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四川大凉山(资料图)

再见石山,是前不久一次出差。

营区主干道上,日上竿头,映衬着他的身影,小个子右手边极不和谐地挂着一块巨型三彩帆布包,样子有点滑稽,走得稍显吃力。

“哟,这次收获不小啊。”远远地我朝石山挥了挥手。

“那是,春夏换季了嘛,大家给的衣服就多。”

擦擦额头的汗,石山热情地开包为我翻看他的一件件“战果”,如数家珍。

“这是老张的,他今年离开部队嘛,好多衣服没穿几次都留给我了。”

“这是副大队长家小孩的,个子长得快,衣服换得勤。”

我在一旁望向他,配合地笑着,竟然有一丝惭愧。

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石山整理战友们捐赠的衣物。

这个其貌不扬、面色黝黑的“山里娃”,是从四川大凉山走出来的。

大学毕业后,石山入伍,不论辗转驻地,还是岗位变动,他都放不下家乡那些连书都读不起的娃们。

从来不吃零食,袜子穿得破了洞都不舍得扔,牙膏用到挤不出了就用剪刀把牙膏皮剪开来接着使……

从最开始的一千三百多块到后来几千块的工资,石山抠了又抠,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多存点钱。

每次发工资后,战友们喊着出去“搓一顿”,只有石山显得不合群。他悄悄来到邮局,寄出给家乡孩子们的汇款单。

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一张张邮递单(部分),正是那点滴的关怀汇聚。

2009年,石山接到老爹打来的“告状电话”。寄回家的钱,不是被有的家长拿去买酒就是打牌输了,气得石山吹胡子瞪眼,冷静下来后,他意识到“扶贫还得先扶志”。

当注意到有战友把过时的衣物扔进垃圾桶,石山想到家乡那些一年四季只有一身衣服,不论酷暑严寒下地连拖鞋都舍不得穿的孩子们,感到十分心痛。

刚开始,石山抹不开面子,就趁着夜黑,悄悄把垃圾桶里的衣服捡出来,洗得干干净净,消毒打包后,再通过公益组织寄向老家大凉山。

后来索性不管不顾,放下面子,只要见着战友扔旧衣服,石山就去讨。

“我是从那儿走出来的娃,那时家里条件也不好,听说我考上大学,全村人你送一篮鸡蛋,他给半包米,都发自内心地为我能从山里考上大学感到高兴。”

回忆总是美好,去学校报到那天,大凉山里烟雨朦胧,村里老少穿过泥泞的小道都到村口来送他。

石山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裤腿上全是泥浆,但脸上挂着的笑容却格外地甜。

“这人干活特别低调,从不张扬”,为了给容易漏电的洗衣机装支架,他利用休息时间,悄悄安木板,钉钉子。

石山人缘很好,但在 “要衣服”这件事上,他却一直“大张旗鼓”。

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石山逐一整理战友们捐赠的衣物。

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战友们捐赠的部分衣物。

“你们不要的,家属小孩不要的衣服,只要不是破的,都拿来给我”,平时不善言辞的石山,经常在中队点完名后“硬凑”上来说两句。

几十件衣服,石山自己洗好,打包,背到距营区几公里远的邮局。后来战友们自发为石山的“爱心事业”奔走相告,于是大队、团里的旧衣服纷至沓来,甚至一些新衣服也送来了。

从2009年到现在,石山总共为山区的乡亲和孩子们募集到衣服一吨多。

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衣物抵达大凉山,孩子们兴高采烈。

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乡亲们的微笑,是最美好的回报。

邮局的工作人员都认识石山,只要他来,直接“开后门”,先办理。再后来,邮递员都主动上门帮忙拉衣服了。

山区的孩子们收到“新”衣服后,总缠着邮递员借手机给石山叔叔打电话。每次接到电话,言语不多的石山都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心中无比满足。

十年来,这位兵哥向战友“讨”了一吨重的旧衣服,真相让人泪目…

孩子们搬走了石山叔叔的礼物,收获了部队官兵满满的爱心。

写在后面的话:

我们过着舒适的生活,虽谈不上锦衣玉食,但至少不至于风餐露宿,生活没想象得那么好,也没批判得那么糟,因为,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石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