麟到各家各户送麒麟,先在人家门前敲打一番锣鼓,然后又说又唱,众人附和,敲与唱交替进行,祝福吉利话语随口道来,人称“急口才”。 “送麒麟”是我国古老而又久远的一种民间曲艺表演形式,尽管它出生卑贱,但由于它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的即兴说唱,故深受百姓欢迎。

阴腔目连戏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高淳阳腔目连戏是一种传统戏曲剧种。高淳最古老的戏台为元朝万寿戏台;源于元末明初的《高淳阳腔目连戏》,在全国各类古剧种占有一席之地。

洪山戏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六合地处江淮之间,地方语言为江淮语系。六合民间“做会”由来以久,有庄会、庙会、盂兰会、开耕会、青苗会、牛栏会等。洪山戏是由香火会演变发展而成的,是南京地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六合洪山戏流行分布区域非常广阔,除遍及六合区乡镇外,还扩展到上海、南京市区以及苏南其他地区、苏北和周边的安徽天长、来安等地。香火会源于周代“乡人傩”。香火会分内、外坛 ,内坛法事说唱神书;外坛法事为杂技武术(百戏)。

影戏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汉代,唐宋时期流行,明清时流派纷呈,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明清时期,南京夫子庙一带有皮影戏表演。南京皮影戏由作为道具的皮影和皮影戏两部分组成,前者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后者属于戏剧的范畴。南京皮影戏由艺人操纵皮影道具,配以灯光、音乐、说唱,在银幕上表演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皮影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极具收藏价值。

南京剪纸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南京民间剪纸,据清代道光年间甘熙撰写的《白下锁言》等史料记载,明代初年已十分流行。民国初期始,近现代南京著名剪纸艺人武老太、马志宏、张吉根等先后来南京挂牌剪纸。夫子庙的“上海”和“皇后”花样花线店,鱼市街的“腾厚记”香烛纸马店等,都是当时南京较为著名的制作、销售剪刻纸的店铺。20世纪50年代后,先后成立了南京民间剪纸合作社和民间工艺厂,制作剪纸并出口外销。

十竹斋饾彩拱花技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十竹斋的水印木刻是继承传统的套印技术发展起来的。雕版印刷经过五代、两宋时期的不断努力与改进,出现套印的刊本。元代《金刚经》便是用朱墨两色套印。明万历、天启年间出现两色以至五色套印。明末著名书画家、刻书家胡正言,31岁时流寓南京,他继承上述彩色印刷的传统,经与当时民间刻工的共同努力,创就十竹斋水印木刻的“餖版”、“拱花”技法。

南京微雕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微雕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独具风格的“特技”之一,又称“神刻意雕”。雕刻时,肉眼看不到字,全凭感觉运力。微雕的特点是以微取胜、微中见宏。中国微雕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朔到两千多年以前,陕西固原出土的西周甲骨残片,就雕有小如米粒的篆字,笔画细如发丝。微雕艺术唐宋以来多有记载,宋郭若虚《国画见闻》:“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如今微雕艺术很多地区都有,其中以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地最为著名。南京地区已故傅抱石先生,不仅是国画大师,亦是篆刻和微雕巨匠。其71方印章中有一方《采芳洲兮杜若》闲章格外引人瞩目。仅2.8cm×4.0cm大的鸡血石印章侧面,以行书雕刻《离骚》全文及序、跋于其上,共2765字,堪称微雕巨作。微雕艺术艺在“微”,愈是细微,功夫愈精,价值也愈高。微雕十分讲究画面和章法的艺术,意在“精”。微雕的雕刻师首先要有很深的书法和绘画功底,虽然微雕细微到无法用肉眼辩认,但在放大镜下仍然十分精美,如大幅的书法精品。

戏剧脸谱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我国的戏剧脸谱艺术具有悠久历史,相传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关系。随着戏曲表演各类角色的分工不断细化,各大剧种逐步有了规范的脸谱。清乾隆以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的基本勾法。清末,各类角色的脸谱已趋向定型化。清光绪年间产生工艺戏曲脸谱,并由平面趋立体,色彩上也变化有致,且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人们喜爱的民族艺术。南京京剧脸谱艺术的代表人物有颜少奎和程少岩两位,他们都是江苏省京剧院演员出身,爱好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在长期的研究创作中,形成了各自风格,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京剧脸谱艺术。

