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摘 要

P2P壳的价值是如何产生的?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又是哪些大鳄愿意在这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做接盘侠?本文竭力为您揭开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正常运营平台为1877家,已经停业或问题平台达到4237家。

想象一下,在监管态势趋严备案标准提高运营成本高涨等外部环境的高压下,能够走到最后、跳过龙门的平台,必然寥寥以百计,甚至更低。而目前平台如群鱼一般,游向备案的龙门,腾挪艰难,竞争惨烈,而龙门何时开闸也是未知数,这对于原本根基不稳的网贷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营的1877家平台,未来命运,无非几种选择:

1、头部合规平台,跃过龙门,修成正果,纳入金融监管,谨慎从事业务;

2、弱小或合规差的平台,好则平稳退出,挥泪道别,坏则跑路暴雷,身败名裂;

3、中间一大部分平台,日子过得艰难,如鸡肋般存在,幸运者获得实力雄厚者青睐,一举迈入头部行列,不幸者则进退两难,挣扎度日,等待时间和命运的裁判。

无论何种选择,头顶乌云不散,个中煎熬愈烈……对多数平台而言,“3”似乎还透漏着一丝丝的光明……

今天我们就分析下,在这个山雨欲来的节骨眼,谁是那个豪气冲天的网贷平台的买家

1P2P头顶“三座大山”

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想要搞清楚谁愿意来买平台,首先需要看一下,目前平台所遇到的难题

第一,资产获取难题网贷平台按照目前监管的定位为信息中介,为借款人与出借人进行撮合。但是实际中,这么操作的平台比例不高,大多数平台,尤其是中间部分平台,或多或少都有信用中介的属性,业务操作本质上与银行一样,赚的是息差,资金池、刚性兑付等在所难免。但是其获取优质资产的能力远不如银行,且成本高昂,因此资产荒,准确的说是优质资产荒(资产的优质直接决定着坏账率的高低)是这类网贷平台遇到的第一大难题。

第二,资金获取难题网贷平台数量很大,竞争充分,获客成本高昂,据报道,目前网贷平台获客成本由数百元扩展到数千元,对于中小平台,获客难,留住客户更难。没有足够的有效投资客户,优质资产也会得而复失,形成恶性循环。但是,高昂的获客成本,会大幅

挤压平台利润,导致平台日子难过。

第三,合规性难题网贷平台,经历野蛮生长后,迎来了一连串的强监管,为满足监管要求,必然需要人力资本投入,调整业务模式,与外部第三方合作,平台合规成本大幅提升,让本来日子就难过的平台,更加捉襟见肘。

上面三个难题,是中小平台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这三大难题,犹如三座大山,如果不搬离,迟早会将平台压垮。

2谁是搬山人

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而所谓的市场买家,就是能够消除这三座大山的搬山人。

首先,可以提供优质资产所谓优质资产,就是经过严格的风控模型筛选出来的资产,具体到网贷平台,就是优质的借款人,或者有确定的场景可以确保债权的回收。

比如,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在其供应链环节,有若干中小企业需要资金。在这个场景下,核心企业(超市)便是还款的保障,这里的保障不单纯是核心企业的担保,更多的是,核心企业掌握的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经营数据,这些数据真实有效,经过科学的风控模型的处理,便可以有效甄别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同时,对资金进行闭环管理,进一步防范借款逾期的风险。

其次,有低成本的获客渠道获客的本质,是让投资人对平台产品产生兴趣并进行投资,核心点有二,投资人对平台产品认同和对平台信任

值得信赖肯定是第一要素,但不是唯一要素,大家对银行最信任,但是也有1万亿的网贷规模存在,说明产品本身也很重要,投资的便利性,利率的高低、流动性等均是客户选择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型企业集团有获客优势(与集团成员有着天然信任关系,无需花巨资建立信任关系),头部网贷平台有获客优势(品牌效应明显,易建立信任关系,同时产品设计合理),自带流量的社交或购物平台(平台品牌效应,客户迁移成本低)等等。

最后,合规成本无压力合规成本是网贷运营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中小平台也许压力巨大,但是对于有实力的机构,这些可能都不是问题,人才济济,粮草充足,完全可以驾驭网贷细微而复杂的合规性要求。

搬山人,无需三座大山都搬走,只需要将山搬走部分,让网贷平台可以自如伸展,这个业务就可以顺利运转下去。比如,获取优质资产能力强的公司,即便获客能力一般,也可能是网贷机构优质的操盘手。

3壳是怎么产生的

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问题来了,搬山人有如此实力,新设一个平台,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安全性角度,均是最优选择,为何偏偏要接手一个相貌平平的网贷平台?

这还得回到《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57号文中寻找答案。

根据《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

规定:“对于在《办法》发布之日( 2016 年 8 月 24 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

这一规定,就把有实力做网贷,但是没有赶上时机的机构逼向了收购的道路。

这么做,非常具有政治智慧

跳过龙门的平台数量有限,大量平台需要善后,如果不在制度上给存量机构一个合适的退出机制,那么大量中间序列的平台恐怕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该规定,就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赋予2016年8月24日之前设立的平台一个壳价值,创造一个买卖市场,借助实力买家的力量,透过重组并购,逐步消化存量中小网贷平台的风险。

分析至此,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交易的网贷平台,其主要交易的核心就是

网贷平台这个壳的价值,下一期,我们继续延展,分析一下这个壳有着怎样的内里乾坤?

PS:老余系飒姐同一团队的战友

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肖飒,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国银行法学会理事、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首批成员。被评为2016及2017年度五道口金融学院未央网最佳专栏作者、网贷之家最受欢迎专栏作者,财新、证券时报、新浪财经、凤凰财经专栏作家。

办公邮箱:[email protected]

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团队文章|谁是P2P平台的神秘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