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發事件如何解決?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安皮裡卡資本公司的創辦人,也是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曾在紐約和倫敦交易多種衍生性金融商品,也曾在芝加哥當過營業廳的獨立交易員。

2001年2月正式成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戰略名人堂的一員。他來自黎巴嫩的艾姆雲,在巴黎大學獲得科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獲得MBA學位,又在巴黎第九大學獲得管理科學博士學位,師從於Helyette Geman。塔勒布通曉數種語言,英語、法語和古典阿拉伯語文字表達流暢,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中對話流暢,並閱讀了大量希臘文、拉丁文、阿拉姆語、古希伯來語以及迦南語的經典文本。當前最令人敬畏的風險管理理論學者。

塔勒布在《隨機漫步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中提到隨機性無處不在。達爾文進化論中的自我選擇理論雖然簡單易懂,但往往被誤解為,生物只朝著趨於完美的方向繁殖。如果將進化論應用到社會,即表明任何公司組織只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且不會倒退。但實際上,公司並不像大自然的生物那樣繁殖,因此,達爾文理論的真正關鍵並不是生存,而在於繁殖的適應性問題,其中隱藏的隨機性。原來看似屬於進化的東西在注入隨機性之後可能轉向或者退化,正如生物學上所說的“負突變”,新的特質會比原本的特質更差,雖然能夠生存下去,但不能維持太長的時間。因此,達爾文學說的適應性指的不是短期觀察到的變化,而是適用於在非常長時間內發展的物種。

面對突發事件如何解決?

具體的說,並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會對環境最大地適應,也不是每時每刻都能適應,由於存在突發的稀有事件,變動的方式不是以連續不斷的方式。通俗地說,一個事物的狀態在當前看起來“最好”有可能是依靠於一條並未出現與進化有關的稀有事件的路徑,一旦稀有事件出現,考慮它對稀有事件的承受力隨著不曾遭遇稀有事件的事件越長越顯薄弱,從而更大可能遭到毀滅,正如一些短期看起來非常成功,但長期來看確是輸家的事物。總結來說,進化只能適應某一段時間,而不是包含稀有事件的所有可能環境的平均值。

稀有事件的根本來源是由於不對稱概率和不對稱結果的存在。不對稱概率指的是每一件事情發生的概率不是均等的50%,而是有一邊的概率高於另一邊,即分佈不對稱的偏態;而不對稱的結果指的是概率對應的報酬不相等。發現偏態的作家兼科學家古爾德,由於患上胃癌被告知這種病的存活期的中位數為8個月,這意味著50%的人活不到8個月,另外50%的人活了超過8個月。但是,他進一步發現實情和他最初獲取的信息大不相同,其中的差異在於期望(平均)存活期比中位數八個月長得多,這意味著一個不對稱的現象,即活不到8個月的人早死,而活得超過8個月的人繼續活得更久。平均值和中位數並不相同。

面對突發事件如何解決?

與此同時,塔勒布觀察到,大多數人似乎都過分注重概率而忽略其帶來結果的好壞程度。對於投資來說,某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多大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那件事發生時能賺多少錢。稀有事件之所以“稀有”,就在於它發生的概率非常低,大多數人往往無視了其中的機會,因此它的價格就被低估得更加嚴重,但是一旦發生,它所帶來的報酬或是損失非常高。而稀有事件之所以發生的原因,就在於人們以狹義的心態去解讀過去的時間序列並誤解其中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