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期貨市場30週年,做強中國期貨市場的首要任務是“開放”

致敬期貨市場30週年,做強中國期貨市場的首要任務是“開放”

致敬期貨市場30週年,做強中國期貨市場的首要任務是“開放”

前言: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1988年政府提出探索期貨交易30週年。30載櫛風沐雨,在一代一代期貨人的堅守和奮鬥下,我國期貨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亂到治,從投機盛行到現在功能的逐步發揮、漸入佳境。“三十而立”,2018年,我國期貨市場已經進入多元開放時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和訊期貨特此以大型專題《三十而立 奮楫向前》致敬期貨市場30週年。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我國正式開啟了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而在1988年我國期貨市場也搭上了這班“快車”。1988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商業體制改革,積極發展各類批發市場,探索期貨交易”,自此,中國正式開啟了曲折的期貨市場實踐。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期貨市場也迎來了具有紀念意義的三十週年。

改革開放 中國期貨市場應運而生

相較於國外的期貨市場,我國期貨市場起步晚,並且是在中國特殊的經濟環境下孕育而成。談及中國期貨市場的起步,必然少不了要談一談80年代末中國的改革開放。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鬍俞越在接受和訊期貨採訪時指出,中國80年代的改革主要分兩條線,一條是價格改革,一條是企業改革。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伴隨股份制經濟的發展,形成中國資本市場的要素開始出現。在這個階段,源於中國經濟轉軌過程中企業的內生需求,中國資本市場開始萌生。

胡俞越表示,1990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誕生,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相繼開業,標誌著中國經濟衝破計劃經濟的束縛,開啟中國市場經濟的第一道曙光。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標誌著中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共產黨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確立。

“期貨市場形成以後,我們把雙軌制成功得並回到市場經濟的單軌制,充分得相信市場、依靠市場。”胡俞越認為,期貨市場是市場競爭最充分的體現,是市場經濟最典型的代表。

星火燎原 期市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

中國期貨市場初步建成以後,國人的熱情迸發,1991年~1993年,由於監管不足,期貨市場出現盲目發展勢頭,眾多期貨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交易品種迅速增加。交易所最多的時候達到50多家,行業亂象滋生,之後便迎來了長達八年的清理整頓。200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成交額跌至最低谷。

2001年,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也駛入了快車道。在本世紀的前十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與此同時,中國期貨市場也進入了規範發展的階段。據瞭解,到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同年,中國商品期貨交易量躍居世界第一位,並從2010年一直保持至今。胡俞越表示,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同步於中國經濟的發展,甚至在某些方面它還是領先的。他指出,期貨市場帶有預期性,預示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

2010年,隨著金融期貨的推出,我國期貨市場進入全面發展階段。隨著我國期貨品種體系日益豐富、投資者結構日趨完善以及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得到拓展,胡俞越認為,30年前的星星之火,已經形成燎原之勢。

“品種少、規模小、散戶佔主導”已基本改變

胡俞越指出,30年來,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成果可圈可點,主要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第一,品種體系基本上實現全覆蓋;第二,形成了4家交易所分工協作並競爭的格局;第三,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期貨市場作為小眾市場,投資者開戶數量已初具規模;第四,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現貨企業的功能得到初步體現,尤其是在有色金屬、油脂類成熟品種上,一個成功的期貨品種可以成就一個產業;第五,中國期貨市場已經形成了五位一體的監管制度,是全球範圍內最為嚴格、最為規範的監管制度。在五位一體的監管體系內,相關的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也逐步得到完善。

胡俞越還表示,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期貨市場已經基本改變之前“品種少、規模小、散戶佔主導”的狀態,但是散戶佔主導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此外,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雖然得到初步體現,但功能發揮還不夠充分,在監管體系方面也存在短板。

中國期貨市場大而不強 首要任務是“開放”

2018年,中國期貨市場以原油期貨和鐵礦石期貨為突破口,開啟了“國際化元年”,胡俞越指出,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問題關鍵看兩點:第一,中國價格“走出去”,提高中國定價國際接受度,這也是中國期貨市場成熟的標誌;第二,把國際投資者“引進來”,把競爭機制“請進來”,形成開放式的對等關係。

胡俞越表示,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已經起步,全面開放進入倒計時,但目前來看,中國期貨市場大而不強,還不具備國際影響力。因此,他認為中國期貨市場目前發展的首要任務是“開放”,包括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兩個部分。他指出,中國期貨市場一旦開放,不可避免會受到國際競爭的壓力,而當務之急就是加快期貨法的推出,完善法律法規及規則體制。同時,交易所也要引入競爭機制,改變“管辦不分”的格局。

致敬期貨市場30週年,做強中國期貨市場的首要任務是“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