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聚焦:年近80的院士,不僅全程英文授課,還帶領團隊榮獲8項國家三大獎!

1956年,交通大學響應黨和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6000多位交大西遷的骨幹力量,從上海的徐家彙火車站出發,手持印有“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粉紅色乘車證,登上了開往古城西安的專列。

陶文銓院士正是交大西遷後培養的第一批學生,“交大無論在哪兒,我都要考!”就這樣,陶文銓院士來到西安,見證了西安交通大學校園裡梧桐樹從手臂般大小到長成參天大樹,“我受到西遷老教師種種動人事蹟的感召,受到西遷精神的長期薰陶,可以說是西遷精神的最長受益者。”他說。

央視聚焦:年近80的院士,不僅全程英文授課,還帶領團隊榮獲8項國家三大獎!

5月19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開講啦》“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系列節目之西安交通大學專場節目播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數值傳熱知名專家、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稱號獲得者陶文銓院士以一名交大西遷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交通大學西遷人、西遷事、西遷情,帶領觀眾再次回到了那段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中。

節目中,當主持人撒貝寧稱陶院士是年近八十高齡時,陶院士立刻“較真”自己才七十九,是個“七零後”。而其他兩個外號也可見陶院士精神矍鑠:一個是“九三學社”,每天九點鐘準時上班,凌晨三點之後學生還經常能收到他發來的郵件,這樣好的精力讓學生們都敬佩不已;另一個外號是“飛行員”,至今保持著每週一次的出差頻率,感興趣的科學問題都要自己親自去而不願意讓年輕人代替自己去。當主持人好奇“總覺得像您這樣的科學家,應該是所有的東西您都知道的”,陶院士一臉嚴肅地說“科學在不斷地發展,新的事物不斷出現,必須繼續學習,學到老活到老嘛!” 過去我們都說活到老學到老,感覺學習是跟著人的壽命走,陶老師是反過來,

“學到老活到老”,你能學到什麼時候,你的壽命就有多長。

央視聚焦:年近80的院士,不僅全程英文授課,還帶領團隊榮獲8項國家三大獎!

這樣一位“七零後”雖滿頭花髮,至今仍佇立講臺,甚至從2013年起全程用英語為研究生開課數值傳熱學。這門課已成為西安交大的“網紅”課,300多個位置的教室每節課都會擠著400多個學生,陶院士還貼心為沒有位置的的同學準備了小馬紮。一位上課總坐在第一排的青年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觀察:這門課雖然開了5年,但陶院士的PPT永遠在更新,課前永遠是早早來到教室默唸備課。而這種精益求精、嚴謹負責的精神也在陶院士的學生身上落下深深的烙印。

從1966年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算起,陶文銓在講臺上已經度過了51個春秋。這些年來,除了出國進修的兩年外,他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堅持授課。陶文銓講課很有特色,重點突出且信息量大,深受學生歡迎。在對本科生的教學中,他注意引入新內容,並且常常通過採用撰寫課程論文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研究生課程則加大新內容的比例;對博士生的課程,每次都要更新15%到20%的內容,還特意引入一些有分歧的觀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討與思考。

央視聚焦:年近80的院士,不僅全程英文授課,還帶領團隊榮獲8項國家三大獎!

陶文銓高度重視課程質量。雖然傳熱學、數值傳熱學、計算傳熱學等課程,陶文銓已經講過無數遍,但每次課前他都會重寫講稿或者修改PPT,納入新的體會和內容。“記得1989年秋天,陶老師給我們上傳熱學課程,課堂上他風度翩翩,我們都喜歡聽他的課。”現在已是能動學院教授的王秋旺當時就被陶文銓的魅力所折服,一心報考了他的研究生。

他對自己的每節課都要求嚴苛,力求自己做到內容熟練、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不能耽誤學生的一堂課。”陶文銓這樣說,也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他曾經的學生、如今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何雅玲還清晰地記得,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程,一次,正在英國利物浦大學訪問的陶老師,特意提前歸來,從機場直接趕到教室給同學們上課。甚至他上午剛做完白內障手術,下午就回去上課。他上課時間控制得非常好,常常這邊話音落下,那邊下課鈴聲剛好響了。

一直以來,陶文銓潛心於專業教材的建設。參編的《傳熱學》及編著的《數值傳熱學》是目前我國熱能動力類專業本科及研究生教學中使用最廣的兩本教材。他同時還是國家級視頻公開課程能源概論、資源共享國家級精品課程傳熱學的負責人。

央視聚焦:年近80的院士,不僅全程英文授課,還帶領團隊榮獲8項國家三大獎!

從開闢國內傳熱數值預測研究先河,到發展成為國際計算傳熱及強化傳熱研究的一支引領團隊,陶文銓院士帶領西安交大熱質傳遞的數值預測控制及其工程應用創新團隊,堅持科技創新“三個面向”,創建全新算法、攻克國際難題,先後榮獲8項國家三大獎,2017年度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創新團隊獎,成為國際傳熱學研究領域前沿的“中國身影”。20多年來,在陶文銓院士帶領下,團隊從成立之初僅有3人的科研團隊,發展為匯聚了包括院士、傑青、長江、千人及四青在內的一批高水平創新人才,40歲以下成員佔比62%,形成了梯隊和年齡結構合理、基礎與應用研究並重、優勢互補的創新團隊。

經歷了五代人的發展與努力,陶文銓院士所在的西交大工程熱物理學科碩果累累。當年還是剛剛考進交通大學的一名新生,而今天已成為國家級教學名師,陶文銓院士說“我是西遷大樹上長出來的一片小葉,西遷大樹上的葉是那些老教授們。”懷念恩師往日點滴,陳大燮先生和楊世銘先生的故事令他感慨,他認為“西遷精神”在他身上留下的最大印記就是他對學科的熱愛,希望他的學科能早日建成為世界一流的學科,以不忘恩師的重託。作為西安交大第三代的熱工教師,陶文銓院士長期從事並推動促進了我國計算傳熱學科的形成與發展,他驕傲地說:“是陳大燮等西遷老一輩的付出,奠定了我們學科成功的基礎,

我們在學科評估時得A+不是沒有理由的!”此外,他也多次在演講中提到,“照片中的教授雖然多已離世,但是我們在這裡也可告慰彭康校長等前輩,西安交大已經被中央列入建設一流大學的名單,全體西安交大師生員工正在為早日建設成功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話音剛落,全場起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央視聚焦:年近80的院士,不僅全程英文授課,還帶領團隊榮獲8項國家三大獎!

作為一名已經79歲高齡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者,陶老師的身上總是散發著儒雅學者的魅力,令人崇敬、愛戴。欲正人,先正身,

陶老師總是以自身的言行品行,影響著一屆又一屆學生,陶文銓嚴謹治學,精勤育人,其門下桃李芬芳,人才輩出。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科研治學,他始終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獎掖後者,甘為人梯,深受師生愛戴,並獲得全國同行的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