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鑫保”,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平安的这款新产品,安鑫保,上市一个月了,一直有人问怎么样。都一笑带过,一是怕写了平安粉又组团前来谩骂,二来,产品实在平常,形态都是几年前的了,而该有的毛病(比方等待期退现价),一个都没少。但是,也并非像某些人批判得那样一无是处。

反正,就是这么一个产品吧,没什么特点,但是在宣传上抓住了老百姓“既想要重疾保障,又想返本,万一出了事情身故了也能有钱拿”的心理。

所以,这一波波的宣传下,还是有很多人买单。

也没什么不行,就是看你买产品时,安的哪份心就可以。买了觉得安心就好。

产品稀罕么?

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一个“传统两全险+提前给付重疾”的组合,这种形态,早在N年以前(N≥10,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就有很多公司在卖,尤其是银行保险渠道和电话行销渠道。保险期间内,如果得重疾,赔重疾保额,如果身故了也拿保额,如果安然无恙活到保险期满,那么把你交的保费全部还给你。产品责任简单,好理解,也符合大众“旱涝保收”的心理。所以,一度是市场热销产品。

再所以,平安这时候推出这样的产品组合,财经君还是略诧异的。而且据不完全统计,这种产品,平安早年肯定也出过,所以,首款的说法,肯定是欠妥当的。

啰嗦完了背景,就可以说说保险责任了:

  • 重疾(45种)保障保障:100%保额

  • 身故保障:18岁前返还保费,18岁后100%保额

  • 满期金:返还已交保费

你要说这形态有毛病吗?真没有。很多人在说的,这个产品,要论保障,杠杆率不如纯重疾,论返本,不如放在其他渠道回报高。你要这么说,此类产品都是一个道理,所以,财经君觉得反而没什么可多说的(顶了多大压力才敢说这样的话啊,不会有人赶着来骂,说我替平安洗白白了吧?)。

问题在哪里呢?

虽然产品形态,财经君觉得没啥毛病,但是,魔鬼还是藏在细节里啊,该说的还是得说。

1.重疾种类不够丰富

注意,财经君没说重疾种类不够多啊,其实45种基本够用了,但在这个动辄上百种的时代,45种重疾的新产品,确实诚意略欠,怎么着也和平安福打平嘛。关键是,45种,也不便宜嘛,-_- !

2.木有轻症保障及豁免

除了重疾种类相对较少之外,这个产品竟然木有轻症保障,更别提轻症豁免了。虽然财经君一再说,买产品要抓主要矛盾,但是,轻症现在几乎已经成了所有重疾产品的标配,一贯走在时代前列的平安,在新产品中竟然完全没有含这两个责任责任,也是挺出人意料。

3.等待期内只退现价

这个问题,更是老梗了,不知道要被诟病到什么时候才肯改。而且这个产品和平安福不一样,附加重疾和主险的保额是一样的,所以,如果在等待期内得了重疾,就只退还主附险的现金价值,然后合同终止,什么保障都没有了。对于这一点,此文有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费口舌了关于等待期的那些秘密,全都说给你听

保费保费保费

但是,但是!在宣传材料里,把这个产品和鑫盛做比较,然后得出结论,说比鑫盛普遍便宜20%-30%,0岁小孩费率是鑫盛的一半,财经君就不乐意了。

同学,这两个产品,一个分红,一个非分红,一个终身,一个定期,能这么粗暴地比较费率吗?简直是叔可忍,君不可忍。所以啊,想要别人不说闲话,得自己厚道才行啊。

至于具体保费高低,有兴趣的自己去网上找一下,这么简单的产品,还是比较好比的,大晚上的,就不熬夜给你们做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