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你跟佛无缘,你说的这些话都源自佛经!

别再说你跟佛无缘,你说的这些话都源自佛经!

来源丨喜马拉雅FM钱文忠的精品课《钱文忠讲佛》

我们知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进中国,但可能时间比汉代要早。从东汉到五代这个时期,佛教的传入,特别是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工作,在文化交流这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段时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直到今天为止,我看我们的翻译工作还没有超过这样一个阶段的翻译工作。这样的翻译工作、文化交流的工作持续了一千多年,翻译佛经是大师辈出。

我们都很熟悉的鸠摩罗什、玄奘,也就是唐僧、义净,等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股翻译的浪潮一直到了宋朝才逐渐停止。因为我们知道,大致在相当于中国宋朝的这个时间,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走向了消亡。

语言的渗透性无法想象

语言是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语言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习俗,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表达方式,都有着根本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一个语言,某一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到你的语言里,那么可以反映出这种外来文化它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换句话说,这种外来文化,对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比如中华文化,它发挥过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如果我们回到佛教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上,从语言的角度去观察,我们就会有很多发现。在这个漫长的把佛经翻译成汉语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来自于佛教,来自于佛经的外来语进入了汉语。这些语言本来是梵语,巴利语,或者当时中部亚洲的各种古代语言,这些古代语言有好多已经灭绝了,不再使用了。

别再说你跟佛无缘,你说的这些话都源自佛经!

这些语言随着佛教的传入,进入了我们的汉语,我在这里随便举一些常用的:比如“般若”,它最好是念成:“般若(be re)波罗蜜多心经”。它来自于梵文,来自于中亚一些古语言。比如“菩提”,这就是来自于佛教的。“南无”这两个字写成“南无”,其实念的时候是应该念成“拿摩”,向什么表示敬意、皈依这样的意思。

别再说你跟佛无缘,你说的这些话都源自佛经!

现在有很多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会念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是向佛陀表示敬意,他是佛教的创立者。皈依法,是向佛法表示敬意,它是佛教的教义。皈依僧,实际上不是皈依某一个具体的僧人,而是皈依僧伽,皈依这个僧人的团体,皈依这个僧人所构成的传承。大家看,缩略了可能会说出问题了,对吧?

梁武帝改变了某些字音

后来大概到了梁武帝时候,梁武帝信佛教,而且很有可能他学过梵文,懂梵文,所以他知道“摩罗”的意思是“鬼”的意思。但是他又想表明这个词是从佛经当中来的,佛教当中来的,所以他又想保留“摩”这样的一个音。所以他就说,把下面那个“手”改成那个“鬼”字,所以才有了今天魔鬼的“魔”字。你看,这个字是从“摩罗”缩略出来的。

梁武帝和中国佛教的关系非常大,包括豆腐的流行,包括我们汉土佛教、汉地佛教吃素的流行,都跟梁武帝有关,这个我们慢慢再讲。比如“塔”,今天我们讲的宝塔,但它原来叫“塔婆”。我们把它缩略了,变成了“塔”。

我们使用的汉语多数来自于佛教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世界、法宝、天堂、地狱、信心、因果、变相,也来自于佛教。真理、圆满、平等、慈悲、烦恼、方便、庄严、报应,等等,这些词都是来自于佛教的。



随着佛典被翻译成汉语而进入我们汉语当中,大家想想,这些词难道不是经常见诸于报刊文章?这些词难道不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吗?我们还有多少人能意识到,他们是来自于佛教,来自于佛经的呢?

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在历史上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是不是也非常有意思呢?

别再说你跟佛无缘,你说的这些话都源自佛经!

关于主播:

钱文忠, 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2007年登上百家讲坛主讲《玄奘西游记》,2013年主讲《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一二部。2015年钱文忠老师参加安徽卫视《中华百家姓》节目,与王立群、蒋方舟共同担任分享嘉宾。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