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的情緒化bug,誰來補?

這是什麼新潮的新聞學理論嗎?當然不是,過去100年都是這麼做的,只不過從報紙、廣播、電視、PC再到APP,大家繞了一個大圈,又再次回到了起點。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輪迴式的結局呢?大叔其實上面也提到了,目前的移動社交媒體,在信息傳播上有3個問題:

1、移動社交媒體的信息氾濫程度很高,早就是信息沙漠了,公眾需要知道哪些是真正的新聞;

2、信息傳輸的速度從音速提升到了光速,謠言也如此,但社交媒體自淨能力差,公眾需要知道真相;

3、每個人都成為媒介之後,大家更容易被情緒帶動,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我們就是“烏合之眾”。

所以,像大叔這樣的以前較長一段時間幾乎完全依靠社交媒體看資訊的用戶,現在反而對客觀的新聞報道,開始有更強烈的閱讀需求,也會主動去靠譜的新聞客戶端獲看資訊。

大叔認為,對於包括門戶在內的所有傳統新聞機構來說,現在,可能是一次絕地反擊的機會,因為移動社交媒體再發達,也無法自行解決過度依賴“情緒化”的bug。而誰能補上這個bug,就能重新獲取用戶和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