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成為協調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方案的重要平臺

上合组织成为协调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方案的重要平台

上合組織邁入新時代--解說(1)

許濤

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普遍面臨困境。表現為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孤立主義的思潮和行動構成反全球化的基本內容。這些現象不僅出現在對經濟前景充滿不安全感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而且也左右著曾處於全球化進程領導地位的歐美髮達國家的內外政治和經濟政策。應對全球化不均衡發展帶來的衝擊,區域或次區域經濟體“抱團取暖”式的合作方案和倡議紛紛出現。僅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所覆蓋的歐亞、南亞地區內,就出現了不同走向、不同主體、不同目標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深化經濟合作的方案。早在2011年,美國國務院在斯塔爾教授建議基礎上提出了所謂“新絲綢之路計劃”,旨在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撤出阿富汗後建設一個連接南亞、中亞和西亞的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網絡,以阿富汗為樞紐,將油氣資源豐富的中亞、西亞國家與經濟發展迅速的南亞,乃至東南亞、東亞國家連接起來,利用優勢互補推動包括阿富汗在內的地區經濟發展。儘管這一方案至今仍然時有提起,但美國國務院接手後賦予的地緣政治色彩和阿富汗國內安全形勢長期難以好轉,已難以讓相關地區和國家對此保持當初的熱情。而到目前為止,機制化程度最高的是由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這個組織2010年1月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建立的關稅同盟發展起來,2012年宣佈形成統一的經濟空間,2014年5月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2015年1月起條約生效後又有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兩國加入。按條約規定,將於2025年實現區域內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的統一市場。雖然“歐亞經濟聯盟”是歐亞地區經濟一體化正式制度安排,但由於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普遍不高,而且相互間差異較大,加之主導國俄羅斯目前所處的經濟困境,一些關鍵性問題尚難解決。2013年9月由中國領導人提出深化地區合作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不同,主張的是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推動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促進交通、能源、貿易、產能、金融等領域中的合作,提高各相關經濟體共同應對危機和風險的能力。目前,恰恰由於“一帶一路”倡議不具有地緣政治色彩和戰略博弈企圖而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內得到積極反響。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不僅明確表示支持和參與,而且紛紛與本國經濟發展戰略相對接。

上合組織是個剛剛成立17年的新型國際合作組織。一方面,全新的合作理念、新型的組織架構、新的成員國關係,蘊含著強大的向心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不同於傳統的國際合作觀,也意味著無成熟經驗可參照,走在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上,能力和制度都需要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所以,與以往上合組織擔負起的其他區域職能時一樣,面臨的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成員國的不同利益訴求。組織秉持全新的國際合作理念,成員國建立政治互信關係超越了政治制度、價值體系、意識形態差異,同時也包含了國家利益上的不同。在經濟合作深化和成員國增多的今天,各國對經濟發展的不同需求也將體現在多邊合作的選擇上。其次,不容忽視的地緣政治因素。任何一種區域一體化方案均難以擺脫設計者和主導者的地緣政治意圖,當不同的地區計劃和國家倡議在上合組織空間內同時推進時,出現競爭與博弈也在所難免。第三,各國社會文化認同的差異。上合組織在阿斯塔納峰會完成擴容後,成員國人口達到世界人口的40%,他們代表著200個以上的民族和族群,使用著超過100種的語言,信奉著10種以上的宗教。歷史上的遊牧與農耕、佛教與伊斯蘭、東方與西方等差異鮮明的社會文化在歐亞地區並存、碰撞,至今的社會文化遺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妨礙著國家間的信任與合作。這些問題和挑戰都將是上合組織勝任地區多邊經濟活動對接平臺必須解決和應對的。

目前,“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工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並在多領域不斷深入。這一過程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將會對上合組織空間內相應的多邊經濟活動協調與對接提供借鑑。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