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从一穷二白到快速崛起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从一穷二白到快速崛起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从一穷二白到快速崛起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改革开放前的巴彦淖尔,虽然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但工业经济欠缺。

1978年,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巴彦淖尔人与时俱进,锐意革新,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巴彦淖尔工业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从打破传统观念和旧体制的禁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体制和机制全面创新,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并且在改革中实现巨变。

如今,走进巴彦淖尔各个工业园区,一个个繁忙火热的场景展现在眼前:一系列重大项目施工建设,机器设备轰鸣运转,现代化生产线有序作业……一曲工业强市的旋律正在巴彦淖尔大地上激荡回响。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从一穷二白到快速崛起

纺织企业

围绕农业资源搞工业,掀起第一波工业化浪潮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从一穷二白到快速崛起

设施农业

改革开放后,杭锦后旗围绕农业资源搞工业,引进浙江大好大炒货企业为葵花产业“打桩”;引进草原兴发为肉羊产业找通道;引进中粮屯河番茄酱加工线为新增番茄种植品种铺设引线;引进伊利乳品加工线为农民发展奶牛业、扩大增收渠道提供先期条件……掀起了全市第一波工业化浪潮。


其他旗县区紧随其后围绕农业资源搞工业,伊利、鲁花等国内知名企业被先后引进,圣牧高科、草原宏宝食品有限公司、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美洋洋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逐渐构筑起巴彦淖尔乳、肉、绒、粮油、蔬菜瓜果、饲草料、炒货、酿酒、林苇、药材等十大产业脊梁。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从一穷二白到快速崛起

天然气液化项目

2003年,我市明确了建立“农畜产品加工业、矿山及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把原来“遍地开花”式的“由少到多”工业发展模式转化为“顶天立地”的“由多到优”工业发展模式,工业企业组成结构、工业生产内容开始向多元化挺进。此后,随着中国西部矿业、大中矿业、飞尚公司、太平矿业、紫金矿业等一批矿山企业相继建成、分步投产,我市矿山及冶金工业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十二五”时期,围绕打造新型煤化工和氯碱化工循环经济、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有色和黑色金属生产加工、清洁能源生产输出、境外资源深加工等五个基地,我市逐步形成了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矿山冶金工业、电力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新兴产业(生物制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其中,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我市重点布局绿色产业,利用乌兰布和沙漠丰富的光能资源,我市在苍茫大漠腹地构筑起绿色新能源高地,先后引进国电、国华、神州光伏、昌盛日电、仁创科技等企业;依托富集的风能资源,我市吸引了国电龙源、国电电力、国华、中电投、鲁能、华能、大唐、华电等30多家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

从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到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矿山冶金工业、电力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新兴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再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从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到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涌进……在经历了由粗放到科学发展的转型之后,我市工业经济真正实现了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飞跃。

高晓龙 焦世聪 邢皓/图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从一穷二白到快速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