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以信息化引领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全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优质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临汾市政府于5月17日召开了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古县现场会。副市长、市公安局长马德荣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了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薛永辉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通过听取现场讲解、观看版面、查看资料、现场演示、交流互动等形式,实地观摩了古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岳阳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湾里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在古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薛厅长饶有兴致的亲自操作“律服通”智能终端机与律师进行了视频通话,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与旧县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连线,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工作情况。他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主动排查、靠前化解、抓早抓小。要加强分析研判,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坚持问题导向,分析汇总梳理群众的诉求和反映的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着力提升法律服务的精准度。公证工作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证的群众知晓率,树立开放意识,积极拓展公证业务领域,积极发挥公证作用。

会上,薛厅长和与会同志一道观看了古县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专题汇报片。古县县长刘舒华作了典型发言,详细介绍了古县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63321”公共法律服务古县模式的经验做法。

马德荣副市长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进取、聚力攻坚,加快推进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创出具有临汾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清醒认识当前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工作存在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基本建设不到位、运行管理不规范、力量配置不充足、社会参与不充分等的问题短板,科学分析问题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三要强化工作举措,大力推广古县“63321”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模式,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协调联动,全力推动工作,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格局,确保圆满按期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薛永辉厅长在讲话中对临汾市和古县的司法行政工作以及古县公共法律服务建设“63321”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我们司法行政工作的“总抓手”,抓好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司法行政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具体体现。他要求,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讲政治、维护核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践行在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工作中。二是要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重要作用,在实现“有形覆盖”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发挥作用。要在全市大力推广“古县经验”,让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成果在全市开花结果。平台建设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不图热闹,要突出实效、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三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信息化引领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要转变思想观念,迎难而上,通过信息化引领,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走出富有山西特色的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新路,努力打造及时、精准、普惠、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升级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各县(市、区)分管副县(市、区)长、司法局局长、市司法局及古县司法局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