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陽:全省首推“工業上樓”,構建“都市型工業”新業態

青岛城阳:全省首推“工业上楼”,构建“都市型工业”新业态

青岛城阳:全省首推“工业上楼”,构建“都市型工业”新业态

城區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催生最大的效益?5月8日,青島市城陽區在全省率先出臺《加快高層工業樓宇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工業上樓”,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轉型發展,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構建“都市型工業”新業態。

青岛城阳:全省首推“工业上楼”,构建“都市型工业”新业态

今年以來,城陽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的戰略部署,搶抓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戰略的先機,全面落實“創新+三個更加”目標要求和“一三三五”工作思路,以“陽光城陽”建設為總抓手,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品質活力膠州灣北岸中心區,著力體現在青島市率先走在前列中再創輝煌的“城陽擔當”。

在強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城陽區把改造升級老舊工業園區、閒置工業廠房,建設工業樓宇、推進“工業上樓”作為重點工作,深入實施騰籠換鳥,換俊鳥、換靚鳥,導入戰略新興產業,進一步促升新舊動能轉換新增量、增強新舊動能轉換新動力、激發新舊動能轉換新活力。

“‘工業上樓’能讓存量土地實現倍增效益。”青島市城陽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30畝土地只能建設一家2萬平方米左右的工業企業,而如果在同樣的土地上建設高層工業樓宇,按每家工業企業3000平方米的規模來規劃,可以容納30餘家企業,效益倍增效果明顯。

根據意見,城陽區高層工業樓宇開發建設需佔地30畝以上,容積率3.0左右。高層工業樓宇要滿足入駐企業生產方面需求,包括水、電、氣、網絡等基礎設施配套;具備完善的服務功能,應滿足必要的職工飲食、停車、倉儲物流和統一辦公等需求。城陽區將通過建設推動優勢企業向高層工業樓宇集中,重點發展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等高技術製造業和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產業;鼓勵投融資機構、研發機構、服務機構和生產性服務業入駐,助力企業發展。

為推廣高層工業樓宇發展,城陽區鼓勵多元化投資,各類投資開發公司、民間資本、社區財力均可單獨或聯合開發建設,支持有工業地產開發建設經驗的企業和投融資機構參與投資和運營管理;鼓勵持有工業用地產權的企業,按工業綜合體的標準和要求開發建設和運營。鼓勵工業綜合體按幢、層等固定界限為基本單元分割轉讓。

在《意見》中,城陽區出臺11條扶持政策,推動高層工業樓宇發展。包括工業綜合體基礎設施配套費實行第一層全額徵收、第二層減半徵收、第三層及以上免徵;分割轉讓發生的區級貢獻各按50%給予工業綜合體開發投資企業和所在街道辦事處等額獎勵;土地和房產使用產生的區級貢獻按50%給予工業綜合體開發投資企業三年等額獎勵。對認定為市級小企業產業園的一次性給予運營管理機構100萬元獎勵;引進企業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規上企業、品牌建設、創新平臺建設、首臺套、專精特新等)的,按所獲獎勵額度給予運營管理機構20%的獎勵;按70元/平方米/年的標準給予工業綜合體開發投資企業已租賃的自持部分廠房三年租賃費補助;對工業綜合體每畝經濟貢獻達到50萬元、100萬元和200萬元及以上的,分別按當年區級貢獻的10%、15%、20%給予運營管理機構同年度的一次性等額獎勵等。

根據計劃,城陽區今年將開工建設3處以上工業綜合體,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以上;2019年末,累計開工建設6處以上工業綜合體,建築面積達60萬平方米以上。今年,首先在城陽街道、夏莊街道和棘洪灘街道試點,2019年在全區範圍內全面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