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培改革是否步入宿迁医改后尘

驾培改革是否步入宿迁医改后尘

改革

一、宿迁医改模式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

中国走到今天,在民生保障方面曾经走出一条适应国情、适应我们制度安排的路。但后来在民生领域盲目 “与国际接轨”,导致今天形成了“四座大山”——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住房难。

我们曾经笃信市场,以为市场真的能搞定一切,然而,市场却往往失灵,特别是在民生领域与社会建设上。现在仍有不少人依旧沉浸在市场迷思之中,这是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时刻注意的。

驾培改革是否步入宿迁医改后尘

民生

驾培改革是否步入宿迁医改后尘

宿迁

驾培改革是否步入宿迁医改后尘

医疗改革

二、驾培与医疗的共同点是民生

民生,是指人民、居民的日常生活事项,例如衣、食、住、行、就业、娱乐、家庭、社团、公司、旅游等。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驾培改革是否步入宿迁医改后尘

情系民生

驾培改革是否步入宿迁医改后尘

民生之一的行

驾培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基本安全驾驶技能(民生之一的行)。明显具有民生。驾培市场化,就是驾校追求利益最大化。其结果就是以考取驾照为唯一目标。而不顾是否具有安全意识的安全驾驶技能。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驾驶人具有驾驶证,但达到有序交通秩序应尽的义务少之又少。进一步发酵,就是交通拥堵,直至交通事故泛滥。

三、驾培市场化及趋势

1993年,国务院提出《关于研究道路交通管理分工和地方交通公安机构干警评授警衔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3]204号),提出驾驶员培训方面的管理职责分工。在2004年之前,驾培处于半官方控制状态。2004年之后,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明确驾培市场化。在市场化方面,全国各地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了运作。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8号)指出,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

驾培改革是否步入宿迁医改后尘

学车

2018年,迎来我国驾培历史性拐点。驾培过剩。驾校将无奈地部分离开市场。在买方市场、培训能力极度过剩的情况下,在部分驾校生存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应试教育远离素质教育将越来越严重。其结果就是,驾培行业培养道路交通安全所需要驾驶人的目标更难以实现。这应当是摆在全国决策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文引用民生之一的宿迁医改模式的今天,是否是民生之一驾培改革明天?值得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