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個小小道釘也需要專業檢測嗎?這是減小損壞的最佳途徑

《全國道釘檢測造假》一文在網上流行了一段時間了,例如 2008年4月23日,由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頒發的《關於2007年交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廳體法字[2008]4號)對去年塑料道釘產品質量是這樣描述的

你知道一個小小道釘也需要專業檢測嗎?這是減小損壞的最佳途徑

共抽查了8個企業的輪廓標和突起路標產品,抽取樣品114個,抽樣合格率為24.6%。其中輪廓標的抽樣合格率為0%??.突起路標的抽樣合格率為66.7%,主要質量問題是抗壓荷載、抗衝擊性能、發光強度係數、產品標識等指標不符合標準要求。24.6%的總合格率,0%的輪廓標合格率和66.7%的突起路標合格率,這幾個並不理想的數據,確實反映了我國塑料道釘產品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

在眾說紛紜的背後,都表達了對中國道釘現狀的憂慮和不滿,道釘的壽命這麼短,為什麼還要在路上安裝,有意義嗎?

我們說的道釘主要是指公路用的道釘,又叫做突起路標。是固定於路面上起標線作用的突起標記塊,可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上用來標記中心線、車道分界線、邊緣線;也可用來標記彎道、進出口匝道、導流標線、道路變窄、路面障礙物等危險路段。一般配合路面標線使用,或以模擬路面標線的形式使用。是一種交通安全設施。通過其反光性能提醒司機按車道行駛。

道釘其實也是一種舶來物,是從國外傳過來的一種先進的交通安全產品。

道釘的一種英文名字叫:Raised pavement marker 這是美式英語的一種叫法,原意是突起路標,道釘的另一個英文名字是:road stud,這是英國英語或歐洲的一種叫法,意思是路上的釘子,以形容其帶釘的形狀。

我們國家的國標中選用的道釘英文單詞是美國的Raised pavement marker。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到美國去看看吧,看一看在道釘的來源地,美國人是如何理解和使用道釘的吧。

儘管在道釘行業已有二十年的歷史,但是道釘在美國使用數量如此之大,(在美國南部(加州、得克薩斯州)由於冬天不積雪, 在高速公路上大量應用不反光的圓形突起路標, 幾乎所有的同向車行道分界線均採用這種不反光突起路標粘貼來形成標線。它具有白天可見性好,價格低廉、可用作振動標線、經久耐用的特點, 尤其在下雨路面積水的情況下, 其仍具有明顯的標線作用。為了彌補其夜間不可見的缺點, 應在一定間隔的兩組不反光突起路標中間增設反光突起路標)。範圍如此之廣,還是強烈的震撼了我,不論是在高速公路,鄉間小道,還是校園公路,不論路邊線還是路中線,只要有車的地方就有道釘

你知道一個小小道釘也需要專業檢測嗎?這是減小損壞的最佳途徑

你知道一個小小道釘也需要專業檢測嗎?這是減小損壞的最佳途徑

後來跟美國的同行交流,美國司機已形成這樣一種觀念:白天看標線,晚上看道釘。也就是講,道釘就是夜間的標線,其重要程度與標線相同,美國人對道釘是深深的信賴和喜愛。(與國人正好相反)。

你知道一個小小道釘也需要專業檢測嗎?這是減小損壞的最佳途徑

道釘在美國鄉間小路效果圖。

你知道一個小小道釘也需要專業檢測嗎?這是減小損壞的最佳途徑

你知道一個小小道釘也需要專業檢測嗎?這是減小損壞的最佳途徑

國內某個地區安裝一個禮拜效果圖

相比之下美國的交通管理部門是如何讓道釘在美國大受歡迎的啊?中美兩國對道釘產品的管理體制有什麼不同?下面講一下本人的看法,希望能拋磚引玉。

一、關於道釘標準問題:

在美國道釘適用的標準是ASTM4280,我們在制定標準時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是參考了ASTM4280,在某些條款還要超過美國的標準,比如,由於中國車輛超載嚴重,對道釘抗壓的要求就超過了美國的標準;而且國內道釘標準修改是與時俱進的,基本上做到了實事求是的,所以標準問題不是重要問題。

二、關於檢測問題:

中國的檢測方法美國的檢測方式分為兩種
對送樣檢測,即只對樣品負責 對送樣檢測。一點同國內差不多
對批量檢測,即只對此批貨質量負責戶外安裝實驗觀察(Field Testing),這一點是與中國不同的是,也是本文要著重介紹的一個重點。首先是實驗標準路段的選擇,有以下幾個條件:①.該公路可自由通行;②.在檢測期間,道釘路面不進行任何養護施工;③.車流量為35000次,然後將規定數量的道釘安裝在上面。
對工廠檢查,瞭解是否有機器設備,是否有完善的制度,並頒發有批量生產許可證。
道釘安裝在路面上兩年,半年觀察一次,對於道釘殼體,反射器表面,反射器內部進行觀察,並將觀察結果分為五個等級,5.極好,完整無缺,象新的一樣;4.很好,有小的劃傷;3.中等,有明顯的缺陷,但是還能起到作用;2.不良,損壞嚴重,微弱的作用;1.很差,完全沒有作用。然後再檢測它的發光強度。


道釘安裝在路面上兩年,半年觀察一次,對於道釘殼體,反射器表面,反射器內部進行觀察,並將觀察結果分為五個等級,5.極好,完整無缺,象新的一樣;4.很好,有小的劃傷;3.中等,有明顯的缺陷,但是還能起到作用;2.不良,損壞嚴重,微弱的作用;1.很差,完全沒有作用。然後再檢測它的發光強度。



以上簡單對比了中美兩國的檢測方式的異同,那一種方法更為合理和科學呢?

先打個比喻,如果把一條路比做一個人,而道釘更像一粒藥丸,他保證這條路的健康與安全,當一種藥進入市場以前,不僅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試驗,更重要的是要到臨床進行長期使用和觀察,然後才可以進入市場,美國的道釘安裝實驗,就像藥物的臨床實驗一樣,而我們國家缺乏的正是這一最重要環節。

關於批量生產許可證的頒發,我認為這還是僅僅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方式,以為企業就應該小而全,從生產、製造、銷售都要在自己的企業中完成,而不依靠社會分工。市場經濟的特點就是社會分工的細化和深入,使各種資源更大程度的流動和使用,做製造業的專心做製造業,做專業設計的專心做設計,做檢測的專心做檢測。

道釘的誕生是個社會分工的產物,而不是一家之產品。

講個最簡單的例子,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道釘品牌,都是在中國製造的,美國政府如何來考察生產設備和基地,美國政府職能部門只要年年的監控道釘產品在路上的使用情況即可,這種方式才是牽牛鼻子的做法。

總體修改意見:

1.注重講歷史和現狀會比較吸引眼前;

2.邏輯性要比較明顯,從歷史——作用——發展——問題,引出檢測的重要性,最後講檢測標準,邏輯性可以用標題顯示出來。

3. 當然講檢測技術的時候你可以用你的產品和別家的產品做對比,用性能數據和圖片說話,性能好經濟性好比較能贏得掌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