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领导力笔记(三)信念之道,无问西东

一个组织如果处在常规运转的阶段,按照管理学的一般理论方法足以驾驭;但当组织处于重大变动或希望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时候,“道”比“术”更重要,领导力中的“信念”就是属于“道”的范畴。领导者的信念的意义及作用在此不表,如何形成信念,这部分内容太过形而上,不是我擅长的,只能试着梳理几点:

十年领导力笔记(三)信念之道,无问西东

1、发自内心的相信。信念并不高深,自己从心底相信,才能称为信念。如果自己并不相信,只是想做面上功夫,还是少在上面浪费时间为好。当然,持续强化自我暗示,也有一定效果。秋收起义失败,转移井冈山,原来6000人的队伍剩下700人,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当时大概没有人会相信这支队伍还有“以后”。毛泽东当时在三湾说的一番话,大家可以尝试感受何为信念:“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1927秋收起义,1949新中国成立,前后22年时间。

2、持续强化。若干年前曾供职于一个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边缘化的部门。到岗后,面对普遍不自信的氛围和惯性的消极士气,我知道再多业务上的变革和努力并不足以改变根子上的东西。索性与本部门及分支机构的几十号人逐一谈话,核心内容只有一个:这个平台有价值,我们很重要。最初目的是想鼓舞士气,但结束这几十场谈话之后,最意外的收获在于我自己相信了自己的这个观点,并且是由心的相信。此后,我抓住一切场合,持续给他们直强化这个观点,半年时间,带出一支嗷嗷叫的队伍。

3、足够的坚定与坚持。日常事务的处理与信念联系不大,“杀鸡焉用牛刀”。但遇到挫折、预期外的困难及其它巨大不确定性的时候,需要领导者站出来。这个时候往往有不同的意见,或者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不要乱阵脚,这个时候需要领导者对形势有清晰的判断或者对未来愿景有清晰的认知。而后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或认知,并且要有近乎偏执的坚持。

阅历所限,实在无法用三言两语梳理出信念的一套方法论。信念之道,大概接近一部最近深有共鸣的电影的主题词: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