南京仿古牙雕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仿古牙雕是南京市著名工艺美术三宝之一,也是全国四大著名牙雕之一。20世纪30年代起,南京东山镇一些擅长雕刻的艺人在上海以从事象牙文物修复及象牙雕刻谋生。40年代末,部分牙雕艺人返回南京原籍。1957年,牙雕艺人孙遇祥、沈正明等7人发起成立南京象牙雕刻社(后改名为南京工艺雕刻试验工厂)。1959年,聘请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复制和鉴定家陈新民作指导,开始研究复制古代象牙雕刻,并取得成功,从此形成以仿古作旧为主要特色的南京牙雕风格。

金陵竹刻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金陵竹刻是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之一,明朝中期已闻名于世,时与嘉定竹刻并列为我国竹刻艺坛两大流派。明朝正德年间,金陵人李耀擅长象牙印章,又工扇骨雕刻,是为金陵竹刻的先驱。至万历年间,濮仲谦在吸收李耀扇骨雕刻特征的基础上,创立以简、浅为特色的金陵竹刻流派,并影响全国。清代乾隆时期,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潘西凤又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技艺更为精湛,题材、造型也比以前扩大。嘉庆、道光年间,方成为金陵竹刻的领军人物,他工诗文,善书画,精铁笔,尤擅竹刻,人称“方竹”,使金陵竹刻艺术更上一层楼。

南京瓷刻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瓷刻又名刻瓷,就是用刀和色彩在出窑的瓷器上“绣花”,所以观它有笔墨,触它有手感。我国南北朝时期瓷刻已出现萌芽。到宋代,我国陶瓷业蓬勃发展,大量精美优质的瓷器不断问世,皇帝和一些达官贵人在玩赏瓷器时,时常在那些晶莹如玉的瓷釉上题诗作画以自娱。为了使笔痕墨迹永久恒新,就命手艺高超的工艺雕刻家进行镌刻,瓷刻便正式诞生。但由于它的创作难度较大,历来在民间流传不广。明末清初时才开始在一些手艺人和书画家中流行,使瓷刻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清代末年,南京已有瓷刻工艺。南京市博物馆收藏有南京现存最早的一件瓷刻插屏《啸马图》,系清宣统二年南京画家胡郯卿绘、戴玉屏作刻瓷加工,弥足珍贵。

竹马(东坝大马灯)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大马灯是南京高淳著名的民俗活动,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在高淳区东坝镇、固城镇两地流传,被誉为江南一绝,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舞(骆山大龙)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骆山大龙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骆山大龙龙身巨大,体长将近百米,参与者达五百人之多,号称“江南第一大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雀蹦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麻雀蹦(方山大鼓)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

江浦手狮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舞蹈形式,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舞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此舞便保留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

古琴艺术(金陵琴派)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古琴金陵派源自于明代皇家乐官,是建立在金陵长期的古琴文化基础上的一支独特古琴派别,在演奏技法上具端庄肃穆,儒雅超然之风又不失严谨规范的特点,尽显皇家风范。清末民初,黄勉之创办金陵琴社,活跃了当时南京的琴艺活动。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一直以来金陵派兼习众家之长,但并不存在独立的谱籍,金陵派在明清之际昙花一现后即不再为人所知。

留左吹打乐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一)

留左吹打乐发源于南京市六合区长芦地区,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屯兵驻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传隋唐时期(距今1300多年)罗家将屯兵百万,安营扎寨在现在的六合区留左、留中、留右的地界内。由于罗家将士爱民善战,屡战屡胜,深得人民爱戴,百姓们常杀猪宰羊,玩着提灯,吹吹打打地到军营中犒劳将士,军营中大小战鼓齐鸣,以示谢意,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留左打击乐《大曲》和《小曲》,是军风、民俗的历史记忆,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